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文会议>其他>2008年海峡两岸气象科学技术研讨会
2008年海峡两岸气象科学技术研讨会

2008年海峡两岸气象科学技术研讨会

  • 召开年:2008
  • 召开地:北京
  • 出版时间: 2008-11-18

主办单位:中国气象学会

会议文集:2008年海峡两岸气象科学技术研讨会论文集

会议论文
全选(0
  • 摘要:利用双星云顶亮温、地面自动站、Doppler雷达、Profile垂直风廓线、闪电定位和加密探空等多种观测资料,对2008年北京残奥会期间9月7日凌晨的一次雷暴过程进行详细的天气尺度和中尺度分析,并讨论各种类型观测资料对北京强对流天气的表现和预报能力。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天气背景分析显示,本次强对流过程是在北京处于200 hPa急流轴右后部、850 hPa暖切变南侧的西南气流里和地面暖湿空气输送的有利形势下发展的;(2)1小时间隔的加密观测降水资料较好地反映出此次过程的中尺度雨团演变特征;(3)双星云顶亮温资料分析显示,高原槽前中尺度对流系统东移再发展是造成此次北京强降水的主要原因;(4)加密探空资料及时捕捉到强对流发生前北京整层大气的变化,不稳定能量的增加、自由对流高度的下降、低层暖湿空气的流入以及垂直风切变的存在都有利于对流的发展;(5)Doppler雷达回波显示本次过程中有3个产生闪电和强降水的主要对流系统活动,其中2个从河北移入北京地区经历发展、衰弱、消亡(或再发展)的过程,另一个直接在北部生成经历发展、合并、移出的过程;(6)统计分析闪电资料,表明本次雷暴以负闪为主,其时空活动与雷达回波强度有较好对应关系;(7)自动站观测风场和风廓线资料清楚显示地面辐合线、阵风锋、边界层扰动是对流系统生成和发展的主要触发机制;(8)自动站观测温度场和海平面气压场展示了城市热岛在地面辐合线形成过程中的作用。
  • 摘要:集合预报技术是减小初始条件不确定性与模式不确定性对数值预报结果影响的有效方法,这一技术在中期天气预报和短期气候预测中已得到成功应用和发展,在短期天气预报中也得到了应用。近10年来,对于热带地区的集合预报研究逐步增多,但把集合预报的概念和技术应用在台风路径和强度预报上,仍处于初级阶段。rn 上海台风研究所从2005年开始开展集合预报研究,已先后建立了基于MM5模式的中尺度区域集合预报系统,供日常天气预报使用;同时也开展了台风路径和强度的集合预报试验。从2006年开始,台风集合预报试验多在GRAPES-TCM模式上开展,此模式作为上海台风所业务预报模式,自业务化至今,其预报性能稳定,基于此构建起区域台风集合预报系统。该系统目前能实时给预报员提供集合预报信息,其设计主要分三部分:针对台风的初始场处理、集合扰动处理和集合后处理。初始资料和侧边界资料由美国AVN全球谱模式提供,如果初始涡旋强度不够,则人为加入bogus涡旋,考虑台风初始定位对预报的影响,利用实时台风观测信息,对涡旋的初始位置进行涡旋重定位处理,并利用模式自身的约束,利用配置时间产生最后作为预报所用的初始涡旋;集合成员的初始扰动,选用BGM方案,利用台风模式本身进行增长模的培植,在培植过程中,考虑台风发生发展过程中涡旋和环境场的相互作用,对涡旋和环境场分别进行扰动,进行未来72小时的预报,提供集合成员路径,集合袭击概率,成员路径散点图以及其他一些集合产品。rn 从该系统的预报效果看,通过检验:集合预报相对于单一的确定性预报具有一定的优势。特别是几个较有特点的台风,如对于预报近乎失效的登陆台风——"风神";2008年的第一个超强台风——"森拉克";同时从台风"韦帕"的登陆点预报中,讨论集合预报所提供的不确定性的信息为预报员提供了一定的指示作用。并且在预报过程中,可以看到针对台风业务预报中的难点:初始涡旋的生成和移向、台风登陆点的把握以及对移速的把握,集合预报相对于单一的确定性预报,表现出了一定的潜力。
