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外文期刊>解放军医学杂志 >非心脏手术后危重患者新发心房颤动的临床分析(附71例报告)
【24h】

非心脏手术后危重患者新发心房颤动的临床分析(附71例报告)

机译:非心脏手术后危重患者新发心房颤动的临床分析(附71例报告)

获取原文
获取原文并翻译 | 示例
   

获取外文期刊封面封底 >>

       

摘要

目的 探讨危重患者非心脏手术后新发房颤情况,并分析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2013年12月行非心脏手术后入住北京大学第一医院重症监护病房、年龄≥18岁、术后14d内出现心房颤动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纳入术后14d内出现新发心房颤动的患者71例,占同期非心脏手术后入住重症监护病房患者的2.7%(71/2586),且随年龄增长新发房颤发生率逐渐增高.胸科患者术后新发房颤的发生率为6.1%,明显高于非胸科患者(2.4%,P=0.001);急诊手术患者术后新发房颤的发生率为8.1%,明显高于择期手术患者(2.1%,P<0.001).慢性病因的前三位分别为高血压(57.8%)、冠心病(26.8%)和糖尿病(12.7%),急性病因的前五位分别为急性贫血(76.1%)、急性心肌缺血(46.5%)、急性心衰(43.7%)、电解质异常(45.1%)及严重感染(38.0%).术后新发房颤的首次发作时间呈现双峰(手术当天及术后第2~3天),首次发作的持续时间为254.5±112.5min.71例术后新发房颤患者中,95.8%(68/71)转复为窦性心律,其中自行转复和药物转复分别占7.3%(5/68)和80.9%(55/68),二者兼有的占11.8%(8/68).93.0%(66/71)的术后新发房颤患者接受了胺碘酮治疗.术后新发房颤患者的30d死亡率为8.5%(6/71),为同期该监护病房术后患者30d死亡率(2.5%)的3.4倍.结论 非心脏手术后危重患者新发房颤的发生率高于一般人群,并随年龄增长而增高.在非心脏手术后危重患者中应重视高龄及手术相关的急性病因,警惕房颤的发生.
机译:目的 探讨危重患者非心脏手术后新发房颤情况,并分析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2013年12月行非心脏手术后入住北京大学第一医院重症监护病房、年龄≥18岁、术后14d内出现心房颤动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纳入术后14d内出现新发心房颤动的患者71例,占同期非心脏手术后入住重症监护病房患者的2.7%(71/2586),且随年龄增长新发房颤发生率逐渐增高.胸科患者术后新发房颤的发生率为6.1%,明显高于非胸科患者(2.4%,P=0.001);急诊手术患者术后新发房颤的发生率为8.1%,明显高于择期手术患者(2.1%,P<0.001).慢性病因的前三位分别为高血压(57.8%)、冠心病(26.8%)和糖尿病(12.7%),急性病因的前五位分别为急性贫血(76.1%)、急性心肌缺血(46.5%)、急性心衰(43.7%)、电解质异常(45.1%)及严重感染(38.0%).术后新发房颤的首次发作时间呈现双峰(手术当天及术后第2~3天),首次发作的持续时间为254.5±112.5min.71例术后新发房颤患者中,95.8%(68/71)转复为窦性心律,其中自行转复和药物转复分别占7.3%(5/68)和80.9%(55/68),二者兼有的占11.8%(8/68).93.0%(66/71)的术后新发房颤患者接受了胺碘酮治疗.术后新发房颤患者的30d死亡率为8.5%(6/71),为同期该监护病房术后患者30d死亡率(2.5%)的3.4倍.结论 非心脏手术后危重患者新发房颤的发生率高于一般人群,并随年龄增长而增高.在非心脏手术后危重患者中应重视高龄及手术相关的急性病因,警惕房颤的发生.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外文文献
  • 中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