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美国卫生研究院文献>Chinese Journal of Hematology >CD5阴性套细胞淋巴瘤一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2h】

CD5阴性套细胞淋巴瘤一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机译:CD5阴性套细胞淋巴瘤一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代理获取
本网站仅为用户提供外文OA文献查询和代理获取服务,本网站没有原文。下单后我们将采用程序或人工为您竭诚获取高质量的原文,但由于OA文献来源多样且变更频繁,仍可能出现获取不到、文献不完整或与标题不符等情况,如果获取不到我们将提供退款服务。请知悉。

摘要

患者,女,59岁,2008年5月因劳动时手外伤前往外院就诊时发现白细胞升高。血常规:WBC 36×10 /L,中性粒细胞比例0.05,淋巴细胞比例0.95,HGB 126 g/L,PLT 205×10 /L。乳酸脱氢酶510 U/L(正常值范围60~100 U/L)。骨髓象:成熟淋巴细胞增多,胞质稀少,核染色质致密,无明显核仁。体格检查未见异常。颈、胸、腹部CT显示无淋巴结肿大及其他器官浸润。染色体核型:46, XX, 2q+, 6q+,t(11;14)(q13;q32), 12q−,13q−, i(17q), 19p+。诊断为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并接受苯丁酸氮芥、氟达拉滨及环磷酰胺等治疗。半年后查血常规:WBC 46×10 /L,成熟淋巴细胞比例0.93;该淋巴细胞为小至中等大小,核圆形或稍不规则,染色质呈凝块状,偶见单个小核仁,胞质少。于2009年2月入住我院,患者除略感疲劳外,仍无其他临床症状。体格检查未见淋巴结肿大及肝、脾肿大。骨髓象:成熟小淋巴细胞增多,比例为0.540。外周血淋巴细胞免疫表型分析:阳性表达包括CD19 64.1%、CD22 69.8%、CD20 79%、FMC7 51%、轻链λ 99%;阴性表达包括CD11c 6.9%、CD5 27.3%,sIgM、CD10、CD19/CD23、CD19/CD5、CD103、CD25、CD38、ZAP70不表达。染色体核型:46, XX,-4, 6q+, 8q+, t(11; 14)(q13;q32),-12, i(17q),+mar1,+mar2[8]/46,XY[12]。IgVH突变阳性,荧光原位杂交(FISH)检查显示CCND1/IgH融合基因阳性,最后诊断:套细胞淋巴瘤(MCL)(白血病期)。入院后接受利妥昔单抗(R)+改良的Hyper-CVAD(环磷酰胺、长春新碱、多柔比星、地塞米松)方案化疗,化疗期间出现Ⅲ度骨髓抑制。化疗后第26天,血常规:WBC 2.1×10 /L,中性粒细胞比例0.82,淋巴细胞比例0.13,单核细胞比例0.05,HGB 82 g/L,PLT 46×10 /L。之后,患者由于个人原因终止治疗。2011年8月门诊复查,患者无任何临床症状,血常规及骨髓象检查未见异常,FISH检查示CCND1/IgH融合基因阴性。2012年12月出现颈部、腋下及腹股沟淋巴结肿大,脾脏肋缘下5 cm。胸部及腹部CT示锁骨上、腋下、纵隔及腹部多发肿大淋巴结,脾脏肿大,盆腔少量积液。外周血淋巴细胞比例明显升高,免疫表型分析:96.4%为成熟淋巴细胞,Igλ 98.7%、CD19 95.5%、CD5/CD19 6.1%、CD22 92.6%、CD20 92.4%、CD23 55.7%、FMC7 47.1%、CD38 1.4%、ZAP70 22.8%,CD10不表达。FISH检查示CCND1/IgH融合基因阳性。再次接受R+改良Hyper-CVAD方案治疗1个疗程后,浅表肿大淋巴结及脾脏明显缩小,脾脏肋缘下1 cm,因患者个人原因再次停止治疗。2014年1月,锁骨上、腋下及腹股沟淋巴结又复肿大,脾脏肿大平脐,伴腹胀、消瘦、低热。R+改良Hyper-CVAD、R+EPOCH方案治疗疗效欠佳,患者放弃治疗,于2014年5月死亡。
