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中文图书> 南戏遗响 正字戏音乐声腔 戏剧、舞蹈

南戏遗响 正字戏音乐声腔 戏剧、舞蹈
纸质版

南戏遗响 正字戏音乐声腔 戏剧、舞蹈

出版社: 中国文联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23-04-01
获取纸质图书

图书介绍

  • 出版社:

    中国文联出版社

  • 语言:

    中文

  • 页数:

    476

  • ISBN:

    9787519044763

内容简介

正字戏,又称正音戏,是一种多声腔古老珍稀剧种,曾流行于粤东地区和闽南一带,现已列入重量非遗保护项目。该书主要是研究正字戏的音乐声腔,该书从综述、正音曲、昆腔、杂调、伴乐、锣鼓谱、乐器等方面进行了详细梳理,很多曲谱故事也是我们耳熟能详的,如《蔡伯喈》《百花赠剑》《绿袍记》等,这些曲谱多选自古本曲谱,并被搬上戏台反复演唱,该书具有保护和传承正字戏的重要意义。该书作者彭美英为第二批重量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正字戏代表性传承人,具有丰富的表演经验。 展开▼

作者简介

彭美英,女,1959年从艺。重量非遗项目正字戏代表性传承人,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国际木偶联会会员、中国木偶皮影艺术学会会员。师承陈宝寿、黄学明、曾广照、刘彩。近几年来,得到有名戏剧专家郭汉城先生的悉心指导。2008年11月被广东省潮剧发展与改革基金会授予艺术终身奖。2012年被省文化厅特授予“广东省非遗代表性项目优秀传承人”称号。导演正字戏、陆丰皮影戏《姜维射郭淮》《百花赠剑》《哭塔》《刘文龙》等,并在国际、文化部、省获奖。导演的正字戏《姜维射郭淮》《得胜还朝》《刘文龙》在央视戏曲频道播出。专著《正字戏》于2013年1月荣获第九届广东省鲁迅文学艺术奖(艺术类),发表多篇论文。她还擅长导演皮影戏。1978年在导演陆丰皮影戏《哪吒闹海》时首创皮影戏正面影身,《中国皮影戏正面影身第一“家”》于2015年3月被省政协录入《敢为人先——改革开放广东一千个率先》。 展开▼

图书目录


正字戏简介
第一章 正字戏音乐声腔
第二章 正字戏之正音曲
第一节 正音曲之弋阳腔
1.【香罗带】《蔡伯喈·认像》蔡伯喈(生)唱
2.【杜韦娘】《蔡伯喈·认像》蔡伯喈(生)唱
3.【香罗带】《蔡伯喈·认像》牛氏(旦)唱
4.【香罗带】《蔡伯喈·认像》蔡伯喈(生)牛氏(旦)唱
5.【红纳袄】《蔡伯喈·认像》蔡伯喈(生)赵五娘(旦)唱
6.【小桃红】《蔡伯喈·认像》赵五娘(旦)唱
7.【鹧鸪天】《蔡伯喈·认像》蔡伯喈(生)赵五娘(旦)唱
8.【驻云飞】《刘文龙》刘公(公)刘婆(婆)唱
9.【鹧鸪天】《刘文龙》萧淑贞(旦)唱
10.【绵搭絮】《白兔记》李三娘(旦)唱
11.【驻云飞】《华容道》关羽(净)唱
12.【香罗带】《华容道》关羽(净)唱
13.【香罗带】《华容道》关羽(净)唱
14.【驻云飞】《华容道》关羽(净)唱
15.【香罗带】《华容道》关羽(净)唱
16.【鹧鸪天】《华容道》关羽(净)唱
17.【鹧鸪天】《灞陵桥别》关羽(净)唱
18.【香罗带】《关公过五关》关羽(净)唱
19.【驻云飞】《古城记·饮宴》关羽(净)唱
20.【鹧鸪天】《古城会》张飞(净)唱
21.【鹧鸪天】《古城会》关羽(净)张飞(净)唱
22.【驻云飞】(一)《古城会》关羽(净)唱
【驻云飞】(二)《古城会》关羽(净)唱
23.【朝天子】《古城会》关羽(净)唱
24.【鹧鸪天】《古城会》关羽(净)唱
25.【杜韦娘】《彩楼记·逼堂》吕蒙正(生)唱
26.【驻云飞】《彩楼记·逼堂》刘翠屏(旦)唱
27.【鹧鸪天】《彩楼记·逼堂》老院(末)唱
28.【驻云飞】《罗帕记·定计》姜雄(丑)唱
29.【驻云飞】《罗帕记·离间》三妈(丑婆)唱
30.【杜韦娘】《罗帕记·离间》康相(公)康夫人(婆)三妈(丑婆)唱
31.【鹧鸪天】《罗帕记·迫休》王可居(生)唱
32.【驻云飞】《罗帕记·迫休》康相(公)唱
33.【鹧鸪天】《罗帕记·迫休》康淑贞(旦)唱
34.【醉春风】《罗帕记·休妻》康相(公)康淑贞(旦)王可居(生)唱
35.【驻云飞】《罗帕记·送妻》王可居(生)唱
36.【驻云飞】《袁文正还魂记》包拯(净)唱
37.【候山月】《玉簪记·偷书》潘必正(生)唱
38.【红纳袄】《龙头钗》陈月姬(旦)唱
39.【锁寒窗】《龙头钗》王羿(生)唱
40.【候山月】《金叶菊》张武杰(净)唱
41.【锁寒窗】《金叶菊》林汝春(外)唱
42.【驻云飞】《金叶菊》林月娇(旦)唱
43.【鹧鸪天】《金叶菊》马应龙(公)唱
44.【满庭芳】《绿袍记·托媒》春桃(旦)刘湛(生)唱
45.【石竹花】《绿袍记·拷打》春桃(旦)唱
46.【鹧鸪天】《妈祖》林愿(外)林夫人(旦)唱
47.【驻云飞】《妈祖》众乡亲合唱林愿(外)唱
……
第三章 正字戏之昆腔
第四章 正字戏之杂调
第五章 正字戏之伴乐
第六章 正字戏锣鼓谱
第七章 正字戏乐器
附录 正字戏演唱艺术
后记
展开▼

相关图书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