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中文图书> 历史教育哲学

历史教育哲学
纸质版

历史教育哲学

作者: 王德民

出版社: 北京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22
获取纸质图书

图书介绍

  • 作者:

    王德民

  • 出版社:

    北京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语言:

    中文

  • 页数:

    311

  • ISBN:

    9787522700731

内容简介

本书从历史学作为人文学科、历史学进入学校教育而“转变”为历史教育所具备的教育意蕴入手,辨析其关于课程的、教学的、学习的、教师的等多维度知识来源及价值倾向,提升其回应时代的、作为学校设置的学科教育所应担当的价值自觉。本书对历史学的教育意蕴作哲学反思,提升其教育正当性;对史学家所书写的史学内容转变为学校教育的历史教育内容进行价值辨析,提升其教育科学性;对历史教师的教育观念、教育行为进行反思,提升其教育合理性。 展开▼

作者简介

   王德民,男,山东泰安人。安徽师范大学历史与社会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1996年毕业于曲阜师范大学历史系。2003年西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硕士研究生毕业,获课程与教学论(历史)硕士学位。2013年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博士研究生毕业,获学科教育(历史)博士学位。全国历史教师教育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主编、参编教材5部。在《课程·教材·教法》《全球教育展望》《历史教学》《教育理论与实践》等期刊发表论文50余篇。 展开▼

图书目录

第一章历史学作为人文学科
第一节何谓历史学
一历史是什么
二历史学的特征
第二节历史学的科学之维
一史实性考证与求真
二价值观、历史观的持守与求真
三唯物史观与历史学的科学性
第三节历史学的人文之维
一史学家与历史
二历史想象与历史叙事
三历史解释的构建
四唯物史观对“人”的本质界定
第四节历史学的学科功能
一历史学的淑人及其个体自我涵育功能
二历史学的治世及其社会认识、文化发展功能
第二章历史教育的意蕴
第一节教育的功能
一教育的个体发展功能
二教育的社会功能
三审视教育功能的语境及其理解
第二节作为学校科目的历史教育
一古代学校的历史教育
二近代学校的历史教育
三现代学校的历史教育
第三节历史教育价值探讨
一探寻教育价值的不同视角
二历史教育价值的历时性考察
三当代历史教育的价值取向
第三章历史课程的哲学阐释
第一节历史课程释析
一历史课程的意蕴解读
二历史课程的基本结构
三历史课程设计的模式问题
四影响历史课程的要素探讨
第二节历史课程标准检讨
一历史课程标准定位
二历史课程标准构成
三历史课程目标聚焦
四历史课程标准的实践效度
第三节历史教材探究
一教材概念的多元解读
二历史教材观的拓展
三新中国历史教材的演进
四历史教材的编制立场
第四节历史课程的坚守与超越
一历史课程的学科守正
二历史课程的视界超越
第四章历史教学的哲学阐释
第一节历史教学释析
一历史教学的意蕴解读
二历史教学目标剖析
三历史教学过程解读
四历史教学方法探析
第二节历史教学设计探讨
一一节课的历史教学设计
二单元教学设计
三教学设计的学科检视
第三节历史内容维度与历史教学
一教学诠释学与历史教科书文本
二通史内容维度与历史教学
三政治史内容维度与历史教学
四经济史内容维度与历史教学
五文化史内容维度与历史教学
第四节历史教学价值取向与历史教学
一知识价值取向与历史教学
二能力价值取向与历史教学
三核心素养价值取向与历史教学
四对历史教学价值取向的价值检视
第五章历史学习的哲学阐释
第一节历史学习释析
一历史学习的意蕴解读
二历史学习的心理要素
三历史学习的学科维度
四历史学习的实践活动
第二节心理史学与历史学习观
一心理史学的基本观点
二心理史学视野下的历史学习观
第三节认知主义理论与历史学习观
一认知主义理论的基本观点
二认知主义理论视野下的历史学习观
第四节建构主义理论与历史学习观
一建构主义理论的基本观点
二建构主义理论视野下的历史学习观
第五节历史学习的唯物史观透视
一维果茨基等马克思主义心理学者的相关理论
二基于辩证唯物主义的历史学习观
第六章做有哲学思维的历史教师
第一节哲学思维与历史教师专业成长
一哲学思维与历史教育
二哲学思维更深层地促进历史教师专业成长
第二节具身化理论与教师实践性知识
一具身化理论视阈下教师实践性知识的阐释
二具身化理论视阈下教师实践性知识的具身维度
三具身化理论视阈下教师实践性知识的生成路径
第三节教师实践与历史教师价值观的逻辑建构
一历史教师价值观体现于教师行为的意义赋予
二历史教师价值观产生于教师个体的理性建构
三历史教师价值观强化于学科群体的价值判断
第四节哲学思维与历史教师的教育信念
一基于哲学思维的教师教育信念
二唯物史观:历史教师的学科价值信念
三个人教育哲学:历史教师的教育生活信念
四哲学思维与历史教师专业境界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相关图书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