  • 摘要:应用中尺度非静力模式MM5V3,采用三层双向嵌套技术,模拟了京津冀地区秋冬季温度场和风速场等边界层特征量及其变化特征。模拟结果表明:(1)在弱天气系统控制下,该地区大气边界层中可同时存在海陆风、山谷风和"城市热岛"环流,同时三者还存在明显的耦合效应;(2)海陆风环流极盛时可深入陆地200 km左右,山谷风环流的影响最大可覆盖北京区域内的平原地区,而"城市热岛"环流则发生在城市中心几十千米范围内,并对前两个环流起明显的削弱作用;(3)三者的演化均存在日变化特征,且前两者的相位相差约6 h;(4)上述3种环流的耦合结果使一年内京津冀地区边界层环流形势大致可分成春夏型与秋冬型,在一天内又可分为凌晨至上午的平原风和下午至深夜的山地风;(5)上述3种环流的耦合在该地区西北部山地与平原的交接地带形成一条大致沿地形等高线走向的风场辐合带,即所谓的污染物汇聚带。这条水平风辐合带几乎常年存在,其下端一直向西南方向延伸直到和另一条平行于太行山走向的水平风辐合带汇合,从而对北京地区大气污染物的积聚与输运可能产生重要影响。
  • 摘要:为充分发挥多普勒天气雷达网的联网观测优势,依托已有的科研成果,开发了多普勒天气雷达三维数字组网软件系统。文中介绍了该系统的整体设计、系统框架、主要功能模块、数据处理流程和相关算法,分析了系统性能,组网结果的实用性、可靠性,讨论了实际应用中影响组网效果的两个重要因素。业务运行测试及实例分析表明:(1)该系统运行稳定。(2)在微机上可实现约15部雷达,频率为6分钟左右的高时间频率的三维组网。(3)算法合理,组网结果可靠。(4)为中小尺度天气分析提供了便利,为临近预报开发等工作提供了数据基础。(5)有必要对软件系统进行升级,以便更满足应用需求,提高组网结果质量。
  • 摘要:依据四川区域的泥石流灾害个例、地形坡度、海拔高度、地质灾害危险度等资料,进行统计分析,构造出泥石流灾害危险系数;分析泥石流的发生与降水量的关系表明,临近时期两天的综合降水量与泥石流的发生关系密切,而雨强是泥石流发生的关键因素。在此基础上,根据综合雨量和泥石流灾害危险系数构造统计量,进而判定泥石流发生的临界判别统计量,对2004、2005年已发生泥石流个例进行试验表明,临界判别统计量对泥石流发生与否具有指示意义。
  • 摘要:本文利用1958-2007年北京首都机场夏季雷暴逐日统计资料,分析了50年来首都机场夏季雷暴气候的时间分布特征,并使用小波分析方法研究了首都机场雷暴的年际和年代际变化规律。结果表明:近50年来,首都机场雷暴分布存在比较明显的日变化规律,雷暴日数总体呈下降趋势,尤其是7、8月的雷暴日数下降最为明显;首都机场夏季雷暴日数存在明显的1-2年、4-6年和准10年的周期性振荡规律,其中1-2年周期的振荡最为显著,准10年的周期性振荡也比较明显。
  • 摘要:风云三号(简称FY-3)是我国第二代极地轨道气象卫星系列。它的第一颗星—风云三号A星(FY-3A)于2008年5月27日11时02分33秒在山西太原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rn 新一代极轨系列卫星主要是实现全球、全天候、三维、定量、多光谱遥感,以满足现代气象业务,特别是数值天气预报业务的发展,同时监测大范围气象及其衍生自然灾害和生态环境变化,为研究全球气候变化规律,进行气候诊断和预测提供地球物理参数,为农业、林业、牧业、海洋、水文等多领域提供服务。rn FY-3A携带11个仪器,其观测数据通过星-地链路进入地面接收站,并在数据处理和服务中心(国家卫星气象中心)汇集。在强大的计算机和网络支撑下,利用科学算法对仪器遥感数据进行处理,生成各类产品,提供给用户使用。
  • 摘要:利用常规观测资料、卫星云图资料和NCEP 1°×1°逐6小时分析资料,对2008年9月22-26日发生在四川汶川地震灾区及其周边地区的连续性暴雨天气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这次连续的暴雨事件可以分为2次过程:第1次过程(22-24日)主要是稳定维持的副热带高压边缘的热力对流降水,大气不稳定能量很强,中层的弱冷空气侵入导致短时强降雨;而第2次过程(25-26日)为副热带高压东退复又西进过程中的锋面稳定性降水,大气为中性或稳定层结,但低空急流和动力抬升条件明显优于第2次过程。两次过程在水汽条件、不稳定条件和抬升机制等方面均有一定差异,而这些差异与副热带高压的状态变化有密切联系。
