首页>中文会议>其他>中国文物保护技术协会第八次学术年会
中国文物保护技术协会第八次学术年会

中国文物保护技术协会第八次学术年会

  • 召开年:2014
  • 召开地:宜昌
  • 出版时间: 2014-10-15

主办单位:中国文物保护技术协会

会议文集:中国文物保护技术协会第八次学术年会论文集

会议论文
全选(0
  • 摘要:张家川回族博物馆藏的这件方形错金铁牌饰系张家川马家塬战国墓地考古出土的众多文物中的一件.这件文物锈蚀严重,表面被大量硬结物所覆盖,已无法展现文物的纹饰及制作工艺.为保护该文物,采用了体视显微分析、X射线身探伤分析、X射线荧光能谱分析等分析方法对文物纹饰及锈蚀成分、结构进行分析,并以此为基础,制定了相应的保护修复方案.通过保护,成功地使其显露出精美的金箔纹饰,恢复了它原有的风貌,达到了预期目的,让它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得以体现.
  • 摘要:据周嘉胄著《装潢志》中记载,枇杷核、皂角均可以用于书画清洗.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发现皂角具有很好的清洗作用,源于其中的丰富的皂苷类成分.但是对传统中药——枇杷核的清洗机理却鲜有报道,枇杷核的清洗机理值得探究,因此展开研究,揭开枇杷核应用于纸质文物的清洗机理的面纱。依次采用5种不同溶剂分离枇杷核提取液,采用不同部位对模拟纸样进行清洗,通过测定纸张清洗前后的pH、色差、厚度变化,来研究不同提取部位的清洗作用.与模拟纸样相比,清洗后纸样pH升高,厚度略减小,尤其以氯仿部位清洗效果最为明显.
  • 摘要:笔者对一件书画文物修复过程进行了详细调查,并加以归纳总结,目的是为了使装裱修复工作发挥其最科学理想的保护作用。文章通过对一件清代书画的表面病害、原裱形式、装裱材料(包括宣纸、绫子)、旧裱信息等方面的检测分析,在揭裱过程中发现这幅书画在旧裱上的用料及做工都是值得称赞的。比如托芯纸使用了纤维较长的皮纸,虽因受条件所限没有大幅的纸张,但在托纸的拼接处采取毛茬相接的做法是值得后人学习的。距条的相接细致,背纸用两层宣纸合制的方法一直被后人所沿用。当然也有用三层宣纸做覆被纸的情况,都视文物的情况而定。但也有不足之处,托芯纸上部有一处补洞,这样做虽然是为了节约纸张,但是多出一处不必要的接口。如果画芯纸薄,容易从正面显出,影响画面美观,而且多余的接口使画芯增加负担。地杆较细的情况在旧裱中屡见不鲜,可见古人没有发现较细的地杆对书画造成的损害,还有一种原因就是古人选取的地杆其材质都较坚硬,所以经历多年仍不变形,在这种前提下增加地杆的直径,会使地杆的重量也相对增加,从而在悬挂时增大对画幅的拉扯力度,鉴于这种情况可以选取质量较轻的木材制作地杆,使直径加粗既可起到保护书画的作用,又增加地杆的稳定性,可避免这种问题发生。
  • 摘要:张宗苍画《云澜剑阁图》笔法苍劲设色典雅,属于典型的张氏风格作品.该作品原陈设于内廷,为更好地保护文物原件,故依照原件制作复制件,替换陈列.在保护文物的同时,保持宫廷陈设的原本状态.这幅作品属于浅绛山水,将数字复制技术应用于该文物的复制当中,解决传统人工临摹在浅绛山水复制方面的不足,并与书画装裱修复技术相结合,最终完成该件文物的修复.此件文物的修复体现了现代科技与传统工艺相结合的巨大优势,为类似文物修复提供参考与借鉴.
  • 摘要:为了故宫博物院纸本绢本文物修复工作中档案更加完善,其中对文物病害的记录工作提供便捷的使用方法,制定《院藏古书画、古籍病害分类及图示》,其中该细则内容包括:院藏文物病害范围、病害规范化用语、病害标示符号,如:缺失、残损、褶皱、断裂、霉变、污渍、变色、空鼓、粘连等,利用符号绘制出书画、古籍的伤况图.大量详细的图片更为直观,为修复工作提供准确的数据,对今后此件文物的再修复工作提供了佐证资料.分类及图示科学构建了待修文物的分类标示系统,并辅以数字技术手段,使修复作品的原有历史信息得以统一详细地保存下来,为每一件修复的文物建立一份病例。分类及图示的推广,通过病害图示的佐证,在此框架下规范化运行,为文物修复工作整理、分析、研究、继承传统工艺提供帮助,为文物保护修复行业标准化制度提供了科学依据。
