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中文图书> 中国人物名画

中国人物名画
纸质版

中国人物名画

作者: 潜堂

出版社: 北京 印刷工业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2
获取纸质图书

图书介绍

  • 作者:

    潜堂

  • 出版社:

    北京 印刷工业出版社

  • 语言:

    中文

  • 页数:

    488

  • ISBN:

    9787514205251

内容简介

    在远古时期,先民们对自身状况及周围的世界都无法理解,故创造了神的形象,企图用神的力量与自然力量相抗衡,于是神话与神画诞生了。人对自身的关注及对神的拟人化,是中国人物画产生的源头。
    直到汉代,中国人物画才开始脱离神的羁绊,并渐渐走实用的道路,人物画进入到了画像的阶段。现存于汉代墓室中的壁画不仅证实了汉代人物画方面的成就,也表明了汉代人物画所涉猎到的广阔的社会生活层面。
    魏晋六朝时期人物画注重对人性情和神情的表现,由此奠定了中国人物画的审美基调,并成了千古不移的准则。人们对形而上的神的关注远远超过了一般意义上的形。这一时期现存的作品主要有顾恺之《女史箴图》和《洛神赋图》以及各石窟壁画。这一时期提出的“形神”“气韵”等绘画审美概念也是该阶段人物画成就的概括。
    唐代经济高度发达,绘画也得到了超越性的发展,尤其是人物画,形成了一种鲜明的时代风格。
    宋代画院制度的建立与兴盛,使宋代绘画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在人物画方面,画院画师为服务于政治的需要而创作了大量的人物画,而民间人物画以身边熟悉的人和事作为绘的对象,生动记录了宋代社会生活中的平民生活。宋代绘画突破了以往以帝王、圣贤、贵妃为主的人物画局限,摆脱了“鉴戒贤愚”的人物画传统。大量的石窟、墓室壁画及模印砖画也是宋代人物画的重要组成部分。
    元代以后,由于社会审美潮流的影响,人物画与山水、花鸟相比,已退至末席,绘画上出现了“疏于人事”的状况,人物往往成了山水画中的点缀或符号。明代人物画仍不占主要地位,但许多山水画却又是以表达人的境界而构思立意的,如踏雪寻梅、松风高士等。
    清代人物画与山水花鸟相比仍呈现出颓势,但晚清海派人物画的加入,可以说是人物画历目前出现的一次可喜的反弹。 
展开▼

图书目录

册一
魏普至两宋时期人物画
人物御龙帛画
洛神赋图
舞乐图
弈棋仕女图
双童图
侍马图
树下说法图
引路菩萨图
药师净土图
药师净土变相图
报恩经变相图
四观音文殊普贤图
金刚力士像
多闻天王像
行道天王图
白描高僧像
行脚僧图
佛传降魔成道图
历代帝王图
簪花仕女图
高逸图
宫乐图
法华经普门品变相图
地藏菩萨像
观世音菩萨像
地藏十王图
卓歇图
阆苑女仙图
重屏会棋图
勘书图
韩熙载夜宴图
朝元仙仗图
听琴图
摹张萱虢国夫人游春图
摹张萱捣练图
地藏菩萨图
观世音菩萨像
报父母恩重经变图
纺车图
睢阳五老图
文苑图
琉璃堂人物图
明妃出塞图
……
册二
册三
册四
展开▼

相关图书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