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文会议>其他>2007年灾害性天气预报技术研讨会
2007年灾害性天气预报技术研讨会

2007年灾害性天气预报技术研讨会

  • 召开年:2007
  • 召开地:北京
  • 出版时间: 2007-11-07

主办单位:中国气象局国家气象中心

会议文集:2007年灾害性天气预报技术研讨会论文集

会议论文
全选(0
  • 摘要:为了不断提高雷电预报预警业务水平,对2007年6月24-25日和7月10-11日两次致灾雷电天气过程,分别从闪电定位资料、环流背景、环境场的热力和动力特征、不稳定度以及多普勒雷达回波特征等方面进行了对比分析.分析结果表明:两次过程闪电密度分别为0.613个/km2和0.085个/km2,密度比7.2/1;雷击死亡人数与闪电密度密切相关.相似的环流背景是副高快速东退南落,且有短波槽携带的弱冷空气沿副高西北侧东移.在雷暴发生前,两者影响系统和位置非常相似,前者为弱下沉和弱上升运动,有利于不稳定能量的积累,后者上升运动较明显.热力特征主要表现为:中层为负变温;湿度呈下湿上干的“喇叭口”分布;CAPE、K指数、SI等不稳定度指数均达到了产生雷电的阈值,但前者中层冷空气更强、低层湿度更大或前时段近地面有逆温、更不稳定.前次雷电过程组合反射率CR、回波顶高ET、垂直积分液态水VIL明显大于后次雷电过程,且前者长时间维持在极高值.地面中尺度辐合系统活动区域是雷电的频发区,在时间上也早于强雷电发展时间.
  • 摘要:为了评估和分析国家气象中心T213全球集合预报系统在极端暴雨事件预报中的应用效果和能力,以2007年7月发生在淮河流域、川渝地区和山东三次大暴雨过程为例,比较分析了T213全球集合预报系统与T213业务全球模式预报效果的差异.结果表明:(1)相对于T213业务全球模式预报而言,集合预报的降水概率产品可用降水预报时效要长1~2天;(2)对于同一预报时段不同时效的预报,集合预报给出的降水概率预报比较稳定,不同时刻起报的预报结果比较一致;(3)降水概率预报对于暴雨落区的预报比单一预报要更准确一些.分析表明:相对于单一确定性预报而言,集合预报给出的降水概率预报在暴雨预报中有较好的参考价值.
  • 摘要:为增强国家级灾害性天气预报、预警技术和产品的指导能力,国家气象中心提出了强天气预报系统建设的研究开发目标,拟经过5年左右的研究开发工作为建立强天气展望(1~2天)、警戒(3~12 h)、警报(0~3 h)的客观预报流程提供相关方法和技术支持.2005-2007年国家气象中心联合省级台站、高校和科研院所,以业务预报中急需解决的强降水和强对流预报为出发点,开展潜势预报方法和技术研究以及基于雷达、卫星产品的临近预报技术研发,并将强天气客观预报技术与MICAPS系统相结合,逐步实现国家级对强天气潜势预报的客观产品指导能力和短时临近预报的技术指导能力.
  • 摘要:2007年西北太平洋和南海台风活动有如下特点:生成个数偏少,登陆个数偏多;前期生成偏少,后期偏多;登陆时间集中;生成源地偏北;台风路径复杂多变;台风强度变化异常;风雨影响大;台风灾害偏轻,防灾减灾效果好等.在此基础上本文对2007年的台风路径、强度和台风造成的风雨影响的预报难点做出了初步的分析,结果表明:同一个季风槽中多个低涡的相互影响使对“帕布”的预报难度加大,“韦帕”登陆后路径预报误差大的原因是预报员对西风带系统和热带系统的相互作用的认识还停留在定性阶段;台湾岛地形对从其附近经过的台风路径会产生一定影响;“米娜”和“海贝思”的路径出现了明显的互旋,特别是当两者距离小于1200 km时这种影响表现得尤为明显;“蝴蝶”在台湾海峡的迅速减弱与台湾海峡内的冷水区和“帕布”与“蝴蝶”的相互作用有关,“圣帕”的结构演变和强度变化有很好的对应关系,干空气卷入是“罗莎”在登陆台湾前强度减弱的原因之一,“罗莎”与南下冷空气的结合是“罗莎”在浙江、上海等地产生强降水的重要原因.