  • 摘要:重庆红岩革命历史博物馆以收藏红岩、抗战、统战等主题的革命近现代文物为主,藏品总量目前已突破10万件(套),其中一级文物227件(套),二级文物284件(套)、三级文物2749件(套).但由于自然因素等的影响,目前许多纸质文物出现了大面积的水渍、皱褶、断裂、变色、粘连、字迹模糊等病害,且一些病害呈发展蔓延的趋势,保存状况十分严峻.为使重庆红岩革命历史博物馆馆藏珍贵纸质文物得到更好的保护修复,于2014年选取具有典型病害的重庆大学"六一"事件后援会宣言等4件馆藏一级文物,采用超景深三维显微光学仪、纤维分析仪、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仪、高效液相色谱与质谱用仪等进行了分析检测,以研究这批纸质文物的保存现状、原料成分、制作工艺及病害等信息,为制定保护修复方案提供科学依据.检测结果表明,这批纸质文物的纤维成分以草、竹、韧皮为主,制作过程中加入了高岭土和白垩细粉为主的填料,部分纸张经过了施胶处理.同时,纤维多数已经断裂成短的纤维段,几乎很难见完整的纤维,且有成堆的絮状物出现,表明纸张保存状况不佳.可以采用脱酸保护、传统修复方法等技术进行修复。建议采用控制库房温度、湿度及传统书画装裱技术和丝网加固等方法以保护这批珍贵的纸质文物。
  • 摘要:本文介绍清宫藏镶嵌玉石文物中一对"紫檀嵌铜玉镂雕福寿长方盒"的艺术特点及制作工艺,保存现状与材料分析,针对文物修复标准制定修复方案,解决玉石材料修复的四大坏损问题,特别是玉石的拼接补配难题.经过6道工序,修复完成.修复前,应该对文物进行拍照,文物送修后,用蘸水略干的小棉签擦拭文物外侧尘土,以及脱落的嵌件的污垢。用凿子剔除凹槽内的粘蜡胶、铜嵌件下面的鱼鳔胶痕迹,并用乙醇棉将残留物清除干净,然后补配玉石嵌件,通过选料、切割打磨、抛光、黏接、打蜡等工艺完成修复工作,还原了文物原貌,达到预期修复效果。
  • 摘要:以国外皮质文物保护研究的文献资料为基础,通过对大量国外文献的调研,总结了国外文保工作者在皮质文物保存环境、劣化特性及影响因素、病害评价方法以及保护修复方法等方面的研究现状和成果,为国内皮质文物保护研究提供有益启发和借鉴.国外皮质文物研究起步早、成果多,对植鞣革和羊皮纸劣化原因及影响因素进行了系统研究,已经能从分子水平评价羊皮纸病害状况,而我国对这方面的研究刚刚起步。可以借鉴国外研究的先进经验和技术,整合资源,形成多学科研究团队;借鉴STEP项目和ENVIRONMENT项目的研究成果,结合国内文物保存状况,探索合适的保护方法,评价保护效果;借鉴国外羊皮纸病害评估的经验,利用现代检测分析方法,对皮质文物病害进行定性和定量研究;重视预防性保护研究,控制皮质文物保存环境,减缓文物劣化,延长文物寿命。从国外研究的趋势来看,我国皮质文物研究方向应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结合古文献资料,研究皮质文物的传统制革工艺;研究皮质文物的不同埋藏环境,分析影响皮质文物保存的环境因素;及时总结研究成果,形成皮质文物保护处理的规范和标准,指导保护实践工作。
  • 摘要:"清人画乾隆帝普宁寺佛装像"唐卡系现存七幅乾隆御容佛装像之一,具有很高艺术历史价值.本文通过对该幅唐卡的病害进行研究,阐释了该唐卡的保存现状,并提出应采取的保护措施及相应的修复方法.经分析发现,该唐卡存在楣杆上的右一红珊瑚嵌件脱落、画芯多处折痕、颜料脱落、缝线开裂等病害。对于杆嵌件脱落情况,除尘后采用传统胶黏剂粘接复原,循“不改变原状”、“最小干预”、“可修可不修的以不修为宜、可大修可小修以小修为主”及“可逆性、可识别”的修复原则,该幅“清人画乾隆帝普宁寺佛装像”的缝线开裂病害较严重,按以原材料、原工艺、原位置(原针孔)进行修复的原则,可寻找适合和相近的缝线,按原工艺再进行缝合;此外,对于折痕,可利用真空修复台进行修复。
  • 摘要:在土遗址的破坏中盐分的循环结晶是重要因素,本研究对含盐土的防风化保护进行了初步试验.使用不同种类的盐水制作含盐的土样,然后使用一些对土体有加固和防水作用的化学材料处理土样,并使在干湿循环下产生破坏,通过试验发现一些材料对控制盐类的结晶破坏有较好的效用.具有加固和防水作用的非水分散体材料和甲基三乙氧基硅烷有好的效果,而单纯的加固或防水材料效果不好.实验将有益于含盐土遗址的防风化保护.
  • 摘要:通过MIP试验得出孔结构数值对砖的风化性能进行评价适用文物建筑。通过压汞实验和X射线荧光光谱实验,证明了小于5μm孔径孔隙体积的变化是中国古砖的风化敏感区域.其中,随年代的久远,小于1μm孔径孔隙体积占总孔隙体积比例数逐渐减少,1~5μm孔径孔隙体积占总孔隙体积比例逐渐增大.利用古砖风化性能在孔径分布敏感区域的变化特征,可以对砖石古建筑风化性能进行评价,有利于砖石古建筑的保护.
