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文会议>其他>“关注气候变化:挑战、机遇与行动”论坛
“关注气候变化:挑战、机遇与行动”论坛

“关注气候变化:挑战、机遇与行动”论坛

  • 召开年:2009
  • 召开地:北京
  • 出版时间: 2009-09-08

主办单位:全国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家气候委员会;中国气象局

会议文集:“关注气候变化:挑战、机遇与行动”论坛论文集

会议论文
全选(0
  • 摘要:文章介绍了江西省气候变化情况和温室气体排放情况,提出江西省为应对气候变化,加强了应对气候变化方面的法制建设;规划实施了重大生态工程;提高了森林覆盖,增加了碳汇功能;提高了经济总量,优化了经济结构;改善了能源结构;加强了组织领导,建立了健全机构;加强了科普、宣传、教育,提高了公众参与;拓宽了筹资渠道,开展了科学研究;争取了国家试点,发展了低碳经济。最终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 摘要:中国通过引进国外煤层气地面开采技术,在不同地区开展了煤层气地面开发试验。经过十余年发展,中国煤层气地面开发取得了可喜的进展。2008年,全国建成地面煤层气产能20亿m3,煤层气产量约5亿m3,共钻探各类煤层气井约3400口,获得探明储量1340亿m3。在国际合作上,中国通过CDM项目开发和甲烷市场化伙伴计划,减少了温室气体减排。
  • 摘要:中国的国情、发展阶段和能源结构决定了碳捕集与封存技术(Carbon Capture and Storage,CCS)是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一项重要战略选择,也是全球碳捕集与封存最具潜力的市场;虽然该技术仍处于研发和示范阶段,但国内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业已积极行动,取得一定进展,中国CCS中心筹建的可行性研究也在进行之中;但目前CCS发展还面临着成本高,健康、安全和环境风险,法律法规,认识不足、源汇匹配、风险评价与监测等问题。提出CCS可作为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增加技术储备的一项战略选择。战略部署积极推广应用谨慎。CCS发展要与中国现阶段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各方面要能够承受的起。CCS的发展可积极利用国外资金和技术,开展国际合作。
  • 摘要:国际碳市场是温室气体减排项目融资的一个重要渠道,其由履约碳市场和自愿碳市场组成,其中的交易既包括基于项目的减排量交易,也包括纯粹的排放权交易.履约市场中交易的减排指标包括来自清洁发展机制(CDM)项目和联合履行(JI)项目的减排指标以及分配数量单位等。文章探讨了金融危机、《京都协定书》第一承诺期结束对国际碳市场的影响,提出了各项改革建议对发展中国家以及中国未来参与国际碳市场合作的影响,对2012年之后碳市场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 摘要:银行是社会成员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之源。银行的经济责任行为、社会责任行为和环境责任行为都密切地关联着银行自身的健康发展、银行与社会的和谐发展、银行与环境的协调发展。银行要切实关注气候变化、应对气候变化的挑战就需要将融资推动与社会责任有机地结合起来,实现“金融社会化、社会金融化”。具体包括:1、在经营活动中确立企业社会责任(金融社会化)。通过开展金融经济教育支援及地区奉献等各种社会活动,改变落后的资源消耗型生产方式,实现社会共同发展。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保护环境,“节约每一张纸、每一度电和每一吨水”,节约资源,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树立银行良好的社会形象。2、借助金融业务解决社会课题(社会金融化)。在投融资框架中加入气候变化、生态环境等相关要素,通过金融创新解决社会课题。将社会责任作为一种理念融入银行管理与金融产品的设计中,实现企业社会责任的商品化和社会责任投资。
  • 摘要:本文探讨了环境意识的概念,它在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中的地位和作用,公众要掌握的基础气候变化知识,提高公众环境意识的途径,分析了可以借鉴的成功案例等问题。