  • 摘要:利用浙江省台站常规观测站和自动气象站降水数据,地表风和地形资料,NCEP/NCAR1°×1°6小时一次的格点分析资料,以及FY2C的TBB资料,对0716号台风“罗莎”在浙江省造成的大暴雨特征及其成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此次暴雨过程在我省持续时间长,降水量大,局部降水量超过500mm.(2)此次暴雨过程分为两个阶段,登陆前降水主要发生在浙南沿海地区,登陆后降水区则位于浙江北部和东北部地区.(3)登陆前台风暴雨主要是由于台风对流云系与浙东南山区地形相互作用的结果,登陆后浙北台风暴雨主要为冷空气与台风对流云系相互作用造成.(4)地形阻挡是台风登陆后沿浙东南东移出海的原因之一.
  • 摘要:本文分析了“帕布”强热带风暴的多普勒雷达风场结构和移动路径的关系特征,并跟据蓝金模式模拟了台风的径向速度场结构,模拟图像与实际探测到的“帕布”强热带风暴的多普勒速度图像有较好的近似.多普勒雷达探测热带风暴有独特的速度特征,零速度线呈直线分布,正、负速度中心呈方位对称.但是实况正速度极大值和负速度极大值并不对称,而且差异很大,如果忽略不对称分布等其他因素,可以判断是由于环境风的叠加而造成的.结合对“帕布”强热带风暴的分析,可确定其风暴的大致中心位置及极大风速变化,由此来判断风暴的环境风场,从而为判断风暴的移动方向提供重要的依据.
  • 摘要:针对“碧利斯”和“圣帕”这两个热带气旋(TC)造成的湘东南特大暴雨过程,利用气象、水文加密观测资料及NECP再分析资料,结合中尺度数值预报模式AREM的模拟结果,对它们独特的水汽场特征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受台风低压环流、西南季风和湘东南特殊地形的共同作用,“碧利斯”和“圣帕”造成的湘东南特大暴雨过程有两条主要水汽输送通道,分别是与西南季风相联系的偏南风水汽通道和与台风低压环流相联系的偏北风水汽通道;凝结降水的水汽主要来源于低层风场辐合并通过局地垂直运动将其输送到中高层;湘东南暴雨区域的南边界是“碧利斯”水汽的主要流入方向,而“圣帕”却在西边界.“圣帕”暴雨区上空水汽通量更强盛,且范围更大、持续时间更长,而水汽通量辐合强度却远小于“碧利斯”,且水汽辐合层也不及“碧利斯”深厚,但由于自身内力强,且低压环流中心南部的切变较长时间维持,使得强降水持续时间更长,过程雨量更大,影响范围也更大.“碧利斯”的水汽主要来源较“圣帕”更加偏南,辐合更强,说明与南海季风的的相互作用更显著,更有利于水汽和能量输送,也有利于中尺度对流云团发展,因此降水时段集中,局部地方短时间内的降雨强度甚至超过了“圣帕”.
  • 摘要:本文就2007年中央气象台编号的热带气旋对国家气象中心台风数值预报模式、上海台风模式、上海GRAPES-TCM模式、广州台风数值预报模式和沈阳台风数值预报模式等国内五种台风业务数值预报模式的路径预报效果进行了检验评估.检验内容主要包括距离误差、技巧评分和稳定度指标等.结果表明:(1)国内各模式24 h/48 h预报平均距离误差最小值为122.8 km/246.3 km,最大值为180.7 km/304.4 km.各模式24h/48h预报最大误差为1429.7 km/1003.7km,最小误差为11.2 km/10.1 km.24 h/48 h预报平均距离误差为147 km/267 km.其中平均而言导致路径预报误差最大的是0707号热带气旋帕布,误差在其登陆后尤为明显.(2)相对于上海台风研究所路径预报气候持续法做了各种数值预报方法的技巧评分:各模式24 h/48 h预报平均技巧评分为32%/43%,各模式最高的技巧评分为48%/54%,最低的技巧评分为3.17%/33.53%.其中4个模式的24 h/48 h技巧评分高于36%/33%.(3)检验了距离稳定度、方向稳定度、有效稳定度等指标,以全面评估各模式的路径预报性能.(4)为使评估结果更客观,还作了同样本分析.本评估结果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前国内台风路径数值预报相对于常用气候统计方法的优越性,同时也表明,尽管国内台风数值预报模式对于热带气旋在海上时的路径预报有一定的稳定性,但对其登陆后转向过程的预报表现出了较大误差.因此作者认为,在模式开发的下一步工作中,除台风初始化之外,还应结合登陆台风的特点,对物理过程参数化作针对性的研究.