  • 摘要:三游洞题刻及碑刻位于湖北省宜昌市,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由于自然和人为的原因,其50余处题刻均出现不同程度的风化状况,文章通过成分分析、仪器检测等手段,对这些题刻的风化程度及风化产物进行了分析,并对其风化原因进行了科学的推测.“三游洞”摩崖题刻的本体为白云石,洞外的风化壳主要成分为石膏,洞内的风化壳主要成分为磷酸盐;“三游洞”摩崖题刻大多处于弱风化和强风化状态,后山题刻的风化程度劣于前山题刻,洞外题刻的风化程度劣于洞内题刻;“三游洞”摩崖题刻风化的主要原因是水的因素,洞内题刻主要是凝结水,洞外题刻主要是自然降水。
  • 摘要:石质文物表面污染物直接附着在文物本体上,不同程度地影响了文物的展示效果,是否应当去除,首先必须考虑这些污染物是否有害.浙江大学文物保护材料实验室以云冈石窟石雕为研究背景,采用现场调查和实验室模拟实验方法,分别对粉尘沉积、墨汁遗迹、烟熏黑垢和手摸油迹四类污染物的作用过程进行了一系列探索性研究.通过SO2气体腐蚀实验、可溶盐破坏循环实验和吸水性实验等,并利用电镜等多种仪器,实验考证了四类污染物在环境酸蚀和盐蚀条件下对基底岩石的影响,从样品的宏观和微观变化分析了它们的作用机理.结果发现,从保护岩石对抗SO2气体腐蚀和硫酸盐结晶破坏的角度,岩石表面的粉尘沉积有加速破坏的作用,而墨汁遗迹、烟熏黑垢和手摸油脂对岩石本体具有一定保护作用,可以缓解酸性气体的侵蚀和可溶盐的结晶破坏.这些结果提示,保护工作者需要科学地认知石质文物表面污染物的作用,谨慎使用清洗手段,否则可能加速文物本体的腐蚀。
  • 摘要:现场勘察、测绘是文物建筑彩画修缮设计前期的重要环节,并且有一套科学的方法与步骤.本文论述彩画现场拍摄、勘察记录、测绘的方法和需要注意的事项.初级彩画设计人员在勘察时往往抓不住重点,不知从何处入手,造成大量漏勘,对设计阶段的损失很难弥补。利用数码相机便利的条件,现场勘测阶段应采取宁多勿少的原则,尽量多拍摄影像,照片与勘察记录相互结合,才能制定出准确的维修设计。现场勘察测绘做到细致周到,后期制订方案和描绘彩画纹样图纸时就会变得轻松。
  • 摘要:白蚁作为地球上最古老的社会性昆虫,其以木材为主要食物来源.故宫博物院作为现存最大、最完整的宫殿建筑群,以木材为结构主体的建筑和木制文物为白蚁的孳生繁衍提供丰富的食物来源.为切实保护以故宫博物院为代表的古代木质建筑文物,采用新型白蚁自动检测设备对故宫博物院保和殿东庑进行了实地检测,结果证明该区域确实存在白蚁危害.因此,通过新型白蚁自动检测设备采集数据,并进行分析,提早发现白蚁活动情况,为以故宫博物院为代表的古建筑提供白蚁危害控制方案的数据支持,从而达到提早发现、提早预防、防治扩散、保护古建筑的目的.并为其他文物古建白蚁防护提供一定的借鉴.
  • 摘要:智化寺智化殿《地藏菩萨变相图》壁画绘于智化殿内正面须弥座后方,保存在智化殿明间后檐的抱厦中,是以木板为支撑体的寺庙建筑壁画,其内容为地藏菩萨、闵长者、道明和尚和辅助地藏菩萨救度众生的冥府十王.由于保存环境不利,加之壁画本身制作工艺与一般寺庙壁画不同,壁画病害发生状况也与其他壁画不同,病害更加严重.就保护修复实施中出现的一些问题进行了初步分析和探讨,为今后此类壁画的保护修复提供经验和借鉴.此次壁画保护修复过程中的难点是壁画龟裂、起甲病害修复,且起甲病害多发生在地仗层中灰与麻层之间,翘起部分非常坚硬,使用黏结剂后,软化困难,在实施保护修复时对起翘、开裂严重处先进行了预保护,有效保护了画面的完整性。通过保护修复的实施,加固、回贴壁画颜料层,使壁画表面龟裂、起甲、断裂、错位、高低不平的病害得到有效修复,画面在保护后变得平整。运用传统工艺与科学技术相结合的方法,对地仗层脱落部位,根据修补地仗层深度,使用油满加不同颗粒度的细砖灰,遂层修复,在传统工艺基础上,选取质地相同或相近材料,进行地仗的裂隙、板缝间缝隙修补,运用可识别保护、修复手段对破损画面进行保护,达到良好视觉欣赏效果。通过这次研究保护修复工作,见到了传统古代建筑油漆彩绘地仗制作工艺的壁画,尝试不同材质、不同工艺壁画保护修复,学习了更先进保护修复理念、方法、技艺,为以后同类壁画保护修复和古代建筑彩绘保护修复提供新思路、新方法。
  • 摘要:本文利用体视显微镜、扫描电镜、EDS能谱仪、Rama光谱分析和化学滴定等测试方法,对武汉博物馆观察青铜器文物表面锈蚀产物进行研究,表明:锈蚀产物中,褐色部分主要成分为赤铜矿,蓝色部分主要成分为蓝铜矿,白色部分主要成分为白铅矿,而绿色部分则可能为孔雀石、氯铜矿、斜氯铜矿或羟氯铜矿.其中,样品3(铜剑)与样品5(铜爵)在绿色锈蚀物为"有害锈",对这两件器物需要马上与其他青铜器物隔离,并进行除锈、封护处理,其余器物表面均为“无害锈”,可以保持锈蚀物的原貌。
  • 摘要:为配合向家坝水电站修建,屏山县万寿寺壁塑采取了异地搬迁保护,现已分块切割揭取移至室内进行保护修复.通过近一年的前期研究,利用肉眼和显微观察查明了壁塑的制作工艺特点,采用XRF、XRD、FTIR、土的颗粒分析、烧失量法等手段相互补充验证的方法分析了壁塑的制作材料组成.结果表明,该壁塑由壁画与彩塑两部分组成,基本结构由里向外依次为支撑体或骨架、粗泥层、细泥层、颜料层或贴金层.粗泥层由紫色土和稻草秸秆组成,细泥层由沙、石灰、细粒土和棉纤维组成.颜料层中白色颜料为石膏类矿物,绿色颜料为氯铜矿,红色颜料为朱砂,蓝色颜料有可能为有机颜料,黑色颜料为墨,白粉层主要为生石膏.贴金层由金箔层和金胶层组成,通过分析验证了金箔层主要成分为金、金胶层主要成分为大漆的推测,同时发现金胶层中朱砂为有意添加.该研究结果为下一步的病害分析和后期的保护修复提供了依据.
