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中文图书> 林希逸《三子口义》及其文艺思想研究

林希逸《三子口义》及其文艺思想研究
纸质版

林希逸《三子口义》及其文艺思想研究

作者: 郑天熙 (1990-)

出版社: 上海 东方出版中心
出版时间: 2022
获取纸质图书

图书介绍

  • 作者:

    郑天熙 (1990-)

  • 出版社:

    上海 东方出版中心

  • 语言:

    中文

  • 页数:

    362

  • ISBN:

    9787547320990

内容简介

南宋林希逸(1193-1271)是艾轩学派的最后一位传人,他的《庄子鬳斋口义》《老子鬳斋口义》《列子鬳斋口义》(合称《三子口义》)是以南宋时的白话语体通俗地注解《庄子》《老子》《列子》的著作,开创了以义理、文章两方面注解《庄子》《老子》《列子》的典范,体现出其开放的三教融合思想,在理学家中显得尤为独特。本书以《三子口义》为中心,探究了林希逸三教融合的思维方式与阐释策略,分析其以三家资源注解《三子》的具体阐释过程及其得失。同时,充分考察林希逸评点《三子》的文章学思想,分析其对艾轩学派重文观念的继承与新变。本书还结合林希逸《文集》《诗集》及其他散见文字,探讨其文艺思想中两种系统的生成机制、丰富内容及其诗学实践,揭示出林希逸三教融合思想、文艺思想与文学实践的深层动态联系。 展开▼

图书目录

绪论
一、研究综述
二、研究方法
三、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第一章南宋三教融合思潮与林希逸其人其书
第一节南宋佛道二教与三教融合思潮
一、南宋佛道二教新发展
二、南宋三教融合思潮
第二节南宋后期的理学与文学
一、南宋理学大势
二、南宋后期理学对文学的规训及理学的知识化
三、南宋文章评点与选本
第三节林希逸生平及交游
一、林希逸生平
二、林希逸交游
第四节林希逸著作及学术渊源与新变
一、林希逸著作
二、林希逸《三子口义》介绍
三、学术渊源与新变
第二章三教融合下的《庄子鬳斋口义》
第一节《庄子鬳斋口义》以儒解庄
一、“此书字义不可以《语》《孟》求”
二、庄儒对比
三、以儒家文献解庄
四、对讥毁儒家的回应与庄儒不二
附表
第二节《庄子鬳斋口义》以佛解庄
一、引禅宗公案、佛经典籍解庄
二、缺陷与弊端
附表
第三章三教融合下的《列子鬳斋口义》《老子鬳斋口义》
第一节评《列子鬳斋口义》对《列子》的辨伪
一、历代《列子》辨伪小览
二、林希逸“庄列一宗”下的《列子》“辨伪”
第二节《列子鬳斋口义》以三教解列
一、以儒解列
二、以道(老庄)解列
三、以佛解列
第三节《老子鬳斋口义》的老学思想及其解老得失
一、识破老子“借喻”处
二、林希逸的老子“道”论
三、林希逸论得道之人:“无心”“不分别”“无迹”“不动心”
四、林希逸论《老子》修道功夫:“常无常有”“一念之初”“悟”“几”
五、林希逸解老得失
第四章文道并重下的《三子口义》
第一节林希逸《三子口义》中的理学思想
一、注庄中的理学思想
二、定位与评价: 向内体证的明道系统与道德践履的弱化
第二节林希逸“三子”文章学理论
一、何为文章学?
二、“三子”鉴赏论
三、“三子”创作论
四、“三子”结构论
五、读“三子”法与庄列辨伪
六、小结
第五章文道并重下的林希逸文艺思想研究
第一节艾轩学派文道观及其文化意义
一、林光朝的文道观
二、林亦之、陈藻的文道观
三、林希逸的文道观
四、艾轩学派文道观的文化意义
第二节林希逸文艺思想的双重话语系统
一、艾轩前人对“道—文”“性情—文”系统的构建与发挥
二、林希逸“道之文”与“性情之文”并重
三、林希逸的《离骚》评论
四、重文法不泥文法的辩证技法观
五、林希逸诗学观:综合江西与江湖、李杜同尊与奇正论
六、林希逸文艺思想的发生学观照
第三节林希逸的诗学实践281
一、“喜读佛书非佞佛”——林希逸的涉佛诗
二、“很好公案是观鱼”——林希逸的涉道诗
三、“吾侪本领学曾颜”——林希逸的理学诗
四、“人间念已扫除空”——林希逸诗歌中的人生理想
五、“也是禅关也是诗”——林希逸的论诗诗与论文诗
六、林希逸诗歌艺术特色及评价
结论
一、林希逸三教融合思想与理学世俗化
二、林希逸文艺思想
参考文献
附录林希逸《学记》中的文艺思想摘录
本书部分章节发表一览
展开▼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