  • 摘要:近年来由于新一代都卜勒雷达(NEXRAD)具备了长距离观测之特性,可对接近陆地的台风提供高时空分辨率的观测数据。随着计算机的快速发展,其所收集的数据,也成为学术单位研究登陆台风风雨分布特征的主要数据来源。台湾自1987年开始架设第一部C波段都卜勒雷达开始,至今已包括S波段和C波段高分辨率长距离之都卜勒雷达共有七座作业用和一座大学研究用都卜勒雷达,这些都卜勒雷达构成一个密集观测雷达网,其观测距离最远达460km。有效利用雷达网的观测数据,将可以大幅提升台湾近海与本岛剧烈天气预警的功能。rn 本文针对台风降雨关系型数据库查询系统雏型以及在台风降雨气候模式改善之应用进行说明,透过都卜勒雷达数据分析登陆台风降雨特征因子及台风降雨壮度因子,并将之融人台风降雨气候模式中,此种作法初步成果显示对台风定量降水估计与预报的能力有显著改善,并说明如何利用都卜勒风场数据,进行台风侵台时之风场结构特征分析,藉以了解台风临台时强度和大小的演变,利用台风临台时强度与大小的参数配合原先之降雨壮度值,作为修正系数的订定的基础,并建立台风临台时风雨分布概念模式。
  • 摘要:台湾位于北太平洋西部台风生成后主要的移行路径上,每年平均有3-5个台风侵袭并造成灾害。7-9月为台湾的台风季,在这三个月中平均每个月有将近一个台风侵袭台湾地区。过去十多年来,每年台风为台湾带来全年总降量50%以上的贡献,却也带来平均一年一百亿以上的损失。因此气象局将每年的台风预报视为重点的工作之一。不论是过去几年建立全岛更密集的自动气象站及雨量站观测网,还是近十多年来所建构的环岛气象雷达观测网,都是为了在类似台风这一类特殊剧烈天气接近台湾时能提供更加详细及实时的观测信息以利分析。rn 本文是将近几年来气象局在建构这些观测网及推动大型观测计划之后,所观测到的台风现象稍做整理并作了简单的介绍,阐述了观测网的功能,探讨了有关台风的移行路径,浅谈了观测到有关台风结构的变化。
  • 摘要:本文介绍了气象工作者应认知新闻媒体的特性和需求,阐述了气象人必须让新闻工作者获得的气象基本常识,探讨了气象单位和从业人员如何满足媒体人的需求,指出气象预报的主观与客观性必须让媒体人有所认知。
  • 摘要:台风是自然界最具破坏力的天气系统,也是台湾最重要的灾害天气,但其所带来的雨量亦是台湾地区最重要的水资源之一。然而,在1995年,许多台风过门而不入,并未带来足够的降水,使得全省水库贮水量持续下降,因此造成缺水及限水的问题,从而严重影响农耕及经济民生。另一方面,1995年的赖恩台风于9月22日掠过恒春半岛外海,因为路径预报的轻微误差以及暴风半径的减小,使台湾大部分地区民众度过一个少风、少雨的台风假日。而1996年的贺伯台风,虽然台北市公园路64号对台风路径的预报相当不错,但因雨量过大及防灾体系运作并未落实,台湾仍承受了近年来最大的天然灾害,本文将探讨以台风涡旋移置技术改进WRF模式台风涡旋初始化流程,并评估其效益。
  • 摘要:观测显示,台湾东至东南方近海,常有窄而长之线状对流出现.此类对流窄带较常见于初夏与冬季,多于夜间形成发展,其走向大致与海岸线平行,距岸约15-50 km,宽度则约仅5-10 km。其形成之环境条件并非伴随锋面,而是当环境盛行东北至偏南之向岸风,而台湾东南沿岸出现西北至西南之离岸风时。因此,夜间之局部环流,例如陆风或山风所产生之离岸流,在低层与向岸盛行气流间所产生的辐合,极可能为近海线状对流形成的原因。但因海上观测资料缺乏,其确切的成因与详细的维持与演变之过程,尚无完整的了解与定论。rn 本研究使用日本名古屋大学发展的云解析风暴模式(简称CReSS模式),针对1998年5月14-15日夜间,发生于台湾东南方近海的线状对流个案进行高分辨率模拟。此个案出现于梅雨季内,且已有学者对其进行过雷达之观测分析研究,可用以验证模式结果。