  • 摘要:荆州谢家桥1号汉墓出土大量丝织品文物,其上存在大量白色污渍,既影响外观也可能导致丝织品纤维的老化加速.为探讨清除方法,使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能谱仪、红外光谱仪、质谱仪对白色污渍进行分析检测.测试结果表明该白色污渍是含羰基的多芳烃化合物,是分子量为233的有机晶体.白色污渍多数可采用物理方法清除:采用软毛笔和面团进行清除,剩余少量白色污渍可用乙酸乙酯清洗去除。
  • 摘要:虽然目前博物馆文物保存和展陈环境得到了极大改善,但文物霉变的情况依然大量存在,对于文物友好型防霉剂的研发一直是文物保护工作中具有重要意义的研究方向之一。作为极具潜力的文物防虫防霉剂,植物精油与化学药剂剂相比具有诸多优势.为了评价植物精油对于青霉的抑菌效果,为其今后在防治中的实际应用提供实验依据,利用纸片扩散法,通过抑菌圈直径作为评价指标,初步测定了7种植物精油对于橘青霉的抑菌能力.实验结果表明,抑菌效果最好的是香茅油,其次是桉叶油和珊瑚姜油,薄荷油、青花椒芳香油、松叶油和迷迭香油也均可不同程度的抑制橘青霉的生长.
  • 摘要:文物包装是预防保护的重要措施,其目的在于确保最大限度地保存文物的原有状态,防止因环境改变和外力等因素对文物造成损害.用无酸纸作为包装材料可以隔绝空气中的酸性物质,并且可以避免包装材料中的酸性物质迁移对文物造成损害.但目前由于无酸包装材料价格昂贵,在国内的生产厂家较少,尚不能广泛应用于文物包装上.宣纸为我国传统手工纸,因其良好的耐久性和弱碱性能,长期以来应用于漆木器等文物包装上.通过老化实验、酸度测试、水分测试等科学手段,对比宣纸和常用的无酸纸包装的防酸和耐久性效果,为文博单位选用包装纸提供一些参考和建议.从实验结果可见,短期之内温度、湿度循环老化实验对于纸张酸度影响并不大,但对于纸张吸水有一定影响。无缓冲添加剂的无酸纸包裹的纸样吸水率较低,可见其紧密包裹对于水分隔离有一定的作用,无酸包装板材压封的纸样吸水率较高,尽管为贴实压紧,密封效果还是未达到理想状态。而毛边纸和宣纸包裹的纸样吸水率最高,毛边纸和宣纸本身为手工纸,偏碱性,属于广义范围的无酸材料之一,但其吸水性能强,导致包裹的纸样含水率均超过未包裹的纸。对于文保无酸包装材料的检测数据,其水分隔绝性能应该引起一定重视。自身能隔离水分,与文物本体贴合较好的柔软无酸包装材料是较为理想的接触面包装材料。
  • 摘要:可移动文物的数字化保护是近年来我国在馆藏文物预防性保护过程中提出的新概念,数字化保护即利用数字技术手段对可移动文物的基本信息和特殊信息进行全方位采集、存储、保护,由此让文物以实体文物和数字文物两种方式保存,并为文物本体的保护、制定保护规划和保护方案以及文物的长期保存提供科学依据.建议建立可移动文物数字化保护工作机制,从国家层面上加强可移动文物数字化保护工作的领导和管理,把可移动文物数字化保护工作提到重要的议事日程上来;应制定出台可移动文物数字化保护的流程规范和技术标准,尽快缩短与发达国家在文物信息化技术处理、资金投入、法律法规、执行标准等方面的差距。此外,可以凭借数字化信息平台,通过互联网等媒介向外推广和宣传,利用网络传播、视频播放、信息查询等方式扩大博物馆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更好地向国内外观众展示华夏民族的五千年悠久历史和文化底蕴,强化爱国主义精神的弘扬和宣传教育。
  • 摘要:利用X射线荧光和X射线衍射等技术对云阳李家坝遗址出土50件青铜器的锈蚀产物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锈蚀产物以孔雀石、赤铜矿、锡石、白铅矿为主,另外还有磷铜矿、氯铜矿和蓝铜矿等.针对这批青铜器的保存现状,遵循文物保护基本原则,对其实施了清洗、除锈、矫形、黏接、补配等保护修复技术措施,使其文物病害得以消除或控制,文物价值得以揭示,取得了较好的保护修复效果.
  • 摘要:为了更加主动、积极地保护青岛市博物馆馆藏文物,本文拟在馆藏文物保存现状及环境监测数据综合分析的基础上,运用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的风险管理评估标准(AS/NZS4360)对青岛市博物馆藏品所面临的各项风险进行量化评估,并就分析结果提出科学、有效的应对措施,以提升青岛市博物馆珍贵文物的风险预控能力,同时也为馆藏文物的预防性保护拓宽研究思路.本次风险管理在青岛市博物馆藏品预防性保护中的应用是一次很好的尝试,对于指导青岛市博物馆藏品的预防性保护工作能够层层推进、有效展开具有积极的作用,不仅提升了青岛市博物馆珍贵文物的风险预控能力,而且为中小型博物馆馆藏文物的预防性保护拓宽研究思路。研究发现,前期通过与馆内各部门、已退休前辈的沟通交流,获得了较为全面的信息,提高了分析评估者对研究对象的熟悉把握程度;另一方面,由于在前期调研过程中加入了重点环境要素的科学监测分析,使得风险评估的结果更为准确。此外,在风险管理的具体应用中应注意风险评估是一个循环的过程,需要通过进一步的交流、沟通、监测、审视,不断地修正原有的结论。
  • 摘要:南京"云锦"作为我国传统丝织技艺的活化石之一,其成就较高,也是具有地方特色的一种提花丝织锦缎."妆花"是云锦制造工艺中最复杂的品种.南京云锦研究所在传承了这一古老织造工艺的基础上融合现代美术元素,使得这门老技术以全新的姿态站在世人面前.织造过程上保留云锦木质大花楼织机,并通过上下两人配合手工织造完成。组织工艺沿用文物复制的要求,把绞纱作为地组织,花纹处依然是云锦的织造工艺。材料选用上除保留了原有的要求外,在纹纬的彩绒上突破性的把彩绒线和绣花线工艺相结合采用加捻绒线,既保留了原有绒线织造的立体视觉又使得它在耐磨度和保存度上大大改善。设计上打破了传统妆花工艺以四方连续为主的设计格局,采用大尺度的装饰纹样,通篇单体循环图案在整幅织品中占比也达到90%以上,创造了历来云锦妆花纱工艺的单体单位之最;色彩上大胆创新的把现代美术的配色揉进了云锦特色的晕色之中,并严格按照云锦“绒不过寸、金不过指”的织造要求,既保留了云锦的本有的特色,丰富了画面的层次感,又体现了现代设计的理念与手法。
  • 摘要:邗江西湖胡场20号西汉墓1997年发掘,出土80余件精美木漆器,由于未能及时得到保护,保存状况不容乐观.为了系统的对其进行保护修复,取样对其腐蚀状况进行了检测分析,并展开一定的保护前处理,对其重新进行了清洗、维护以及资料提取工作,为防止干裂现象的发生,在清洗后将此批器物放入纯净水中浸泡保存,以减缓其劣化的速度;要定期更换浸泡使用的纯净水,尽量保持容器密封,防止霉菌侵入,并添加适量的防霉剂。
  • 摘要:本文使用Paraloid B-72作为陶质样块粘接时的隔离层,再用环氧树脂胶粘剂进行粘接样块.评估隔离层的浓度及涂刷工艺对可再处理性造成的影响.对于人工打磨平面以及自然断面的陶质样块,涂刷两遍15%浓度的Paraloid B-72丙酮溶液,具有良好的可再处理性及可操作性.对于实际保护修复中遇到的各种类型陶质文物,提出如何评估隔离层有效性的方法.
