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外文期刊>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恶性嗜铬细胞瘤的诊断与治疗(附25例报告)
【24h】

恶性嗜铬细胞瘤的诊断与治疗(附25例报告)

机译:恶性嗜铬细胞瘤的诊断与治疗(附25例报告)

获取原文
获取原文并翻译 | 示例
           

摘要

目的:为了提高恶性嗜铬细胞瘤的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5例恶性嗜铬细胞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有临床症状者21例,主要表现为头晕、头痛、心悸、视力下降及腹部不适.17例患者血浆肾上腺素类物质升高,16例患者24 h尿儿茶酚胺升高,5例患者多巴胺升高.B超显示占位21例.CT显示占位25例,19例肿瘤中心有不均匀液化.MRI检查发现嗜铬细胞瘤7例.结果:25例均行手术治疗,其中15例完整切除,10例部分切除或包膜内剜除.免疫组化对比分析显示嗜铬粒蛋白A在良性肿瘤中的表达比恶性肿瘤低,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术后生存期9个月至22年,平均5年2个月.结论:嗜铬粒蛋白A水平的表达可能对二者鉴别及靶向治疗有意义;CT、MRI对诊断恶性嗜铬细胞瘤有一定价值;肿瘤全切除是治疗恶性嗜铬细胞瘤的有效方法.
机译:目的:为了提高恶性嗜铬细胞瘤的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5例恶性嗜铬细胞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有临床症状者21例,主要表现为头晕、头痛、心悸、视力下降及腹部不适.17例患者血浆肾上腺素类物质升高,16例患者24 h尿儿茶酚胺升高,5例患者多巴胺升高.B超显示占位21例.CT显示占位25例,19例肿瘤中心有不均匀液化.MRI检查发现嗜铬细胞瘤7例.结果:25例均行手术治疗,其中15例完整切除,10例部分切除或包膜内剜除.免疫组化对比分析显示嗜铬粒蛋白A在良性肿瘤中的表达比恶性肿瘤低,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术后生存期9个月至22年,平均5年2个月.结论:嗜铬粒蛋白A水平的表达可能对二者鉴别及靶向治疗有意义;CT、MRI对诊断恶性嗜铬细胞瘤有一定价值;肿瘤全切除是治疗恶性嗜铬细胞瘤的有效方法.

著录项

  • 来源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年第005期|713-714|共2页
  • 作者单位

    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泌尿外科 江苏南京210029;

    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泌尿外科 江苏南京210029;

    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泌尿外科 江苏南京210029;

    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泌尿外科 江苏南京210029;

    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泌尿外科 江苏南京210029;

    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泌尿外科 江苏南京210029;

    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泌尿外科 江苏南京210029;

    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泌尿外科 江苏南京210029;

  • 收录信息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肾上腺肿瘤;
  • 关键词

    嗜铬细胞瘤; 恶性; 诊断; 治疗;

    机译:嗜铬细胞瘤;恶性;诊断;治疗;

相似文献

  • 外文文献
  • 中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