  • 摘要:本文主要对2007年夏季中国大陆85°E以东地区的重要天气过程进行了总结,探讨了各种天气变化带来的降水、温度、灾害等方面的影响。
  • 摘要:为深入理解江淮梅雨持续性强降水的大气演变过程,探讨中期预报技术途径,利用NCEP/NCAR逐日再分析数据和历史梅雨特征指数等资料,系统地分析了2007年梅汛期异常降水的大尺度环流成因.结果表明:梅汛期,西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稳定和7月中下旬持续偏南,决定了2007年梅汛期降水的时间和地域分布特征;阻塞高压的频繁出现和副热带季风涌的异常强盛为梅雨锋维持和加强提供了有利的动力、热力以及水汽条件;“伊朗型”南亚高压的活动以及东亚上空副热带急流通过高低空耦合动力作用,不仅为持续性暴雨创造了良好的垂直环流结构,也间接抑制了副高北抬.在此研究基础上,归纳出中期预报着眼点,供实际业务预报参考使用.
  • 摘要:基于台站观测资料,首先介绍了2007年汛期我国主要的气候事件,包括:1)淮河流域发生仅次于1954年的严重洪涝;2)7月至8月初,江南、华南等地高温严重;3)黑龙江、吉林西部、内蒙古东部等地发生严重伏旱.2007年,南海夏季风于5月第5候爆发,较常年同期略偏晚;长江中下游地区入梅和出梅日期均偏晚,雨期偏长,雨量偏多.华北雨季开始时间偏晚、结束时间偏早,雨量较常年偏少.结合NCEP再分析资料,初步讨论了导致淮河流域汛期多雨的主要原因,即:1)孟加拉湾地区西风偏强,有利于暖湿水汽输送至我国东部.但由于南海夏季风强度偏弱,夏季风北界的位置偏南,来自孟加拉湾的水汽输送至淮河流域后形成水汽辐合区;2)对流层中层,西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异常偏强且稳定控制在江南、华南,有利于低层的暖湿气流向北输送,从而和来自高层的冷空气在淮河汇合;3)7月,贝加尔湖阻高异常偏强,长波槽中不断有冷空气分裂并沿中纬度锋区经黄河上游、华北并与副高西北侧的暖湿气流频繁地交锋于淮河流域.
  • 摘要:利用NCEP 1998-2007年分析资料,分析了2003年、2005年和2007年三次淮河大洪水年7月上旬逐日各层的高度、温度、水汽和风场等资料.分析结果表明:这三次洪水年和近十年平均场的大尺度环流背景、高低空急流、水汽输送特征等存在显著差异.东亚夏季风异常是这三年淮河流域洪涝出现的主要原因;同时,这三年西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均较历史同期偏强,西伸脊点偏西;华北南部到黄淮距平风场上有较常年明显的偏北气流,副热带高压西北侧850 hPa低空急流较常年平均偏强6 m·s-1以上,南北两支气流交汇区正好位于淮河流域;在200 hPa上淮河流域处于异常的高空急流入口南侧或受较常年偏强的反气旋环流控制之下;从整层水汽通量距平分析,南海是这三次淮河洪涝的主要水汽源地.