  • 摘要: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探讨保存环境对不同鞣制工艺皮质文物藏品的影响,因此在设计老化试验内容时以文物保存环境中主要影响因素:温度、湿度为主要内容。由于本研究采集到的皮质样品均为白色毛皮,而影响文物保存环境的另一主要因素光照仅对皮质样品的色牢度及脆化发生影响,故研究中未将光老化列入试验内容中。依据QB/T2711-2005、QB/T1286,1287-2007、QB/T1872-2004等标准,对经过湿热老化前后的、不同鞣制工艺的皮质样品进行撕裂力、断裂负荷伸长率、抗张强度等物理指标的分析检测,检测结果表明:不同鞣制工艺皮质样品的收缩温度、四氯化碳萃取物、pH等受湿热老化影响较小,而样品撕裂力、断裂负荷伸长率、抗张强度等受湿热老化影响较大.研究结果表明,此次研究设定的老化条件对传统鞣制工艺皮质样品老化前后物理性能的影响,远大于对现代工业鞣制皮质样品老化前后物理性能的影响.
  • 摘要:智化寺建成于明正统九年(公元1444年),是明英宗皇帝宠信的司礼监太监王振的家庙,是北京市内保存最完整的明代木结构建筑群.1961年智化寺被确定为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4年,在开展智化寺佛像修复保护工程时,在对万佛阁中的释迦牟尼佛和卢舍那佛修复过程中,发现在两尊佛像的莲花宝座上各垫有一个色彩艳丽、图案精美的四达晕宋锦蒲团.两件蒲团因长期压放于佛像下面,加之受到外界环境影响,已出现较为严重的破损及污染.本次保护将对破损的蒲团丝织品实施修复,使其恢复原貌,既可进行展示,也有利于保存.同时,分析研究蒲团面料的组织结构及织造工艺,对其进行复制,并运用复制面料按照蒲团的制作工艺将蒲团复原.
  • 摘要:紫檀边框屏风是清康熙年间康熙皇帝的子孙为他六十大寿献的寿礼,工艺复杂,制作精美,有很高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和美学价值.本文首先针对屏风漆部分进行了工艺分析,然后对屏风漆部分的修复方法进行探讨.漆艺部分的修复采用了“最少干预”的原则,起部分,因为底部胎体的收缩并没有进一步处理,对开裂翘起部分都进行了粘接保护,对于有些鼓期望在以后的工作中找到解决方法。修复完的屏风整体效果良好,达到了馆藏及陈列展览的要求,修复好的扇紫檀围屏将在故宫午门的“万寿庆典展”陈列展出。
  • 摘要:考古发掘现场脆弱文物遗迹提取关系到遗迹长期保存及后续保护修复,因此要求提取方法科学、严谨,所用材料安全、有效.本文以考古发掘现场文物保护与修复工作实际出发,总结了提取材料的要求与原则,回顾了考古发掘现场出土脆弱遗迹所用的石膏提取、聚氨酯泡沫提取、环十二烷提取以及薄荷醇提取等几种方法的使用情况,评述了其提取工艺及性能,并对考古发掘现场出土脆弱遗迹提取方法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考古发掘现场脆弱遗迹的提取是保证文物后期修复与保护至关重要的一步,遗迹提取的成功与否,以及对文物送至实验室的保护产不产生影响,与提取材料的使用有着直接关系。对考古发掘现场临时固型材料的选择,应遵循文物保护的基本原则,以及加固材料应满足的要求。上述四种方法,石膏提取法、聚氨酯泡沫提取法、环十二烷提取法和薄荷醇提取法,对于考古发掘现场脆弱遗迹及文物来说,应从其远期的目标出发,去选择适宜的提取方法,不影响文物的后期修复与博物馆的展陈,这就需要严格筛选,综合考虑,谨慎对待。就目前而言,薄荷醇及其衍生物性能安全、成本低、环境友好、可有效地控制提取工作的节奏,因此在考古发掘现场脆弱遗迹及文物提取中优势明显。未来应加大薄荷醇及其衍生物提取工艺及后续保护处理研究,以便更好地保存好考古发掘现场脆弱遗迹及文物。