为达到高分辨率,本文先以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ECMWF)每6 h之0.5°×0.5°经纬网格分析资料,作为初始场与边界条件,以10 km之水平分辨率(垂直向共60层)模拟个案前后台湾与邻近地区之大气演变,再以10 km之模式结果作为初始与边界条件,进行2 km分辨率之仿真,以充分解析局部环流之变化。最后,以2 km之结果作为初始与边界条件,进行14-15日夜间时段0.5 km之高分辨率模拟。此时,CReSS模式可成功仿真出线状对流的形成,并持续发展与演变直到晨间,与雷达观测之结果相似。rn 仿真结果显示,5月14日时,环境低层为偏弱之南南东风。由于台湾东部海岸山脉的阻挡效应,近地层出现厚度约仅300 m之离岸流,并在近海与向岸之盛行气流产生微弱的辐合带,在日间即已持续出现。入夜后,浅薄的离岸流因山风(与陆风)出现而获得增强,在近地层强迫出较强的辐合与上升运动,最后得以达到自由对流而释放不稳定度,并形成对流窄带。线状对流产生后,伴随降水的下冲流在近地层造成辐散外流,其前缘随时间向左右两侧移动,并产生新的辐合带。沿着新辐合带,特别是东侧、即冷下冲外流与盛行风辐合者,则又激发出新的对流胞。如此反复激发消长,不断有新的对流胞在台湾东南方近海生成又消散,直到15日晨间,对流活动始逐渐趋缓平息。
  • 摘要:台湾位于西太平洋台风的主要侵袭路径上,平均每年约3-4个台风影响到台湾区域。台风伴随的强风不只威胁人民的生命安全,伴随的豪雨常造成更重大的淹水或坡地灾害。根据统计,每年因台风所造成的经济损失约新台币200亿元。于5、6月间常受梅雨锋面滞留影响,不同尺度对流系统于短时间内出现大量降雨,造成民众伤亡以及重大的经济损失;以2005年0612豪雨为例,几天内部份地区降雨已达到1000 mm以上,也造成台湾西南部及中部地区严重淹水。近年来工商业发展与土地开发,瞬间豪雨造成的灾害有逐年增加趋势。因此,如何减轻台洪所带来的灾害已成为重要的课题。本文介绍了应变作业之变革,阐述了气象信息之应用。
  • 摘要:2008年1月中国南方发生的低温、雨雪、冰冻灾害不是一个局地或地区性现象,它是同期发生的亚洲大范围冰雪灾害链中的一环,在影响范围和灾害程度上是最严重的一环,它有3个主要特征:(1)降雪、冻雨和降雨3种天气并存,冻雨是导致南方致灾的主要原因;(2)低温、雨雪、冻雨天气强度大,根据中国国家气候中心和南方各省气象部门的统计及分析,有8项气象要素打破同期中国历史记录;(3)低温、雨雪、冰冻天气持续时间长,破历史记录。这次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形成的原因不是单一的,是多种因素在同一时段,同一地区相互配合和迭加的结果,其中La Nina事件是灾害发生的气候背景,它为雨雪冰冻天气提供了冷空气侵袭中国南方的前提条件;欧亚大气环流异常持续性是造成冷空气不断侵袭中国南方的直接原因;孟加拉湾和南海地区暖湿气流的北上是大范围冻雨和降雪形成并持续在中国南方的必要条件。
  • 摘要:影响台湾气候的环境因素有大范围之大气环流,局部地区之地方性对流与热平衡,以及中尺度移动性之锋面与热带气旋活动。本文将从时间序列上比较近10、30年或百年的台湾气候变化,分季了解现象的强弱,依气象站所在位置,探讨南与北或东与西地理性差异,并从都市化程度比较都会区与市镇区,山地与离岛,海面与陆地气温之差异。并假设气候变化是为许多正弦波的组合,期望藉由自相关系数分析,推估未来气候变化之可能趋势。
  • 摘要:本文详细分析了B08FDP项目对探测数据的传输技术、数据监控与分发机制、组网雷达时间同步观测与基数据实时传输、数据格式等方面的需求。在此基础上,根据短时临近预报的原理及技术特点,建立了北京奥运短时临近预报数据快速收集处理系统并已投入业务运行。该系统实现了组网雷达时间同步观测和基数据实时传输、基于消息驱动的数据实时监控和分发等功能,很好地满足了北京2008年奥运FDP项目对数据预处理业务需求。
