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

Post-Event Cities

机译:活动后城市

获取原文
获取原文并翻译 | 示例
       

摘要

Planning 'events' such as the 19th-century foreign concessions in the sink ports and the late 20th-century Special Economic Zones (SEZs) have proved an important catalyst for development in China. Professor Zhi Wenjun, chief editor of Time + Architecture magazine, and architect Liu Yuyang look at how the 2008 Beijing Olympics and 2010 Shanghai World Expo are redefining urbanism in China and raising significant questions about the sustainability of the post-event city.
机译:计划中的“事件”,例如19世纪的沉船港口外国特许权和20世纪后期的经济特区(SEZ),已被证明是中国发展的重要催化剂。 《时代+建筑》杂志主编志文俊教授和建筑师刘宇阳着眼于2008年北京奥运会和2010年上海世博会如何重新定义中国的城市主义,并引发有关事后城市可持续性的重大问题。

著录项

  • 来源
    《Architectural Design》 |2008年第5期|p.60-63|共4页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信息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eng
  • 中图分类 房屋建筑设备;
  • 关键词

  • 入库时间 2022-08-18 00:28:15

相似文献

  • 外文文献
  • 中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