  • 摘要:最近的科学研究证明,气候变化与人的行为有密切的关系。从这个角度上讲,无论我们在采用技术缓解气候变化方面有多大进步,但是,最终和最有效的措施就是约束人的行为。但是,约束人的行为与人对气候的认知、理解和行为模式密切相关。如果说这个认识成立的话,那么,可以认为,这是一个科学问题与人们对其理解的关系问题。这就必定涉及到科学技术传播的问题。rn 笔者提出,科学传播的最新模式是公共参与。公众参与首先产生于欧洲丹麦。但是,在1989年共识会议制度开展了一段时间以后,这种模式转到了美国。后来在21世纪又在欧洲开展起来。欧盟成立以后,欧洲一体化的进程加快。科学技术的问题也由于社会属性和文化属性的复杂而需要进行统一认识。2001年12月4日欧盟发布了《科学与社会行动计划》,提出:第一,提高公众对科学技术的感兴趣程度和理解程度;第二,使科学技术政策更贴近公众的需要和利益;第三,所有的公共政策都要建立在科学研究的基础之上。共识会议制度在这个计划发布以后形成了广泛的公众参与科学模式。在各种议题的参与中,主要就是环境问题。而中国公众对环境意识的淡漠是阻碍公众参与的最大障碍。
  • 摘要:随着全球范围气候问题的日渐突显与严峻,普通公众对于气候问题的意识亦在不断变化。本报告通过大量的调查数据展现了近5年来,中国公众对于气候问题的意识行为状况及其变化情况,进而给出了启动公众良好意愿、促进公众环保行为的有效的动员策略。根据各项报告调查数据显示,公众对于环境与气候问题的关注度在近几年有明显加强,并且也在采取实际行动来支持环境改善与保护。在现阶段,政府在公共动员与传播上,仍扮演着重要角色。政府应充分利用广泛的传播渠道,设计良好的传播内容,以启动公众接受意愿,实现良好的公共宣传效果,最终推动公众的行为变化。rn 公众动员策略包括以下几个要点:向全社会传递有关气候变化的各种信息,唤起民众意识,促进民众行为;多种传播渠道启动年轻一代;注重感性传播,将大概念与人们日常生活相连:寻求最佳实践。借助各界力量,及时积累有效的公众动员最佳实践,指导政府部门、民间组织、工商企业等不同团体应对气候变化,使全社会走上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 摘要:气候变化已经成为当今世界最重要的议题,关系到人类的未来,已经成为全球最主要的政经议程。这就意味着,对于追逐新闻重要性的媒体而言,气候变化是一次不容错过的机会。而从媒体自身而言,这个话题不仅重要,而且资源丰富。世界各国对气候变化投入的研究力量和资源非常大,世界上随着气候变化产生了很多新的事务,另一方面,气候变化对脆弱地区的灾难性影响已经很明显,这就能够让媒体记者写出非常生动、非常有人性的故事。rn 气候变化不但对媒体的新闻报道是一个很好的机会,对于媒体作为一个产业也将有深刻的影响。从积极方面而言,气候变化对政治、社会和经济的重新调整也会给媒体经营带来很多新的机会。从媒体从业者个人而言,报道气候变化可以得到多方面的支持。但是,要想做好气候变化的相关报道,并不容易,有很多挑战,其中的挑战之一是需要寻求新的范式,很多话语体系实际上与以往是不一样的。例如,厘清节能与减排就是一个重要的工作。用理性的态度指导更多的气候变化工作很重要。对于媒体而言,就意味着关注的重点更应该放在那些与发展相关的事务上,而不仅仅是从事环保的公益活动。
  • 摘要:当前,全球正在经历一场“气候变化的觉醒”。气候变化不仅是个科学问题,还是一个人们普遍关注的社会问题,更是一个体现国家利益的政治问题,气候问题是观察当今社会、国家、全球发展的一个重要而又独特的视角和窗口。这意味着:大众传媒不能将气候问题简单化为一种自然现象、一场新闻事件,一种单纯科学问题,而应充分理解和传播气候问题背后的能源、环境、经济等关乎人类发展的重大问题。rn 应对气候变化,大众传媒的职责体现在三个方面:一、弘扬科学精神,以科学发展的理念与方法向大众传播气候变化的原因与规律。二是体现国家意志,向全世界阐明中国政府和人民对环境的重视、对气候变暖的关注,表达一个负责任的大国正在并将进一步为减排和保护环境所做的努力。三是彰显传媒主体性,发挥大众传媒的传播力、影响力,实现三种功能:传达—中国政府与人民应对“气候变暖”的态度与决心:展示—地方政府和企业关注气候、强化节能减排之成果:普及—环保理念、节能减排的生活方式。rn 应对气候变化,大众传媒应该是信息传播:以知情为核心的传播方式,具有动态性和伴随性;知识传播以洞悉为核心的传播方式,具有专业性与系统性;价值观传播:以认知为核心的传播方式,具有某种意识形态性,采取三种传播方式的立体构成。
