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中文图书> 文化生产力与人类文明的跃迁

文化生产力与人类文明的跃迁
纸质版

文化生产力与人类文明的跃迁

作者: 李春华 (1961-)

出版社: 北京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6
获取纸质图书

图书介绍

  • 作者:

    李春华 (1961-)

  • 出版社:

    北京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语言:

    中文

  • 页数:

    248

  • ISBN:

    9787516176559

内容简介

本书以马思唯物史观为指导,运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研究方法,系统研究文化生产力的基本理论,揭示文化生产力与未来文明发展的关系。提出人类文明将从“物质时代”转向“精神时代”的观点,认为由于“文化生产力”自身的特点和价值,使其成为实现人类文明这次转换的一种直接现实力量。当今时代,人类文明依然处在“物质时代”。“物质时代”为人类文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但也带来了诸多的困惑与问题。“物质时代”的弊端,迫切呼唤人类文明的转换。而人类文明的这次转化,是由以物质需求为主的时代向以精神需求为主的时代——“精神时代”的转换。因而,生产满足人的精神文化需求的精神文化产品的力量——文化生产力,必然成为这次文明转化的一种直接现实力量。实现人类文明的这次转换,需要物质条件、主体条件和制度条件的保障。社会主义制度为实现人类文明的转化开辟了广阔道路。 展开▼

作者简介

李春华,曾先后就读于东北师范火学、黑龙汀大学、中国人民大学,获哲学学士、硕士、博十学位、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马思主义研究院马思主义原理研究部副主任、研究员。主要从事马思主义理论、文化理论、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著有《新时期中国共产党文化创新研究》、《当前思想政治教育若干重大问题研究》等;在《光明日报》、《红旗文稿》、《马思主义研究》等国家重要报刊发表论文多篇。 展开▼

图书目录

引言
绪论
一研究意义
二思想资源
三分析维度
第一章文化生产力:当代生产力发展的新形态
第一节文化生产力:满足人的精神文化需求的现实力量
一文化生产力的内涵及其表现形态
二文化生产力的一般特征:客观现实性
三文化生产力的本质特征:精神文化属性
四文化生产力的终极价值:满足人的精神文化需求
第二节文化生产力: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逻辑必然
一物质生活水平提高,文化消费日益增长
二劳动生产率提高,闲暇时间日益增多
三产业结构发生变化,第三产业迅速发展
第三节当代文化生产力产生的现实条件
一文化生产力:经济与文化互动发展的当代范畴
二社会化大生产和市场经济:文化生产力的依托
三现代高科技:文化生产力的技术手段
第四节当代文化生产力的特征
一国际化:当代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特征
二产业融合:当代文化产业发展的显著特征
三娱乐产业:当代文化产业中最活跃的业态
四数字化:当代文化生产力发展的突出特征
第二章当代中国文化生产力的发展
第一节当代中国文化生产力的崛起
一新中国成立以来文化生产力发展的经验启示
二当代中国文化生产力崛起及其发展
三当代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状况
第二节中国文化生产力发展的具体路径
一进一步调整文化产业布局,构建现代文化产业体系
二进一步健全和完善文化产业的政策法规及制度机制
三培养创新型人才,增强文化产业原创能力
四把资源潜力转化为产业实力,增强我国文化产业国际竞争力
第三节文化生产力对当代中国发展的作用
一目益成为支柱产业:推动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
二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建设优选文化的重要途径
三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第三章文明时代的划分:“物质时代”与“精神时代”
第一节“文明”概念:历史考察与内涵新解
一“文明”语词溯源与中西文明观
二马克思主义的文明观
三对文明发展本质内涵的再阐释
第二节文明时代划分的新维度
一人类文明发展阶段划分的多重维度
二马克思社会形态理论对文明时代划分的重要意义
三“物质时代”与“精神时代”:区分文明时代的新维度
第三节人类文明发展的加速度趋势
一人类文明发展的加速度现象
第四节科学的前提批判
一理论思维的两种基本方式
二哲学对科学的反思关系
三哲学反思科学的主要内容
四对科学主义思潮的反思
五三个层次的概念框架的前提批判
第四章构成思想的基本观念的前提批判
第一节“存在”的前提批判
一存在与“纯在”
二存在与“在者”
三存在与“此在”
四存在与“本体”
第二节“世界”的前提批判
一世界与存在
二物质世界与精神世界
三自在世界与文化世界
四现实世界与理想世界
五以“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为聚焦点的存在论、本体论和世界观
第三节“历史”的前提批判
一历史与人的存在方式
二历史的前提与结果
三历史与“文化的水库”
第四节“真理”的前提批判
一“真”的概念解析
二“真理”和“思想的客观性”
三思想客观性问题的扩展与深化
第五节“价值”的前提批判
一价值与价值观
第六章实现新文明转换的保障条件
第一节创造强大的物质基础:新文明转换的物质保障
一社会物质生产力的高度发展
二人的精神文化需求的不断增长
三个人可支配的自由时间的增多
第二节文明的生产主体与消费主体:新文明转换的主体保障
一文化生产与文化消费的同一性特点
二文化生产主体的责任担当:以优选文化“化人”
三文化消费主体素质的提高:正确的价值观和文明修养
第三节超越资本局限:人类文明新转换的制度保障
一文化生产:资本运动的必然逻辑
二社会主义的文化生产:利用资本又超越资本
三文化生产力与人类文明的未来
参考文献
学术索引
后记
展开▼

相关图书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