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中文图书> 浙东抗日根据地红色教育研究 党史党建读物

浙东抗日根据地红色教育研究 党史党建读物
纸质版

浙东抗日根据地红色教育研究 党史党建读物

作者: 吕克军

出版社: 浙江工商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23-02-01
获取纸质图书

图书介绍

  • 作者:

    吕克军

  • 出版社:

    浙江工商大学出版社

  • 语言:

    中文

  • 页数:

    292

  • ISBN:

    9787517852377

内容简介

本书展开了对浙东抗日根据地教育的研究和阐述。首先,在第一章第一节介绍了浙东地区教育的发展概况,指出其成就、特点及其中隐藏的深刻问题,把根据地教育的发展放在了浙江教育近代化的进程之中;接着,在第二节中介绍了浙东抗日根据地的创建过程;在第三节中对根据地教育方针政策的形成过程和内容特点做了详细介绍和分析。但本书并未预设立场和理论框架,而是以丰富的史实重建浙东抗日根据地教育的发展场景,分别拿出三章(第二、三、四章)对浙东抗日根据地的社会教育、普通教育、干部教育进行介绍和阐述。其中第二章“优位优为的社会教育”对浙东抗日根据地的社会教育,从组织形式(载体)、运动形式和艺术形式三个维度进行详细论述,说明社会教育为何“优位”,又因何“优为”。第三章“恢复、转型中的普通教育”对普通教育则抓住“恢复和转型”,介绍了中国共产党在日伪、国民党顽固派和地方封建势力的“三重压力”下有关“奴化教育”的坚决抗击和对受到严重摧残的根据地教育的恢复,接着从学制、教材、教学、经费和教师、学生的组织化等方面细分条析,水到渠成地得出“转型”结论。在第四章“全面发展的干部教育”中,对党员教育、干部教育、军队教育和青年教育进行了详细介绍,其中很多内容为之前研究所罕见。经过这样详细分析和阐述,最后在第五章中对浙东抗日根据地的教育在更高层面进行总结,提出“三期叠加”概念,把浙东抗日根据地教育放在中国教育近代化的背景中,指出根据地教育出现的历史必然性,总结浙东抗日根据地教育的历史经验。 展开▼

作者简介

吕克军,山东聊城人。先后毕业于曲阜师范大学历史系、西北师范大学文史学院,历史学硕士。曾任中学历史教师、政府工作人员,现供职于浙江省社会科学院,研究方向为民国史、抗日战争史、方志学等。曾发表《清末浙江咨议局的创设与运行》《抗战时期冀南的匪患、民团、会道门的治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和浙西南大后方建设》《浙东抗日根据地廉政建设:历程、经验与当代价值》等多篇论文,出版著作《中国方志馆》(合著)。 展开▼

图书目录

绪论
第一章 浙东地区教育概况与浙东抗日根据地教育方针政策
第一节 全面抗战前浙东地区教育发展概况
第二节 浙东抗日根据地的创立和建设
第二章 优位优为的社会教育
第一节 俱乐部——社会教育的重要组织形式
第二节 冬学——社会教育的运动形式
第三章 恢复、转型中的普通教育
第一节 普通教育在“三重压力”下的恢复
第二节 普通教育的全面转型
第三节 组织起来的教师和学生
第四章 全面发展的干部教育
第一节 党员教育
第二节 干部教育
第三节 军队教育
第四节 青年、妇女教育
第五章 浙东抗日根据地教育的历史经验与当代启示
第一节 浙东抗日根据地教育的历史经验
第二节 浙东抗日根据地教育的当代启示
参考文献
展开▼

相关图书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