  • 摘要:2008年8月10日奥运会开幕式以来的首场降雨,对按照日程安排正在进行比赛的网球、射箭和赛艇等赛事的顺利进行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北京市奥运气象服务中心服务团队采取滚动天气会商,跟进式服务方案,为奥组委提供了准确的精细化预报。竞赛组织者对赛事进行了调整,网球上午单元未完成的11场比赛和原定17:00开始的下午单元26场延期;依据预报的降雨空隙,射箭女子团体决赛顺利完成;依据16:50预报的未来半小时将有雷雨出现,赛艇赛事组织终止了17:30后的四组比赛,避开了雷暴天气的影响。竞赛指挥中心对气象服务给予了高度评价。预报员也深刻体会到提高短时临近预报准确率、做好短时临近预报服务的重要性。
  • 摘要:通过对1991-2003年四川省汶川大地震重灾区的泥石流、滑坡等山地灾害的终初日、时空分布及其与降水的关系的分析,还对这次大地震造成堰塞湖的滑坡面积进行了统计分析。得出了四川省汶川大地震重灾区的泥石流、滑坡的时空分布、多发时段与集中发生时段、终初日和出现地点、泥石流、滑坡与当日雨量降水与前期降水的关系等特征方面新的认识。指出了大地震造成堰塞湖的滑坡面易发生群发性泥石流、滑坡等山地灾害的严重隐患。从而为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 摘要:气象卫星在2008年南方雨雪冰冻灾害监测预报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为天气预报部门、决策服务部门以及各级领导提供了大量有关降雪天气预报、受灾区积雪覆盖范围等方面的遥感监测信息,为制定抗灾、救灾提供了重要依据。以风云二号C、D星为代表的静止气象卫星,对预报降水的位置、强度以及降水累计评估方面提供了大量的预报素材和观测资料。风云二号气象卫星的水汽和红外通道云导风产品结合水汽通道图像,用于分析对流层顶动力干带的移动和未来可能的位置,是短临预报中预报降水位置、强度的重要资料;等效黑体辐射亮温产品用于分析降水云系云顶的发展位置和移动;云相态分析产品为南方冻雨落区预报提供了判断依据。同时,极轨气象卫星在此次灾害中提供了大量积雪监测信息,其中积雪覆盖信息可以直接反映受灾地区的范围,积雪厚度信息可反映受灾程度,连续时次的积雪监测信息还可反映积雪的动态变化。
  • 摘要:由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LAGEO实验室研制和开发的地基全天空成像仪可实现地基全天空自动化观测,所记录的是可见光红、绿、蓝三波段彩色灰度值图像。本文首先对全天空成像仪及相关标定试验进行说明与介绍,以标定参数为基础并结合全天空仪器成像原理提出了一个由可见光灰度图像反演天空辐亮度分布的算式算法。文章后一部分则利用大气物理研究所香河观测站(39.75°N,116.96°E)同时观测的全天空成像仪以及CIMEL光度计数据,对该反演算式进行检验和比对。对比结果表明,用所提出的算法进行天空辐亮度分布反演可行,该算法在灰度图像与天空辐亮度之间建立了联系,将有利于观测图像数据与数值模式模拟工作的相互对比和验证,有利于观测图像数据在模式研究中的应用。
  • 摘要:通过风云2-C红外云图、高分辨率的可见光云图、全国中尺度自动站和济南自动站及雷达等非常规的资料分析,表明了造成这次范围较广、强度较强的持续拉长状对流系统(PECS)先后由7个对流单体复合而成;在PECS发展最旺盛的阶段,内部包含着3-5个孤立的上冲云顶较高的β尺度的对流单体;PECS是由减弱的MCC尾部的残留部分所产生的外流与冷锋的相互作用触发的,引起了锲状云团的发生发展;商河强降水由云团合并引起,并出现云线,而济南强降水则是下泄气流与暖湿的环境大气之间形成阵风锋与冷锋相互作用引发深对流引起的;地面上雷暴高压的前沿对应线对流,雷达回波也清楚得揭示了济南强降水是外流边界与原来的对流雨带合并后产生的,降水最强时有3个γ尺度单体;地面阵风锋距离雷达中心约40 km,高度大约在1000 m,地面阵风锋的径向速度10-15 m/s。