  • 摘要: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建立可持续的发展模式已成为世人关注的焦点.企业作为生产经营活动主体,其每一个经营行为都会对外部环境带来直接的影响,因此应该是环境保护的主要参与者。笔者提出,环保是每个企业的社会责任,每一个企业都应自觉为环保尽一份力,需要全社会的参与,企业的环境管理会为企业带来持久的效益,并且环保不仅仅是口号,要将节约型经营理念深入到各个领域,将环保行为落实到每个细节,才能真正称得上“环保”。
  • 摘要:学校气象小组成立于2003年,同学们自己起名“彩虹气象站”,至今已有百余名同学参加了气象小组的活动,培养了众多的骨干成员,成为校园内一抹绚烂的彩虹.“彩虹气象站”成立后,得到北京市气象局、北京气象学会和海淀教委的指导与支持,开展了常规的气象观测活动和丰富多彩的气象科普活动。同学们通过“彩虹气象站”,做小小天气预报员的实践,学会了观测天气的基本方法和技能。增强了了解气象科学知识的意识,开阔了视界,培养了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和团结合作的团队精神。为学生在气象领域的学习与实践搭建平台,使学生有良好的气象科学素养。
  • 摘要:气候变化是当今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的全球性问题,已经成为各国未来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影响因素。国际社会包括发展中国家都为应对气候变化作出了不懈的努力。近期人们对气候变化的认识越来越多,国际上针对气候变化讨论的强度明显加大,一些国家和地区公布了减排的目标,后京都谈判也已启动。中国未来经济快速发展,实现低碳发展成为未来重要的社会经济发展途径。提出实现低能源需求和低碳经济的途径包括:调整经济到一个低能耗高效的产业结构;全面实现用能技术的先进化,通过多种政策措施大范围普及先进高效技术;全面合理发展可再生能源和核电,使它们在一次能源中的比重占据重要位置;全民参与,改变生活方式,寻求低碳排放的消费行为;发展低碳农业,增强森林覆盖和管理。这些对中国来讲,就是要优化产业结构,控制高耗能工业发展,减少和控制高耗能产品出口;争取在2025年左右中国工业的能源技术效率达到当时世界先进水平;大力发展使用的可再生能源技术,如风力发电、水电要进一步大规模普及,光热发电、光伏发电技术要进行接近商业利用的示范;全面大力发展核电,特别是着重第三代、第四代先进核电技术;大范围提高公众意识,使低碳生活方式成为普遍行为。
  • 摘要:面对气候变化,作为负责任的国有大型企业,神华也肩负着国家节能减排、发展低碳清洁能源的重任。为此提出了向规模化、大型化、集约化发展;实现煤炭资源分级、综合利用;实现能量合理回收、利用,提高系统能效;实现环境综合治理,发展循环经济,将污染物回收资源化,为C02减排处理创造条件,实现三废零排放等措施。具体为:煤炭板块提高采煤效率、提高回采率;提高发电效率,通过使用超临界和超超临界机组发电、采用精细化管控等;积极发展煤炭由高碳能源向低碳能源的清洁化转化技术;积极开发使用可再生资源等新能源;重视科研基础开发和技术储备;关注CO2的减排和重视CCS技术等。
  • 摘要:制定应对气候变化的技术战略,应当综合考虑、统筹兼顾不同的战略目标和约束条件,其中主要包括: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的目标;社会经济发展目标;以成本为核心的经济效率目标和以妥善处理收入分配影响为重点的社会公平目标;资源禀赋约束,安全条件约束等。建设低碳经济,是要付出代价的,也不是凭热情和主观愿望就可以任意达到有关目标的。需要精心筹划,合理设置战略目标、划分战略阶段并形成有效的体制和政策支持,确保充分的资金和人力资源投入,加强国际合作,要求发达国家为全球气候公益转让其先进环境有益技术。从现在起,就要采取行动,开发战略储备技术,示范接近成熟的技术,推广己经可得的技术,从而最大限度地控制温室气体排放,提高未来发展低碳经济的竞争力,保证全面实现社会经济发展和应对气候变化的目标。
  • 摘要:中国是世界上遭受气候变化不利影响较为严重的发展中国家之一,农业、水、生态系统和沿海地区都已遭受了并可能继续遭受气候变化的不利影响。中国学者研究表明,气候变化的不利影响会随着气候变化的加剧而逐步严重,但未来几十年内,还达不到不能承受和不可适应的地步。rn 已有观测还不能说明很多不利影响完全归因于气候变化,但可以表明继续变暖会造成明显的持续危害问题。rn 要避免越来越重的气候灾害,需要加强国际合作。立足受害者的立场,协调发展中国家的共同需求,把提高适应能力也当作帮助发达国家更容易实现温室气体减排的一种手段。rn 短期内要想确定一个稳定温室气体浓度的长期目标是有困难的。而从气候变化受害者的立场出发,从减少当前气候变化的危害出发,要求主要造成这些危害的发达国家立即率先采取实质性的行动,大幅度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即到2020年要在1990年的基础上至少减排25%-40%,并帮助发展中国家增强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帮助实现节能减排和发展新能源的目标,经过努力这是可以实现的。