机译:患者,女,59岁,2008年5月因劳动时手外伤前往外院就诊时发现白细胞升高。血常规:WBC 36×10 /L,中性粒细胞比例0.05,淋巴细胞比例0.95,HGB 126 g/L,PLT 205×10 /L。乳酸脱氢酶510 U/L(正常值范围60~100 U/L)。骨髓象:成熟淋巴细胞增多,胞质稀少,核染色质致密,无明显核仁。体格检查未见异常。颈、胸、腹部CT显示无淋巴结肿大及其他器官浸润。染色体核型:46, XX, 2q+, 6q+,t(11;14)(q13;q32), 12q−,13q−, i(17q), 19p+。诊断为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并接受苯丁酸氮芥、氟达拉滨及环磷酰胺等治疗。半年后查血常规:WBC 46×10 /L,成熟淋巴细胞比例0.93;该淋巴细胞为小至中等大小,核圆形或稍不规则,染色质呈凝块状,偶见单个小核仁,胞质少。于2009年2月入住我院,患者除略感疲劳外,仍无其他临床症状。体格检查未见淋巴结肿大及肝、脾肿大。骨髓象:成熟小淋巴细胞增多,比例为0.540。外周血淋巴细胞免疫表型分析:阳性表达包括CD19 64.1%、CD22 69.8%、CD20 79%、FMC7 51%、轻链λ 99%;阴性表达包括CD11c 6.9%、CD5 27.3%,sIgM、CD10、CD19/CD23、CD19/CD5、CD103、CD25、CD38、ZAP70不表达。染色体核型:46, XX,-4, 6q+, 8q+, t(11; 14)(q13;q32),-12, i(17q),+mar1,+mar2[8]/46,XY[12]。IgVH突变阳性,荧光原位杂交(FISH)检查显示CCND1/IgH融合基因阳性,最后诊断:套细胞淋巴瘤(MCL)(白血病期)。入院后接受利妥昔单抗(R)+改良的Hyper-CVAD(环磷酰胺、长春新碱、多柔比星、地塞米松)方案化疗,化疗期间出现Ⅲ度骨髓抑制。化疗后第26天,血常规:WBC 2.1×10 /L,中性粒细胞比例0.82,淋巴细胞比例0.13,单核细胞比例0.05,HGB 82 g/L,PLT 46×10 /L。之后,患者由于个人原因终止治疗。2011年8月门诊复查,患者无任何临床症状,血常规及骨髓象检查未见异常,FISH检查示CCND1/IgH融合基因阴性。2012年12月出现颈部、腋下及腹股沟淋巴结肿大,脾脏肋缘下5 cm。胸部及腹部CT示锁骨上、腋下、纵隔及腹部多发肿大淋巴结,脾脏肿大,盆腔少量积液。外周血淋巴细胞比例明显升高,免疫表型分析:96.4%为成熟淋巴细胞,Igλ 98.7%、CD19 95.5%、CD5/CD19 6.1%、CD22 92.6%、CD20 92.4%、CD23 55.7%、FMC7 47.1%、CD38 1.4%、ZAP70 22.8%,CD10不表达。FISH检查示CCND1/IgH融合基因阳性。再次接受R+改良Hyper-CVAD方案治疗1个疗程后,浅表肿大淋巴结及脾脏明显缩小,脾脏肋缘下1 cm,因患者个人原因再次停止治疗。2014年1月,锁骨上、腋下及腹股沟淋巴结又复肿大,脾脏肿大平脐,伴腹胀、消瘦、低热。R+改良Hyper-CVAD、R+EPOCH方案治疗疗效欠佳,患者放弃治疗,于2014年5月死亡。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外文文献
  • 中文文献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