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中文图书> 文章与讲演:1911-1921年

文章与讲演:1911-1921年
纸质版

文章与讲演:1911-1921年

作者: (Husserl Edmund) 胡塞尔 (Husserl Edmund) 1859-1938)

出版社: 北京 商务印书馆
出版时间: 2020
获取纸质图书

图书介绍

  • 作者:

    (Husserl Edmund) 胡塞尔 (Husserl Edmund) 1859-1938)

  • 出版社:

    北京 商务印书馆

  • 语言:

    中文

  • 页数:

    -

  • ISBN:

    9787100189071

内容简介

这部文集包含了胡塞尔从1911年至1921年的文章与讲演,并因此而与《胡塞尔全集》第二十二卷《文章与书评(1890年-1910年)》衔接起来。其中的文字,有的在胡塞尔身前或身后已经得到发表,有的则在全集本出版前从未以任何文字或口头的形式公开过。在这部文集中所包含的首先是胡塞尔对一般现象学问题的思考和论述,例如现象学本身及其研究领域和研究方法、本质直观和现象学还原、时间意识与空间意识分析,如此等等。这些论述可作为《逻辑研究》与《纯粹现象学观念与现象学哲学的观念》第一卷的补充文字来研读,非常有利于对胡塞尔基本意图的理解。 展开▼

作者简介

埃德蒙德•胡塞尔(1859-1938),有名德国哲学家,人称现象学之父。其开创的现象学运动,极大地影响了二十世纪欧陆哲学的走向。主要著作有:《逻辑研究》、《现象学的观念》、《纯粹现象学和现象学哲学的观念》、《形式的与先验的逻辑 》等。 展开▼

图书目录

编者引论
文章与讲演(1911-1921)
哲学作为严格的科学(1911年)
自然主义哲学
历史主义与世界观哲学
《哲学与现象学研究年刊》第一辑前言,1913年
《哲学与现象学研究年刊》第二辑前言,1916年
《哲学与现象学研究年刊》第四辑前言,1921年
纯粹现象学及其研究领域和方法(弗莱堡就职演讲)
现象学与心理学(1917年)
第1节 自然科学的“现象”概念
第2节 拓展到错感知和感性直观之最宽泛领域上的现象概念
第3节 作为自然科学之客体的自然,作为现象学之客体的现象
第4节 自然的观点与现象学的观点
第5节 在对象构造的级次方面的现象概念之差异
第6节 在意向活动与意向相关项方面的现象概念之差异
第7节 现象概念扩展到述谓思维的领域中
第8节 自然领域以外的经验与现象
第9节 现象学作为与客观科学体系平行的科学
第10节 现象学与笛卡尔的怀疑考察
第11节 意识分析对于说明心理学的意义
第12节 现象学与心理学的划界,以及超越论还原
第13节 内在本质直观作为现象学方法
第14节 理性心理学与现象学
第15节 从描述心理学到现象学的发展
现象学与认识论(1917年)
引论:起源于理性与感性之对立的认识论思考
第一章 逻辑学与认识论的产生
第1节 对客体真理的怀疑否定
第2节 形式逻辑在柏拉图辩证法中的开端。概念构成的方法
第3节 形式本体论(普全数理模式)
第4节 各种质料本体论的构成
第二章 起源于理性与感性之对立的认识论思考
第5节 对意向活动、意向相关项以及意向相关项方面的对象性的区分
第6节 巴门尼德斯的超越问题与智者学派
第7节 超越问题的人类学版本与特别版本的区分
第8节 笛卡尔的超越问题
第9节 英国经验主义对此问题的自然主义转释
第10节 在康德提问中的超越前提
第11节 放弃这个问题的自然主义基地与康德所设的必然性
第三章 特别的超越问题的原初领域
第12节 自然观点的立场
第13节 反思的立场。客观的统一性与构造的意识杂多性的平行关系
第14节 意识作为理性意识、非理性意识与中性意识
第15节 反思的关键位置
第16节 反思作为自然(心理学)反思
第17节 心理学的认识理论的可能性与界限
第18节 经验的与本质的心理学
第19节 本质心理学作为出自可能经验的科学
第20节 本质心理学在原则性认识问题方面的缺陷
第21节 纯粹意识作为被寻找的超越论问题的原初领域
第四章 现象学与认识论
第22节 纯粹意识与现象学反思
第23节 自然反思的可疑性,现象学反思的无疑性。现象学还原
第24节 想象中的反思。现象学领域向“可能意识”的拓展
第25节 现象学作为关于纯粹意识的本质科学
第26节 超越与内在的对立
第27节 现象学观点中的超越
第28节 认识活动作为对现实的“反映”
第29节 关于内在中的超越者的存在还是不存在的决定
第30节 需要对“素朴”经验与科学做出说明
第31节 为避免错误地提出问题和问题,有必要在现象学基地上做出特别的提问
第32节 认识论问题作为现象学问题。认识论扩展到超越论问题之外
第33节 对普遍意识结构的研究作为对特别的理性问题研究之准备
第34节 认识论问题作为本质问题
第35节 将认识理论纳入纯粹理性学说一般以及纯粹现象学中
第36节 将区域本体论纳入现象学
第37节 现象学或认识论与心理学的关系
第38节 超越论的认识论和经验的认识论
第39节 现象学作为科学理论。现象学的自身回溯性
附录一:现象学与哲学史的关系(1917年)
附录二:论反思概念(1917年)
附录三:论经验概念(1917年)
附录四:自然被给予性与超越论被给予性的对立(1917年)
附录五:论原初的时间意识。绝对被给予性及其通过“显现”的被给予状态(1917年)
附篇 对特奥多尔·埃尔森汉斯与奥古斯特·梅塞尔的批评(1917年)[埃迪·施泰因加工稿]
一、概念构成的方法与描述科学
二、本质直观、经验与思维
三、本质直观的“无差误性”
附录六:致奥古斯特·梅塞尔的一封信稿(1914年)
附录七:论亨利希·古斯塔夫·施泰因曼的文章“论现象学的体系地位”(1917年)[埃迪·施泰因撰写]
一、一门不“向经验回溯”的质料的本体论的可能性
二、纯粹意识的绝对性和现象学还原的意义
三、各种现象学确定的超越论意义
附录八:讨论亨利希·迈耶“哲学与心理学”报告的文献(1914年)
费希特的人类理想(三篇演讲稿,1917年)
一、绝对的行动自我
二、作为创
展开▼

相关图书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