  • 摘要:世界卫生组织(WHO)的世界气候模型(GCM)预测显示,2030年因气候变化引起的额外死亡危险度将增加2倍,其中疟疾、营养不良、腹泻等疾病死亡数将明显增加。在构建全国不同地区血吸虫病气候-传播模型基础上,预测未来全国血吸虫病流行区的向北扩散趋势,发现具有潜在流行区的覆盖人口约2100万人左右,而2030年和2050年血吸虫病潜在传播区域北移范围更大。为此,本文分析了气候变化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主要表现及途径rn,分析了对人类健康的影响与社会安全。提出要加强公共卫生服务与疾病控制能力建设,强化健康教育活动,改善人居条件与自然生态系统,提高与人类健康相关的适应对策实施力度。
  • 摘要:海洋力环境和生态环境受气候变化的显著影响,其变异会显著影响海上军事活动和海洋经济的开发及利用。rn 气候变化对中国沿海和海岸带的影响主要表现为中国沿海海平面不断上升,各种海洋灾害发生频率和严重程度持续增加,滨海湿地、珊瑚礁等生态系统的健康状况多呈恶化趋势。同时,气候变暖,海平面上升,海水温度上升,进而引起全球尺度的海洋动力环境变异全球海洋的变异,最后导致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和海洋灾害的加剧。rn 笔者提出,要大力开展海洋适应气候变化的技术研究,完善先关法规,加强气候变化的宏观管理,加强人才队伍建设、资金投入、提高公共意识,制定相关政策与措施,积极参与技术转让,推动政府白皮书的实施。
  • 摘要:2007年在印尼召开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十三次缔约方会议上谈判形成了“巴厘行动计划”。“巴厘行动计划”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即减缓、适应、技术开发和转让、资金支持,启动了一项旨在加强公约实施的谈判进程,并成立了长期合作行动特设工作组(AWG-LCA)。关于“促进适应气候变化行动”主要包括4个方面:1)目标、范围和指导原则:2)适应行动的实施;3)实施的手段;4)体制安排。本文介绍了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各方的立场和观点,提出了促进适应气候变化行动的谈判对策建议和国内行动建议。
  • 摘要:综合中国生态系统对气候变化脆弱性的分析,可以对中国生态系统适应气候变化的优先区域做出粗略判断:整体来看,受气候变化影响严重的中国北部与西部地区与生态系统本底脆弱的区域重叠度高。青藏高原由于冰川的融化对水资源、高原草原和特有的生物多样性的综合影响、以及作为亚洲大江大河的源头对下游数十亿人民生存和生计的影响,是生态系统应对气候变化最为优先的区域西南山地作为全球温带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地区,以及物种在高山峡谷呈狭域和垂直分布的特点,决定了这里的高海拔地带是气候变化条件下中国物种灭绝的风险最高的区域。西北和西南的河流、湖泊和湿地等淡水生态系统位于江河的上游,其生态服务价值高,受气候变化,特别是冰川融化的影响较大,同时由于高山峡谷的隔离作用,物种特化程度高,脆弱性大,也是适应气候变化的优先区域。提出要加大基础研究和对人才的培养,提高中国对气候变化适应的研究水平;把生态系统气候适应的优先区域纳入主体功能区划中的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区域,根据各个区域的特点,设定具体的、生态友好的发展目标;设立气候变化条件下濒危物种、旗舰物种和生态系统指示物种的“零绝灭”目标,全面调查物种和生态系统的本底和现状;在生态系统气候适应优先区优先实施生态补偿政策,并与主体功能区划的目标和规划进行配合;实施现代科学和传统知识结合的管理手段,提高资源管理的水平。
  • 摘要:文章介绍了适应气候变化战略制定的紧迫性,提出了战略定位,指导思想,中长期适应目标,适应的原则等问题。提出应尽早发布国家战略,加强平台建设,进行专项评估,编制技术清单,编制优先议题,优先支持适应技术等对策建议。