  • 摘要:柯岩造像及摩崖题刻长期受外界环境、本身材质及人为因素的影响,风化严重.本文以其为研究对象,通过实验室模拟老化试验进行柯岩造像及摩崖题刻专用防风化材料的筛选,并对实验室筛选出的材料进行现场试验,通过保护前后数据的对比,进行加固及防水效果的评估,确定纳米级二氧化硅复合氟碳乳液+防水剂+纳米级二氧化钛封护剂保护材料体系对其保护效果较好.通过防风化材料筛选试验及现场试验的综合分析结果,筛选出了对其保护效果较好的防风化材料,该材料体系能够在不改变文物外观的同时有效提高其表层强度及防水性能,同时又未堵塞岩石本身的孔隙结构,不影响其再次保护。希望以上一系列的研究及试验,能够对石质文物保护材料的评估与选择提供一个科学研究思想。
  • 摘要:通过西安地铁二号线穿越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西安明城墙和钟楼的实施案例,结合古建筑的结构和地基基础特征,综述其建设中的古建筑基础沉降预测,包括数值模拟隧道施工对古建筑的影响,古建筑加固及隧道施工控制措施,以及隧道穿越古建筑的保护措施和注意事项,有利于城市地铁建设中的古建筑保护.西安地铁2号线成功穿越城墙及钟楼保护区的设计和施工方法可以看出,在前期规划和设计阶段,采用半经验公式以及数值模拟等方法,科学的预测施工对古建筑的影响,从而为古建筑制定妥善的设计方案,从源头上减少施工对古建筑的影响;施工阶段,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对古建筑进行相应加固以及采取先进的施工措施,可以有效减小或避免施工事故的发生,保证古建筑的安全和正常使用。总体而言,地铁建设的发展与古建筑保护之间并不矛盾,隧道穿越古建筑的安全控制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根据工程特点,制定切实可行的综合技术方案,才能保证城市地铁建设和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得到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 摘要:符望阁位于故宫宁寿宫花园第四进院,是花园里空间最为复杂的建筑.其空间构成自始建至今两百多年来未曾遭受人为的扰动,具有历史的原真性.符望阁室内原状悬挂有各类运用不同工艺材料制作的装饰物,包括字画、贴落、挂屏等,数量庞大.通过现场痕迹记录,并结合档案梳理和库房调查,运用对比和分析的研究方法,从墙面的各类装饰,到家具陈设,复原出建筑室内原状陈设在乾隆朝至清晚期的历史原貌.
  • 摘要:英华殿院落始建于明代,迄今为止,有案可查的重要修葺、拆建和改建,包括乾隆八年的拆建、乾隆十七年的拆建、乾隆二十一年的改建,另有零星的拆除与添建.这些,有的涉及院落布局的变化,有的关系到个别建筑物的添减.依据历史档案资料及相关图像资料,结合现场实地勘查,尝试探讨清康熙朝之后英华殿院落中每座建筑的存续年代,以及院落本身的布局变化.英华殿正殿、东耳房、西耳房、英华门、英华门两边琉璃影壁始建于明代,具体年代不详,至今尚存,虽经多次维修,却依然保留了一些早期的手法。英华殿山门始建年代不详,系康熙十八年之前修建,至今尚存。方亭两座,始建年代不详,系乾隆八年之前修建,乾隆十七年至乾隆三十六年间损毁。斗母殿始建年代不详,系康熙十八年之前修建,乾隆十七年拆除。碑亭始建于乾隆十七年,至今尚存。英华门外药栏始建于乾隆八年,道光五年至道光二十四间拆除。院落大墙,乾隆八年,拆除东跨院,东院墙西移。乾隆二十一年,英华殿后大墙拆除;北、东、西侧院墙均截取部分墙身;内西墙向北延伸到北大墙。
  • 摘要:为了探讨更加科学有效地墓葬壁画保护修复理念和技术方法.通过对山西博物院馆藏不同类型墓葬壁画的地仗结构、搬迁保护方式、存放及展示形式等方面进行初步的分析与对比.并在此基础上,得出了通过整体复原墓葬结构的形式对壁画进行保护修复,能最大限度再现墓葬壁画空间布局和整体视觉效果、还原墓葬壁画的历史真实性的结论.