  • 摘要:台湾地处全球季风最显着的地区之一,地形特殊,天气多变。东部山高平原少,尤以花莲地区为最。花莲西倚中央山脉,与台中、南投、高雄三县为界,交界处与县境内,高山耸立,三千公尺以上之山峰约四十座;如毕禄山(3370公尺)、屏风山(3248公尺)、奇莱北锋(3607公尺)、立雾主山(3069公尺)、太鲁阁大山(3282公尺)等,南有高千余公尺海岸山脉,北接宜兰,南衔台东,东临太平洋,离岸约200公里至300公里之洋面,有黑潮经过,是一股北行的暖洋流,最大流速约3至5节(哩/小时),对花莲地区气温有增暖的效应,夏秋时,对行经东部之台风的发展有相当大的帮助,往往使接近或经过台湾东部附近的台风,威力增强,发生更大的豪雨,酿成严重的灾害。本文介绍了灾害性天气之定义,阐述了花莲地区灾害性天气的情况。
  • 摘要:地球上的水资源总量中有97.5%是海水,淡水只占2.5%.在淡水水资源中,绝大部分为极地冰山、高山冰河和地下水,适合人类使用的水资源非常有限。台湾四面环海,水资源受天候、纬度与地形因素影响,具有高度不确定性,不仅季节性之雨量丰枯分布不均匀,又因地形之地势陡峭,水资源蓄积不易,造成水资源运用日益困难。世界各地平均每年降水量约973毫米,每人每年可分配之降水量约2.2万吨,近年来在台湾随着人口持续成长,产业结构改变,水资源已面临(缺水)临界点,对于国家未来经济发展形成瓶颈,亦对台湾永续发展形成障碍。又随着全球人口与产业的发展,水资源将日益匮乏,因此,最近十余年联合国和国际会议都持续关注水方面的议题。在全世界都关心水资源的情况下,气象在台湾水文之应用的课题就日益重要而殷切了。
  • 摘要:早期利用卫星观测地表的各种活动与分布,仅利用单一频道的可见光或宽带的红外线数据,无法更为精确地侦测地表差异的变化。1990年代,利用卫星多波段、窄频带的特性,观测大气、海洋与地表等特性的研究,已取得重大的进展。因此,利用卫星不同频道的亮度温度偏差之分裂窗口(Split window)分析技术,可侦测各种性质表面所反应的辐射差异特性,并且可提供天气分析人员,了解各种性质表面的特征,更进一步应用卫星多频道数据将可产生雾区与各种云分类等衍生产品,以增进卫星影像分析人员对天气系统的分析能力。本文介绍了卫星多频道的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对卫星各频道的数据进行了分析,探讨了气象站总云量与卫星估计云量,阐述了未来的工作内容。
  • 摘要:"中央气象局"从1972年开始在台北与日月潭两站进行雨水的酸碱度值(pH值)检测工作,尔后陆续增加监测地点,目前台澎金马共有17个气象站从事此项量测业务。rn 根据近10年雨水酸碱度值数据分析显示,台湾本岛北部、东北部地区雨水较酸,其它地区则较不酸,雨水pH值有明显的地理分布.金门、马祖两气象站于2004年3月起开始进行雨水pH值资料搜集,金马地区雨水pH值有偏低的现象,尤其是马祖地区。另外由数据也显示,就大多数地区而言,冬季雨水最酸,而夏季雨水较不酸,有显著的季节性变化。rn "中央气象局"开始进行酸雨检测作业以来,为与地面观测作业配合,均采取开放式的混沉降采样方式,但自1994年起为有效提升酸雨数据之质量,并考虑与现今学术界相关研究同步,遂更新设备,将雨水采样方式由混沉降改为湿沉降。变更采样方式后,发现有部分测站雨水pH值有降低的趋势,尤其是北部及东北部地区特别明显,另有部分测站的雨水pH值则有升高的趋势。造成此现象的原因为采样方式不同所致或为其它因素影响,值得进一步观察与探讨。
  • 摘要:根据1884年至今登陆我国的台风资料,得出2008年4月18日登陆海南的台风"浣熊"创下我国初台日的百年最早记录。进一步分析表明,近百年我国初台日序列存在显著的3-6年周期,表现出与ENSO事件的内在联系。热带洋面的El Ni(n)o状态多对应偏晚的初台日,La Nina状态多对应偏早的初台日。20世纪70年代中期至今,初台日有明显的年代际变化特征,2006和2008年的偏早初台日可能标志着我国进入了又一个初台日偏早期。在近百年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我国初台日并未表现出提前或推迟的长期趋势。2008年异常偏早的初台日应与目前尚未结束的La Nina事件以及年代际变化的负位相有关,同期副高脊线位置的异常偏北则是台风"浣熊"在如此早的时间登陆我国的直接原因。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