  • 摘要:本文确立了应对气候变化责任的法律基础:探讨了国际公法意义下的责任问题,国际私法意义下的冲突规范向国际公法意义下法律责任的转化问题,国际法律意义上应对气候变化的责任问题。分析了关于负责人大国形象问题:明确了大国责任的概念,提出了负责人大国形象存在的问题和关于负责人大国形象的国际意义。
  • 摘要:文章通过分析天津碳排放权交易所的概况,总结了提高能效是减排最主要途径的观点,提出,走低碳经济之路,是大势所趋,应力争取得战略领先和主动。要立法,并鼓励探索以市场化促进节能减排、环境保护的各种努力。环境资源是未来的主要资产,尽快建立环境资产市场,并迅速扩大规模,以确立中国对环境资产的定价权。建立天津排放权交易所是中石油应对气候变化和迎接低碳经济的战略举措。
  • 摘要:西北地区从1987年后气温持续升高,年平均气温以每10年0.37℃的速率上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西北地区降水量时空分布不均,新疆大部、祁连山区、柴达木盆地和河西走廊中西段等地区降水量明显增加,青海东部地区、甘肃河东地区、陕西、宁夏地区降水量明显减少,大部分地区总降水曰数减少,大降水日数增多,暴雨次数增多,干旱程度加重。受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的共同影响,西北地区出现了水资源减少和生态环境总体恶化趋势,对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带来了严重影响。rn 面对气候变化带来的影响,西北地区建立健全组织机构,制定了对应方案与规章;加强水资源开发和保护,构建了节水型社会;加强生态保护和建设,发展了生态文明社会;开发利用气候资源,增强了农业适应能力;大力发展清洁能源,实现了经济发展与保护气候双赢;加强科学研究,为应对气候变化提供了科技支撑。
  • 摘要:广东位于中国东南沿海,正处于对气候变化敏感的南海季风区。同时,广东改革开放早,经济总量大,是中国能源消耗大省和温室气体排放最集中的地区之一,因而成为IPCC和《气候变化国家评估报告》关注的重点地区。在全球变暖的大背景下,广东省的气候也发生了显著变化。近50年全省年平均气温的增温速率为0.21℃/10年,与全国平均水平相当。全省前汛期、后汛期、全年平均降水量变化趋势不明显。气候变化已造成广东热带气旋强度增大,登陆时间偏早,移动路径复杂,防御难度加大。南海海平面上升加速,沿海生态环境退化。珠三角城市群热岛效应、高温热浪、强降水、干旱、内涝等灾害加剧,人居环境恶化,用水安全风险加大。广东省正在采取一系列的行动和措施,应对气候变化带来的挑战。第一,加强应对气候变化领导和顶层设计。第二,创新发展方式,建设“低碳广东”。第三,分地区分领域,增强气候变化适应能力。最终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 摘要:本文从植树造林,发挥森林吸碳和固碳作用、加强天然林保护,提高森林的碳汇潜力两大方面陈述了林业对减缓全球气候变化的贡献,重点介绍了持续27年的全民义务植树运动,以及“三北”防护林等工程使中国增加大量森林面积,在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积极行动中所作出独特的重要贡献。rn 介绍了国家林业局从2005年开始的清洁发展机制(CDM)下的造林和再造林项目,项目是《京都议定书》框架下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在林业领域内的惟一合作项目。国家林业局组织专家完成了对全国适宜开展此类项目的区域选择和综合评估,并在内蒙古、广西、云南等地取得阶段性成果。rn 全面介绍了2009年6月正式发布的《国家林业局陆地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网络中长期发展规划(2008-2020年)》。重点从大尺度长期观测研究、专项基础研究、应用技术研究等三方面介绍了林业行业应对气候变化所开展的科学研究动态。rn 从探讨提高森林碳汇的方法、推进加强森林碳保护的措施、寻找林产品碳替代的途径等三方面论述了今后一个时期林业行业在减缓气候变化中的重要任务。分析中国林业在继续增加森林面积和碳汇能力方面具有很大的潜力。探讨通过保护森林、减少毁林等措施,将森林生态系统中贮存的碳保护下来。加大以生物措施为主的水土流失治理力度,增强土壤的储碳功能。加大对森林火灾、病虫害和非法征占用林地行为的防控力度,减少森林破坏导致的碳排放。提出发展生物质能源是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举措。