  • 摘要:为了研究辽代契丹族的金属制作技术水平,本文对吉林省通榆县博物馆馆藏的一具辽代鎏金(贴金)青铜面具(男相)和一具青铜面具(女相)进行科学研究。通过对吉林省通榆县馆藏辽代铜质面具采取金相显微观察(OM)、ED-XRF成分分析以及X射线衍射(XRD)等科学检测.分析结果表明,这两件面具的合金组成一件为含少量铅锡的低锌黄铜,一件为质地较为纯净的红铜.两件面具都使用锻打加工成型.表面有金层的面具,采用了贴金工艺而非鎏金工艺.这些情况说明契丹族的青铜技术有别于宋人,具有自己的工艺传统.通过这两件面具的分析,使得人们对于辽代契丹民族的铜器制作技术有所了解。由于目前对历史时期特别是隋唐之后的古代青铜器的科技分析研究很少,因此人们对于唐宋以及更晚近的元明清时期的青铜制作工艺情况的了解并不十分清楚,更明确的结果还需要再以后加大对历史时期的青铜制作工艺的科学分析。
  • 摘要:在考虑如何对丝织品文物实施科学保护时,考察其保存现状、评估劣化程度是至关重要的.本文利用人工光老化样品进行氨基酸分析和断裂强力分析,建立宏观断裂强力分别和微观Gly/Tyr、大侧基氨基酸含量的关系.可以发现断裂强力随着Gly/Tyr增大呈现下降趋势,随着大侧基氨基酸含量的减少而降低呈正相关关系.对于陈列展示老化因素相对简单的丝织品文物,Gly/Tyr可以作为评价保存现状的指标.对于老化因素多而复杂的出土丝织品利用大侧基氨基酸评价更具有征对性.对丝织品文物的保存现状进行量化评估,可为丝织品文物的后续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 摘要:泉州湾宋代海船是我国20世纪70年代发掘的海洋环境出土的古沉船,其早期保护未采取脱盐处理,目前船体已气干保存了近40年,由于未脱盐,船木中含有高达5%的氯化钠盐分,极大地影响了船体的稳定保存。为全面了解船木的含盐情况,对不同部位不同树种的船木样品中的盐分种类与数量进行检测与分析,结果表明:泉州宋船船木中含有的主要盐分是氯化钠、硫酸钙(石膏)与碳酸钙(方解石),没有普遍含有硫铁化合物,盐分均沉积填充于木材的细胞腔与胞间层,其中氯化钠的含量与出土时相比有所降低,未检测到曾使用过的防腐剂残留。
  • 摘要:本文主要对广西民族博物馆4个库房、6个展厅内的空气以及25件各种材质的馆藏文物进行采样,从空气中霉菌总数、霉菌种类、霉菌分布情况与菌种出现概率四个方面对广西民族博物馆做基础性的霉菌调查分析.这是解决文物霉害问题的首要基础工作.此次霉菌调查只是解决文物霉害问题的一次基础性调查工作,有一定的片面性与不准确性,因为库房展厅的自然条件与人工培养条件差异很大,霉菌生长情况不会完全相同,霉菌对文物破坏程度绝也不能以出现的次数而下定义,要想解决文物霉害问题,了解霉菌对文物的危害程度,弄清霉菌在文物上的生长规律,需要文物保护工作者进行大量的实验验证,如相同环境下不同文物的霉菌生长情况、不同环境下相同文物的霉菌生长情况、防霉除霉方法的研究等,这亦是今后文物保护工作者可以深入研究的方向。
  • 摘要:馆藏文物保存微环境调控中,使用根据空间空气湿度的变化,依靠自身吸湿放湿自动调节空气湿度的功能性材料是一种比较适合的方法.调湿材料分为硅胶、无机矿物及无机盐类、有机高分子类、生物材质类和复合调湿材料.单一调湿材料难以满足博物馆藏文物微环境调控的需求,介绍不同类型调湿材料复合制成的复合调湿材料在文物环境控制方面应用的历史与进展,分析适合文物保存的调湿材料和其性能评价方法和应用前景.
  • 摘要:随着科技交流的加快,国内外生物学在文物保护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多.笔者统计了从《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期刊在1989年至2012年间发表的生物学论文.从文献计量学的角度展示生物学在文物保护中的应用情况.这些发表的生物学论文研究主题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文物上的微生物检测、鉴定、防治,主要应用于纸质文物、壁画、文物环境等;生物清洗、修复和加固;生物矿化用于石质文物的修复;分子生物技术应用于考古学.此外,还研究了国家文物局《文化遗产保护科学和技术研究课题汇编(1990-2008)》.其中,生物技术类的课题为8个.2011年在国家文物局的《文化遗产保护领域科学和技术研究课题指南(2011-2015)》中将"生物技术等高新技术在馆藏文物保护中的应用研究"列入可移动文物保护领域中.相信未来,生物技术将更大、更广泛地运用于文物保护行业.本研究回顾了国内生物技术在文物保护中的应用,供文物保护界相关人士参考.
  • 摘要:笔者在修复唐代三彩马的过程中,发现了马尾缺失需要修补的问题.通过查阅资料,笔者梳理了秦汉至唐时期马尾绾结的变化情况.秦汉起马尾绾结多翘起向后不下垂,至唐时马尾绾结下垂呈倒钩形状.经过比照修复,三彩马修复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掌握一定的历史知识,了解一些有关文物的造型、特点等,有利于做好文物修复工作.只有了解了秦汉至隋唐马尾绾结的情况,就能对马尾进行正确的修复。不然随便修复马尾,会不伦不类、不符合历史事实。文物修复者不但要懂得修复的工作原理、掌握修复技能,还要掌握一定的历史、文物知识,了解有关文物各个时代的造型、结构和特点等,才能做好文物修复工作。
  • 摘要:本文拟从故宫博物院图书馆所藏之文献的源流方面予以梳理、阐述,旨在对故宫博物院成立以来的图书整理征集保护工作进行简述.解放前,把散存于其他宫殿的图书汇集到寿安宫,还把军机处、司法行政部、清史馆、方略馆等的档案资料移交到故宫博物院图书馆,此外,还通过捐赠和购买的形式丰富馆藏。解放后故宫博物院图书馆的文献来源主要包括接收其他机构移交的文献、接受社会捐赠以及购买珍稀善本等方式。总之,图书文献的保护与征集是故宫博物院成立以来的重要工作之一。从建院之后对于本院及各社会机构的图书保护,到战时随文物南迁的规划,以及战后对于图书文献的整理征集,这些工作都为我国战乱时期的文化事业提供了积极有效的服务,也为历史文献的传承有序及当下社会文化事业的发展留下了宝贵的资源。
  • 摘要:本文采用金相显微镜、X射线荧光光谱仪(XRF)、X射线衍射仪(XRD)和离子色谱对山东蓬莱水城出土的4件铁锚的锈蚀产物进行了成分与物相检测,并分析了其中2件铁锚的材质.研究表明:铁锚为熟铁锻打制成的,由于受海水等腐蚀环境的影响,4件器物保存状况令人堪忧,大部分器物外部包裹坚硬的海底凝结物.铁锚锈蚀产物中含有害的四方纤铁矿(β-FeOOH),氯含量普遍较高.根据病害分析结果,在现场展开除锈、脱盐、清洗和缓蚀封护等保护处理.为去除器物外坚硬的凝结物,在保护现场选用移动车式喷砂机并结合角磨机进行除锈;由于器型较大,采用纸浆涂敷法脱盐;为不改变铁器文物外观颜色,采用单宁酸复配缓蚀剂;根据器物室外保存环境的特点,封护剂为耐大气腐蚀效果较好的氟碳树脂.最终的保护处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达到了预期的目标.