  • 摘要:2007年5月23日16时10分左右,重庆市开县义和镇兴业村小学发生雷击人员伤亡事故,共造成7人死亡,44人受伤.本文从天气背景、物理量场、闪电定位资料和卫星云图资料等方面分析了这次事故的原因.结果表明,2007年5月23日午后,由于高原东侧的短波槽东移以及北方冷槽携带的冷空气入侵,重庆东北部的对流不稳定得以激发,出现了强对流天气和降雨,开县的强雷暴天气随之发生;雷击事故发生时,雷击点位于该时次闪电密度最大的区域,并位于FY2C红外云图上云顶亮温最低值区内亮温梯度较大的一侧,表明该区对流发展旺盛;10分钟闪电密度极值中心的移动路径和红外亮温梯度较大的区域对雷电预报具有一定的意义.
  • 摘要:利用多普勒雷达、常规和加密观测资料对2007年7月27日鄂东地区强对流天气过程的成因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表明:西风带槽前西南气流和副热带高压南侧东南气流之间的辐合线是强对流天气发生的主要影响系统,鄂东南准常定的地形中尺度辐合线与该地区中尺度对流系统(MCS)频发有密切关系;雷达观测到MCS初期以对流回波团型存在,在演变成β中尺度弓状回波的过程中产生了强烈的大风天气.比较分析地面1分钟间隔的散度分布和6分钟的多普勒雷达、地面瞬时极大风观测资料,发现:地面大风灾害与强风暴减弱时产生的下击暴流有关,雷达速度图上大的径向速度不连续区域(大风核)反映了宏、微尺度的下击暴流的存在.文中还研究了用多普勒径向风速估计产生黄陂风灾的地面风的强度.
  • 摘要:应用常规和中尺度站观测资料、卫星云图和雷达回波,对2007年7月18日济南短时大暴雨进行了中尺度分析.结果表明,济南短时大暴雨是由东北冷涡、前倾槽、强盛的西南暖湿气流和冷空气的共同影响产生的.暴雨前对流不稳定能量急剧升高,低层大气强烈增温增湿,近于饱和;地面冷锋触发对流不稳定能量释放产生强降水;强降水产生在地面中尺度低压中心、中尺度风场辐合中心和前期高温中心;暴雨产生在等温线密的斜压锋区和小尺度的高温鼻区,而中尺度低压超前于强降水2个小时出现,风场上中尺度辐合中心、小尺度高温鼻均与强降水同时出现;大暴雨产生在中尺度对流复合体( MCC)的初生阶段,在冷云中心区,在雷达回波中,表现为东西向的带状强降水回波,在速度图中济南为东北、西北和西南三股气流的汇合区;暴雨时近地面层为东北风,中低层为西北风,而高层为西南风.
  • 摘要:利用闪电定位资料、加密雨量站资料,以及卫星云图资料,对2007年7月29-30日,山西南部特大暴雨的地闪特征进行了分析.发现:地闪出现在500 hPa的5840 gpm与5880 gpm之间、云顶亮温TBB≤-43℃的区域内;低空急流左侧、700 hPa暖切变南侧3个经纬距所围区域与TBB≤-63℃的区域及云团南部TBB水平梯度大值区相叠合的区域是地闪的高频数区,该区域与暴雨落区有较好的对应关系;两个中尺度云团合并的时刻和地点闪电频次更高,降水强度更强;3个β中尺度对流云团和1个MCC是导致特大暴雨产生的主要对流系统.利用单站每分钟的地闪累积数以及与加密雨量站每分钟雨量的关系,可以识别γ中尺度对流性强降水,提前35~40分钟预测雨强峰值的到来;只有在有利的高低层系统配置下,局地地闪频数与雨强随时间的变化才有很好的相关性.
  • 摘要:利用加密自动气象站、天津MM5、NCEP 1°×1°的6小时分析资料以及多普勒雷达等资料,对2007年8月26日出现在天津东部地区的局地大暴雨进行了天气学、动力学诊断和中尺度分析.结果表明,暴雨是在大尺度环流形势由经向调整为纬向时期产生的,中低层西风槽、切变线以及地面中尺度辐合线是其主要影响系统;强降水的时空分布有明显的中尺度特征;暴雨区上空形成的斜升气流,有利于强雷暴云的稳定发展;地面偏东气流为暴雨区输送了大量的水汽;地面中尺度辐合线的存在和维持不仅增强了地面的辐合抬升,同时也是造成此次局地大暴雨的中尺度系统和触发条件.多普勒雷达图中明显的列车效应以及强回波伸展的高度与当天零度层高度的对应关系也是产生强降水的主要原因.