  • 摘要:应对气候变化的紧迫性和重要性,国际社会已达高度共识。尽管中国的人均排放和历史累积排放并不高,但是增速很快,已经成为世界第一大排放国。在内外压力之下,中国面临低碳经济转型。作为碳资产大国,中国参与清洁发展机制,占全球核证减排额(CER)供给的70%以上,但是却处在碳交易“微笑曲线”的低端。应该力争建立公平、公正、公开竞争的市场机制平台,为本国碳资源在世界范围赢得定价权。笔者提出,推进中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建设要构建政策体系,打造服务体系,完善产品体系。
  • 摘要:2006年至2009年上半年间,除了通过常规商业融资渠道积极争取为可再生能源项目,节能降耗改造项目融资外,大唐集团还充分利用京都议定书下的清洁发展机制(CDM)为以上项目类型融资。集团尝试了多种创新模式,并十分重视研发工作,不断在认识和工作方式两个层面总结经验,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随着京都议定书2012年到期,集团在CDM项目级交易的基础上,通过研究西方成熟经验及开展相应合作逐步介入市场的上下游发现额外价值;整合集团内外碳资产,扩大碳资产管理规模,争取碳资产的国际定价权,使集团内外碳资产利益最大化;把握国际规则变化的契机,抓住未来融资渠道多元化的历史机遇;继续加大研发力度并加强与国内外研究机构的深度合作,为集团和行业此领域的融资持续进行探索,同时也要增加对外部环境变化的知情权;通过现有工作的经验积累及业务和研究对外合作,培养一支有能力应对变化并把握机遇的人才队伍,并不断扩大和补充。
  • 摘要:清洁发展机制(CDM)是《京都议定书》下的一个灵活履约机制,它是发展中国家参与国际碳市场发展的目前最主要渠道。中国积极参与CDM国际合作,但是面临一个重要问题,即基于CDM为可持续发展服务的性质,如何进一步加强CDM对国内和国际方面应对气候变化的贡献,并把这种贡献从项目层面上升到国家层面。为此,中国政府决定利用来自CDM项目国际合作的国家收益,建立中国清洁发展机制基金(以下简称“基金”)。rn 文章介绍了基金的宗旨,意义,运营机制,资金来源,平台作用,国际谈判能力建设,国际合作以及在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方案中发挥的作用等问题。
  • 摘要:清洁发展机制CDM是《京都议定书》下的三个市场化灵活国际合作机制中,市场潜力、市场规模最大的机制,涉及的国家多、行业广,交易总量巨大。而中国将占其中的一半交易,因此,伴随着CDM的诞生,是新的与CDM相关的广泛的、巨大的投资机会。本文探讨了CDM的相关领域,投资收益,项目投资与碳金融的关系,投资风险以及推荐投资的领域等问题。
  • 摘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计划提出到201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比2005年降低20%,也就是每年降低4%;污染物排放量降低10%,即每年降低2%。中国就此全面铺开了节能减排的工作。2009年随着应对气候变化和中美清洁能源合作成为中美战略和经济对话(S&ED)的主要议题,促进国民经济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转型,以便中国在全球气候问题国际合作中占有主动权和制高点,成为当前中国政府的重要任务。rn 然而,单纯用行政手段进行节能减排,无法调动企业及社会各界力量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且容易滋生政府寻租行为。而财政金融手段,比行政手段能产生更大的利益激励效果和效率弹性。rn 在财政手段中,政府的绿色采购对于绿色消费具有引导作用。rn 税收手段中,环境税已成为许多发达国家主要的环境政策手段。发达国家典型的环境税主要有大气污染税、水污染税、噪声税、固体废物税和垃圾税等。rn 同时提出运用多样化的金融产品与投融资手段来实现节能减排,主要有:可交易的许可证或配额,绿色银行业务、债券或基金,环境项目融资,环境保险制度。