  • 摘要:无论是南半球或是北半球,无论是暴露在地上或是深埋于地底,都难逃微生物的侵害,而在拥有丰富资源的海洋环境里浸泡了上千年的文物被微生物侵害的现象更是屡见不鲜,本文针对海洋出水文物应如何进行微生物的防治工作做出简单分析.应及时进行微生物病害检测,可以采用物理方法、化学方法以及生物方法进行防治,对于微生物的病害处理没有固定的解决方案,应当采取“防”重于“治”,监控为主,定期检查,将刚刚萌芽的病变及时采样分析。目前市面现成的药剂没有一种能达到理想效果,所以处理微生物病害通常以物理处理为主,化学处理为辅。如果病害特别严重,必须使用化学药剂,也应有针对性地使用,并控制使用面积和时间。尤其不可滥用抑菌剂。在对文物施加了其他保护措施——如控制温度、湿度,涂抹防护材料等后的一段时间,应加强监测,直到微生物建立起新的平衡。目前,微生物学在文物保护中已取得不小的利用成果,包括利用微生物清除文物表面的污迹、细菌生物矿化原理保护石质文物、通过转基因细菌发酵得到蛛丝蛋白质或蛛丝纤维以加固腐朽丝织品、利用产纤维素细菌的产物加固出土的腐朽木构件等。因此,生物方法治理微生物病害应当加以大力研究,期待这种安全有效的方法今后能更多地运用在文物保护处理中,为文物保护事业的茁壮发展做出巨大贡献。
  • 摘要: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馆藏圣可禅师手书《唯心净土偈》并序卷,此手卷为纸本,入藏之前,经过简单的纸镶,引首已掉落,画芯和拖尾呈褐黄色,尘埃较多,污迹较多,纸质有老化现象,数处有褐黄色斑,边沿断裂较多,亦有残缺,折痕较多,画芯裂为两段,为科学保护文物,避免其进一步遭到损伤,采用视屏显微镜、纤维仪等仪器对画芯及装裱材料进行科学分析,鉴定画芯为竹纸,较为脆弱,为避免画芯受到损伤,故保留命纸;鉴定覆褙纸为较厚的构皮纸,表面有发黄糟朽等病害,因此为保护画芯,采取去除并重新上覆褙纸的方法.
  • 摘要:本文阐述了江西省新余市博物馆库房书画藏品保管与保护方面涉及的诸多因素,所采取的工作方法、措施等内容,对其进行汇集、探讨和总结,在学习、交流中均有重要意义.这些书画的保管与保护,为我国古旧书画、近现代书画保存了第一手资料,在今后书画研究的领域中均有重要意义.新余市博物馆虽无建造国家级的标准库房,但特别重视保管保护工作,根据上级指示精神和藏品的属性、藏品在保管上的要求,在现有的条件下将所有的书画集中存放一所库房,因地制宜,并在管理上加大力度。通过对库房的门窗、墙壁、地面等进行全面改造,在库房内置放气温表,注意天气变化,掌握温差规律,把库房内的温度、湿度控制在标准范围内,抑制虫子霉菌的繁殖生长。此外,新余市博物馆为了保管好书画,加大对书画的保护力度,有计划地将古旧书画、现代书画进行很好的修复和装裱。博物馆在日常展示等工作中,也十分注意对书画的保管,避免损伤,并定期检查,一旦发现霉斑、卷翘、折摺、虫蛀等现象,立即进行修复,挽救损失。针对文物的特性考虑,从如何保管与保护好书画藏品的角度修订、完善保管与保护书画的制度,达到了制度管理的目的。
  • 摘要:张大千绘画粉本是研究张大千绘画和生平的重要材料,但由于进入博物馆之前没有保护,导致多数文物存在着各种病害,本文对其病害原因进行分析、保护,在具体的修复与保护过程中吸纳新的方法结合传统技术进行修复保护,使破损的书画作品得以重生.这批文物都是张大千在敦煌时期所托裱,保留现有的保存方式,对以后研究张大千在敦煌也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而且每件文物背后都有张大千亲笔书写的洞窟号和所绘壁画名称,所以本次保护,不能揭除其原有命纸。针对以上情况,制定的保护方案为:记录,清洗,固色,加固,修补,脱酸,上墙挣平。此外,在文物存放时要注意杜绝多次折叠的做法,而尽可能地使用轴装形式,已经长时间多次折叠的,应尽可能的少打开,或不打开,以免再次折叠造成更严重的伤害。
  • 摘要:在修复古旧字画中,为了加固画芯断裂处,一般采用贴折条的方法.这种方法有利有弊,通过观察分析,原先贴条的边沿会形成新的断印,故称"二次折痕".本文针对纸张的质地、装裱工艺及后期的保存条件,从内因、外因及工艺三个方面,进行调研考察分析,总结出与二次折痕的产生具相关性的各种原因.二次折痕的形成,是多重因素下合力的结果。因此,仅从某个单一环节去加以控制,很难起到显著的改善效果。对二次折痕各项成因的研究,是对业内一个普遍现象的全面分析,最终的目的是能够尽量减少甚至根除二次折痕给古旧书画造成的损害。但是,尝试用新的方法取代原有的问题环节,与传统方法构成矛盾。例如,卷曲存放是中国书画的特有方式,但是它必定会给纸张造成褶皱;砑光能加强纸张之间贴合的紧密度以及增加平滑度,但是由于折条的存在使得它能直接导致了二次折痕的形成..假如将其完全摒弃,书画的最终保存效果应该能得以明显的改善,但这与传统相违。所以,对二次折痕的深入研究,不仅仅是技术方面的简单更新,更需要找到传统与创新之间的平衡。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