  • 摘要:利用常规气象资料、FY-2C静止卫星红外云图反演的TBB资料、多普勒雷达探测资料、欧洲中心和北京T213模式产品资料,对2007年8月发生在青海东部的罕见突发暴雨的环流背景、影响系统、降水过程中的TBB图像特征、雷达产品特征与天气系统、物理量场和降水强度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西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西南侧的持续偏南暖湿气流与西亚槽底部分裂的冷空气在青海东部地区上空交绥是这次暴雨形成的主因;中东高压和副热带高压之间的切变形成的中小尺度对流性云团导致降水分布的不均;高低层垂直速度、散度、涡度等物理量的合理配置是强降水出现的必备的动力条件.
  • 摘要:西南低涡是影响四川盆地及我国东部天气的重要中尺度系统,2007年7月17日前后发生在四川盆地东部和重庆的大暴雨过程就是许多此类强降水过程中的一个典型个例,研究其中尺度特征和数值模式预报能力对于提高此类灾害性天气预报准确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利用每小时一次的TBB资料、闪电资料、自动站雨量资料和常规观测资料对2007年7月16-20日发生在川渝地区的暴雨天气过程进行中尺度分析,特别是对影响这次降水过程的两个中尺度系统(高原低涡和西南低涡)及两者的相互作用进行了重点分析.结果表明:本次过程是高原涡和西南涡两个中尺度系统逐步耦合的结果,与上升气流相伴的强而深厚的正涡度柱是造成对流辐合体反复在相近区域生、消,暴雨反复在临近区域发生的重要因素之一;西南低涡环流中的三个中尺度云团系统(MCS)直接产生了本次暴雨过程的强降水,MCS的生消和青藏高原西部的对流云系具有翘翘板效应;利用闪电资料追踪对流降水的发生、移动具有一定的指示意义.
  • 摘要:2007年7月16-20日发生在四川盆地东部和重庆的大暴雨过程是中尺度系统活动引发降水过程的一个典型个例.本文在利用常规、遥感等多种观测资料对2007年7月16-20日的强降水过程进行分析,特别是对影响这次降水过程的两个中尺度系统(高原低涡和西南低涡)及两者的相互作用进行了重点分析基础上,对国家气象中心T213模式、成都区域气象中心GRAEPS模式、AREM模式、集合预报系统等多个数值预报系统对这次过程的降水与中尺度西南低涡形成与发展的预报能力及两者的关系进行分析评估,获得以下结论:1)T213模式、GRAEPS模式、AREM模式3个模式对这次过程的降水预报都不理想,降水量级预报偏弱;2)T213模式和GRAEPS模式未能有效地预报出西南低涡的发生发展;3)基于MM5的中尺度集合预报系统有效地预报出西南低涡的形成和维持,所以MM5对这次过程的降水量级预报与实况最为接近.
  • 摘要:应用常规观测资料和风云卫星、新一代雷达、闪电定位仪以及NCEP/NCAR再分析资料对2007年7月28-30日豫西卢氏县发生的历史罕见暴雨山洪诊断分析,表明:暴雨的主要天气系统低空急流和中低层切变线提供了有利于暴雨的热力、动力、水汽等环境场条件;湿位涡等参数对卢氏暴雨具有较好的预报性.卢氏暴雨是由β中尺度暴雨云团生成发展并长时间影响造成的.新一代雷达显示“列车效应”、暖平流S弯曲、南风急流和风速辐合、γ中尺度逆风区等典型强降水特征.卢氏闪电参数峰值出现时刻比降水峰值超前出现,对卢氏暴雨短时预警具有很好的指示意义.对强天气性质的探讨表明这次过程具有强的暖平流、深厚的湿层、较弱的垂直风切变,因此有明显的暴雨特征,最后从预报服务的角度进行了总结.