  • 摘要:天文与气象的最根本的区别在于研究对象的不同。天文学研究的是地球大气层以外的东西。关于天文对人类社会的影响,一直存在不同的看法。在早期人类缺乏对自然科学足够了解的情况下,对于天文现象的解释不可避免地存在许多主观的猜测,比如认为星象的变化与人类生活密切对应,也有不少与占星术有关的迷信的说法。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已经就天文相关的很多问题有了正确的认识,尽管其中仍然存在一些没有完全解决的问题。需要指出的是,在中国宇宙观里非常独特的“天人合一”的观点中,“天”并不仅仅是现在说的天文,它同时也包括了气象学领域的内容。rn 传说中的行星的位置,以及恒星的位置等,对于地球气候完全没有影响。真正能够对地球气候产生影响的天文因素,一个是太阳活动,另外就是小天体撞击、银河系内太阳附近的超新星爆发、临近星系的强伽玛射线爆发等灾变现象。至于某些基于纯粹统计学的结果,并不能作为科学的结论来看待。rn 由于这个领域与实际生活及社会文化的密切关系,它是公众非常关注的话题。rn非常有必要大力开展相关领域的科普宣传,加强科研工作者与公众的交流,破除迷信,将公众对于科学问题的关注引导到推动科学研究发展的方向上。在相关问题的科普宣传上,应注意向公众传达科学的思维方法和令人信服的真实的科学结果,避免用尚无科学定论的“结论”误导公众。
  • 摘要:应对气候变化是涉及社会(Society)-能源(Energy)-经济(Economy)-环境(Environment)-科技(Technology)所组成的复杂系统(简称SE3T),其中,科学技术与其他四个方面相互影响,在整个系统当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是解决气候变化问题的重要因素。发达国家相继投入巨额资金开展应对气候变化的科学与技术研究,占据了气候变化科技领域的领先地位。发达国家相继投入巨额资金开展应对气候变化的科学与技术研究,占据了气候变化科技领域的领先地位。当前,发达国家在能源科技上的预算投入逐年递增;C02捕集与储存技术(CCS)受到越来越高的重视;各国纷纷出台气候变化科研计划;科研学术界对气候变化关注度越来越高。气候变化长期时间尺度的特征,使得对科学技术进行长远规划尤为重要。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能源科技创新中需要提高能源效率,降低碳排放强度;加大投资力度,扶持低碳能源发展;重点关注固体化石能源减排科技;完善引导低碳经济的政策法规,实现可持续发展。
  • 摘要:为探讨道路交通部门节能减排的决策依据,在总结低碳车辆技术主要种类基础上,重点评述了车辆动力系统和燃料替代技术的低碳化发展现状与趋势,包括全生命周期能效和温室气体排放情况。中国为减少车辆交通能耗,重点采取车辆综合节能化、动力电气化和能源多元化三方面措施。相应的低碳车辆技术主要包括综合节能技术、电气化节能技术和替代燃料使用技术三大类。
  • 摘要:限容是指各国温室气体协同减排,核心问题是全球环境容量稀缺和主权国家争取发展空间。由于环境容量收益的非均衡性各国受到的影响不尽相同,对中国等新兴大国的影响尤为突出;创新指的是各国围绕低碳经济而来的技术和制度竞争,它是建立在气候变化减缓和协同减排基础上。限容不但制约了各国未来的发展空间而且还推动低碳经济成为未来国际竞争的核心领域,由此构成国际权势转移的基础。限容和创新这两重挑战紧密联系、互为因果,并和推动气候变化全球治理与国际权力结构整合在一起。因此限容和创新这两大问题是世界各国都要面对的复杂和多学科挑战,对中国这样的新兴大国更具有特殊含义。rn 全球低碳未来和低碳核心技术的勃兴将在世界范围内提升能源产业及其装备制造业的战略地位,中国既面临着空前的竞争压力,又存在跨越式发展的机遇。对人类而言,气候变化是危大于机;而对国家发展而言,机却大于危,气候变化实际上使某些国家的发展道路避免了某种锁定效应从而具有后发优势,因此气候变化对国家发展最大的挑战不是管理上的也不是技术上的而是战略上的,考验的是各国领导人的战略决策能力和风险承担能力。危机源于失衡,拉动经济走出泥潭的动力只能来自新的经济增长点,这个新的经济增长点目前看来只能是以应对气候变化为核心的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以及相应低碳技术创新。中国这过程中要积极加强应对气候变化的法律法规、政策体系和管理机制建设,为企业低碳发展营造良好的制度环境、政策环境和市场环境,把政策激励和企业自身发展动力结合起来,使企业自身最终形成低碳技术发展模式并掌握低碳核心技术。
  • 摘要:上世纪70年代以来,石油危机、区域环境污染、可持续发展与气候变化先后成为世界能源科技发展的驱动力。依靠加速能源科技创新,到2050年CO2排放将降到2005年排放量的50%,使大气中CO2浓度稳定在450ppm,从而将世界导向可持续发展的能源之路,否则,届时CO2的排放量将是2005年排放水平的2.3倍。rn 碳捕集和封存(CCS)是一项新兴的、具有大规模减排潜力的技术,使煤炭和其他化石燃料在未来限制CO2排放时继续为人类提供能源,已经成为世界上技术研发的优先领域,将与提高能源效率和太阳能、风能、核能、生物质能等措施共同减排CO2。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IGCC)是集成煤气化与燃气轮机联合循环的超清洁、高效发电技术,可以联产清洁替代燃料、原料和大宗基础化学产品,并与CCS集成,发展成为煤炭高效洁净综合利用、C02近零排放的低成本解决方案,实现大规模节能减排。rn IGCC和CCS在世界上总体上仍处在持续研发和示范阶段,中国存在取得重大突破并抢占技术制高点的机遇,大力推进IGCC和CCS自主创新有利于提高中国未来应对气候变化的竟争力。强化政府支持与优化政策环境是加速IGCC和CCS自主创新的关键,政府应该制定并实施研发、示范、推广和产业发展一体化自主创新体系。
