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外文期刊>中国医学研究与临床 >脊椎结核的CT诊断及其价值——附15例分析
【24h】

脊椎结核的CT诊断及其价值——附15例分析

机译:脊椎结核的CT诊断及其价值——附15例分析

获取原文
获取原文并翻译 | 示例
           

摘要

目的 探讨脊椎结核的CT诊断及其鉴别诊断和CT扫描的价值。材料与方法 本组病例共15例,其中男性9例,女性6例;发病年龄8—47岁,平均年龄约为28岁,以20-30岁组居多(10例,约占67%)。根据脊椎X线正侧位平片病变部位或可疑部位作连续扫描,层厚5mm,层距5mm,必要时加扫2—3mm薄层。扫描范围至少包括3个椎体。结果 (1),受累椎体:胸椎8例,腰椎3侧。胸腰椎(段)4例。以下胸椎和上腰椎为最多(13例,约占87%);多椎体发病较为多见(12例,占80%),单椎体发病仅3例。(2)骨质破坏:受累椎体均有程度不同之骨质破坏,形式多样,常见为局限性、溶骨性、不规则蜂窝状、虫蚀状或穿凿样;多以椎体前中部为主要破坏区(9例,占60%),并可见死骨形成(7例,约占47%),有3例伴有椎弓骨质破坏,1例上下关节面受侵蚀,2例椎间盘骨质破坏。(3)椎旁脓肿:本组有11例,约占73%;以腰大肌脓肿最为多见和明显(9例),多为单侧性(8例)少数为双侧性、有的脓肿内可见斑点状钙化(6例)。(4)骨性椎管狭窄:本组有5例,约占33%。结论 脊椎结核的 CT征象具有相当的特征性,CT可作为普通放射学的有效补充,并在一定程度上明显优越于普通放射学。
机译:目的 探讨脊椎结核的CT诊断及其鉴别诊断和CT扫描的价值。材料与方法 本组病例共15例,其中男性9例,女性6例;发病年龄8—47岁,平均年龄约为28岁,以20-30岁组居多(10例,约占67%)。根据脊椎X线正侧位平片病变部位或可疑部位作连续扫描,层厚5mm,层距5mm,必要时加扫2—3mm薄层。扫描范围至少包括3个椎体。结果 (1),受累椎体:胸椎8例,腰椎3侧。胸腰椎(段)4例。以下胸椎和上腰椎为最多(13例,约占87%);多椎体发病较为多见(12例,占80%),单椎体发病仅3例。(2)骨质破坏:受累椎体均有程度不同之骨质破坏,形式多样,常见为局限性、溶骨性、不规则蜂窝状、虫蚀状或穿凿样;多以椎体前中部为主要破坏区(9例,占60%),并可见死骨形成(7例,约占47%),有3例伴有椎弓骨质破坏,1例上下关节面受侵蚀,2例椎间盘骨质破坏。(3)椎旁脓肿:本组有11例,约占73%;以腰大肌脓肿最为多见和明显(9例),多为单侧性(8例)少数为双侧性、有的脓肿内可见斑点状钙化(6例)。(4)骨性椎管狭窄:本组有5例,约占33%。结论 脊椎结核的 CT征象具有相当的特征性,CT可作为普通放射学的有效补充,并在一定程度上明显优越于普通放射学。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外文文献
  • 中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