  • 摘要:本文利用实况观测资料、数值预报产品和非常规观测资料,对2007年6月13日柳州极端暴雨天气过程进行诊断分析,在孟加拉湾地区有风暴发展期间,东移加深的高原槽引导低涡切变线和地面弱冷空气影响广西,通过物理量和相似个例的对比,给出了柳州附近极端暴雨时间发生前12~24小时的天气系统的概念模型,并给出预报临界值.云图分析表明强降雨落区位于TBB梯度最大靠近冷空气一侧,雷达回波反射率有明显的“列车效应”,风廓线和基本速度显示在强降雨发生时低层风速几乎同时加大,强回波在低层风速轴的左侧.
  • 摘要:使用风云2号红外云图和TBB资料、地面加密自动站雨量和风的观测资料、NECP 1°×1°再分析资料,对造成河北中部区域性暴雨的MCC的云图特征、天气尺度环境场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构成MCC的α中尺度对流云团,在其成熟时期,在均匀的α中尺度砧状系统中,仍有2~3个β中尺度的对流活动;MCC发生、发展在对流层中层的短波槽、高低空急流有利配置以及大气层结为中性或弱对流不稳定的环境条件下,并且暖湿平流成为其发生、发展的主要强迫因子;MCC成熟时期在对流层低层(750 hPa以下)和近地面层为弱的反气旋式辐散环流,在对流层中层(750~400 hPa)为气旋式辐合环流,在对流层高层(400 hPa以上)为反气旋式辐散环流.
  • 摘要:利用常规和非常规资料对2007年7月7-9日江苏的一次特大暴雨过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这次特大暴雨是在典型梅雨的有利环境背景形势下,由梅雨锋上的中尺度对流系统造成的,地面静止锋上低压活动、低层切变线及西南低空急流与这次特大暴雨过程有着密切的关系.暴雨区上空锋生区的前方,锋生对地面和低层静止锋起维持作用,有利于降水时间的增长.在静止锋上有多个低压中心东移,并呈现重力惯性波的特征,波列的低谷带分别对应强降水.梅雨锋区低层有暖湿气流流入,高层有干冷气流流入而产生对流不稳定.假相当位温等值线垂直于地面、垂直涡度达最大值时,对应降水的最大时段.暴雨过程中水汽的快速集中主要是通过局地风场的辐合,低层充沛的水汽则通过气旋性涡度柱中的强上升气流输送到对流层的中高层.
  • 摘要:为了考察T213-SSI同化全球ATOVS卫星辐射率微波资料在极端暴雨事件预报中的应用效果和能力,评估和分析卫星资料的应用对极端暴雨事件预报效果的影响,本文利用T213一SSI准业务同化系统,对于2007年7月16-19日的川渝地区暴雨过程进行了模拟分析.此次暴雨过程致灾严重,同时是一次预报难度很大的、西风带系统调整下的转折性天气过程,非常值得研究.文中共开展了3组模拟试验,分别使用了不同时段的不同资料:第一组试验只同化常规资料;第二组试验连续同化10天常规资料和卫星微波资料,第三组试验只同化一个时次、分别使用常规资料和不同波段微波资料(AMSUA和AMSUB).结果表明:1)仅同化一次卫星资料的暴雨预报不及连续同化10天卫星资料的效果好,说明卫星资料的使用需要有较长时间的累积才能产生较好效果;2)卫星资料的长期使用可以改进大尺度环境场,使得暴雨天气过程的直接影响系统更接近实际;3)AMSUA资料对温度场的调整有较大贡献,AMSUB资料对湿度场也有较为明显的影响.
  • 摘要:超强台风“韦帕”是2007年登陆中国大陆最强的台风,它具有发展迅速、强度强、范围大、风大雨强等特点.由于中央领导高度重视防台减灾工作,多次做出重要批示;中国气象局党组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领导的批示精神,及时启动防台风灾害应急预案;中国气象局坚持科学发展观和坚持公共气象的发展方向,采取了一系列的科学措施,努力提高预报预测准确率和服务水平;中央气象台密切关注台风的变化情况,提前40多小时准确地预报了“韦帕”的登陆时间和地点;中央气象台加强对福建、浙江、上海、江苏、安徽和山东等省(市)气象部门的预报服务指导和信息沟通,做到上下联动、加强指导,提供全方位的预报预警等,使得这次防台减灾取得了明显的效果.通过此次服务,我们得到了做好防御台风应急管理的几点体会:(1)党政领导坚强有力的应急指挥,是取得防台减灾胜利的首要因素.(2)成功的气象预警服务,为有效防台应急处置赢得了主动.(3)快速的气象信息传递,是取得防台减灾胜利的基础.