  • 摘要:为了大力促进可再生能源的发展,中国于2005年颁布了《可再生能源法》,2006年1月实施.2007年发布了《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提出到2010年和2020年,可再生能源在能源消费中达到10%和20%。中国实行了可再生能源电力全额收购、优惠电价、全网分摊的政策,设立了可再生能源发展专项资金,推动了可再生能源快速发展。在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快速扩大同时,中国可再生能源技术和设备制造也取得了显著的进步。同时,中国以《可再生能源法》为依据,不断建立和完善支持可再生能源的政策体系,而且形成了自己的特色。rn 今后一段时间,将围绕以下几个重点领域推进可再生能源发展。一是在保护环境和妥善安置移民的基础上,有序开发西部丰富的水电资源;二是加强风能资源开发规划和配套电网建设规划;三是研究制定支持太阳能发电的价格和财政政策;四是因地制宜发展生物质能;五是大力支持太阳能热利用的推广应用。
  • 摘要:冰冻圈是指地球表层存在的固态水体.全球范围主要由两极冰盖、海冰、山地冰川、冻土、积雪、湖冰、河冰等组成。中国冰雪冻土分布广泛,其与中国社会经济发展具有密切关系,影响广泛。文章分析了冰川变化对中国水资源、生态工程、水文与气候的影响。提出以山区水库取代平原水库,增强山区水源调蓄功能;在冰冻圈作用区未来重大工程建设中必须考虑气候变化影响因素;加强冰冻圈监测,构建地空一体的冰冻圈监测体系;以中国为主导,推动高亚洲冰冻圈变化应对体系建设。
  • 摘要:中国气候变化趋势与全球变暖的总趋势基本一致,气候变化将造成水文循环现状改变、水资源分配变化、多年冻土层退化等新情况的出现,进而影响大型工程的设计、安全运行。对南水北调工程而言,气候变化将增加工程运行风险。气候变化对青藏铁路工程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对多年冻土层的影响上。为适应气候变化,中国在建的许多重大工程都需要在设计、施工、运行过程中提高适应气候变化能力,努力减少气候变化可能造成的损失。
  • 摘要:调查显示,全球气候和中国气候在100年来变暖已是不争的事实,全球和中国地表平均温度分别上升了0.74℃和1.1℃,21世纪将持续变化,预计到2020年地表平均温度大约升高0.4℃和0.5~0.7℃,世纪末则分布为1.1~6.4℃和2.2~4.2℃。对未来气候变化的预估主要依靠温室气体排放情景和气候系统模式。rn IPCC在2000年开发的排放情景(SRES)是目前使用最为广泛的排放情景。2006年IPCC决定启动关于新排放情景的工作,确定一套“基准排放情景”(“典型浓度路径(RCPs)”)。RCPs采用辐射强迫作为区分不同路径的物理量,包括全套温室气体和气溶胶以及化学活性气体和土地利用/土地覆盖物的排放和浓度的时间路径。在已经开始的第五次评估报告中,RCPs将被用于气候模式预估、影响、适应和减缓等的评估中。
  • 摘要:《京都议定书》是第一个全球温室气体减排的国际行动方案,其cap-and-trade和基于市场的灵活减排实现机制得到高度评价。但是,其弊端也广为诟病。一是覆盖面小,作用十分有限。二是在其现有框架下,各国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缺少激励加入全球减排行动。为有效应对全球气候变化,需要一个更有效的解决方案。rn 本文探讨一种充分保护发展中国家正当权益的减排理论和解决方案。该方案力图克服《京都议定书》的缺陷,同时又保留其优点。在该方案中,通过明确界定各国排放权来为各国建立起“国家排放帐户”,目前模糊的“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得以明确界定,所有国家均可以纳入全球减排协议。与此同时,这一方案对现有各种国际合作机制和国内减排机制则具有高度开放性和兼容性。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