  • 摘要:文章总结了2007年全国灾害性天气预报技术研讨会议的主要内容,针对灾害性天气预报技术、如何提高天气预报准确率、如何增强公共气象服务能力分别进行了探讨。
  • 摘要:世界气象组织(WMO)最新规定,对流天气临近预报是指对未来0~6小时的对流天气系统及其所伴随的灾害性天气的发生、发展、演变和消亡的预报.临近预报技术是在20世纪60-70年代在外推雷达回波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近十多年来,随着天气雷达技术和数值模式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强对流天气临近预报技术的研究进展很快.在当今国际上,发展出了许多先进的应用于业务的临近预报系统,对灾害性强天气的临近预报和预警起到了积极作用.文章介绍了对流天气临近预报技术的各项业务,对各项业务的优势特点以及应用分别进行了概述。
  • 摘要:2007年7月3日0840-1000 UTC先后在安徽天长一江苏高邮和江苏兴化等局部地区发生了多个龙卷风,成为本年度的极端天气事件之一.利用高频次的FY-2C、2D等静止气象卫星资料、南京站多普勒天气雷达资料和常规天气资料对这次龙卷风天气系统的活动与演变进行了分析,得到以下认识:叠加在梅雨锋切变线上的高空短波槽的槽线及槽后为强干冷空气平流且与低空暖湿平流在垂直方向叠合并与200 hPa青藏高压东西向脊线北侧的辐散场重合,为强对流天气系统的发展提供了动力和热力条件;0400 UTC之后,在鄂豫皖苏交界区形成了两条中尺度对流云带.一条是与梅雨锋切变线相对应的弱对流云带,另一条是位于其南面的在上述干冷空气前沿迅速发展的飑线云带;切变线弱对流云带整体缓慢向南移动,构成云带的对流云块沿着云带缓慢向东移动.强对流飑线云带则由西西北向东东南方向移动,构成飑线云带的强对流云团则沿着云带由西西南向东东北方向移动.龙卷风就发生在上述组成两条中尺度对流云带的云团相交合并处,且以组成飑线云带的强对流云团为主.
  • 摘要:使用常规气象观测资料以及NCEP的1°×1°的分析资料对2007年6月7-10日广东东部和珠江三角洲地区出现的持续性暴雨过程进行了天气学分析,并使用局地经向环流线性诊断模式对这次过程进行模拟诊断.结果表明:这次过程是在亚洲中高纬度稳定的两槽一脊的环流形势下,先后受从华东沿海南下冷空气和受从西南地区不断东南移短波槽和低涡引导南下的冷空气影响,在华南北部形成稳定的有利于水汽辐合和雨带维持的锋面低槽和低空切变线;热带低空急流为这次暴雨过程提供了充足的水汽条件,孟加拉湾的西南急流和副高西侧南海西南气流是两支主要水汽输送带;此次暴雨与其上空中低层正(负)、高层负(正)的垂直螺旋度(散度)变化密切相关;中高纬度和低纬度系统共同影响以及暴雨区高层和低层动力热力条件配合,使得局地经向环流异常,造成了此次持续性强降水;在各个动力和热力因子中,潜热加热作用对这次暴雨过程贡献最大,此外反映西风急流和斜压槽活动的西风动量平流以及反映北方弱冷空气作用的水平温度平流也有一定的作用.
  • 摘要:对2007年7月17日天山北坡出现的特大暴雨过程的诊断分析表明,暴雨发生在南压高压呈双体型、中亚低值系统在天山北坡东段稳定维持的环流背景下.在层结稳定的条件下,沿天山两侧的强东西风切变组织了系统性的强上升运动、低层向山的偏北气流与天山北坡向北开口的喇叭口地形产生的辐合上升为暴雨过程增幅.暴雨区与低层辐合高层辐散的气旋性涡柱区相对应.来自孟加拉湾沿高原东侧偏南气流北上的水汽,通过中高层的西南气流和低空的偏东气流两条路径输送到暴雨区.高位涡异常与暴雨的发生关系密切.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