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中兴通讯技术》 >铁路新一代移动通信的挑战与思考

铁路新一代移动通信的挑战与思考

             

摘要

铁路新一代移动通信将面向铁路全场景、全业务、全链接、强安全,不仅有望完全取代既有系统,还能为列车自动驾驶、列车安全视频监控等业务提供高速信息传输服务,是铁路物联网的信息承载平台和高速铁路运行安全保障的基础.感知-通信-计算一体化、数智融合、新型阵列理论、新材料物理电磁特性为铁路新一代移动通信发展提供前沿应用基础理论支撑;"大智移云物"技术群、区块链技术、高精度无线网络规划与优化、建筑信息模型(BIM)与增强现实(AR)融合技术以及数字孪生将为铁路新一代移动通信发展提供技术保障.在当前和未来的落地应用中,铁路新一代移动通信系统需要树立"可管、可控、可信、可视、可靠、可测"的六大设计理念,需要解决频率资源有限和新需求不断涌现之间的矛盾,高速移动性与可靠性问题,以及综合轨道交通枢纽集群与场景独特性带来的挑战,需要厘清在技术体制、公专共存、异构网络协同等方面存在的开放性问题.

著录项

  • 来源
    《中兴通讯技术》 |2021年第4期|44-50|共7页
  • 作者

    钟章队; 官科; 陈为; 艾渤;

  • 作者单位

    北京交通大学 轨道交通控制与安全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 北京 100044;

    北京交通大学 宽带移动信息通信铁路行业重点实验室 中国 北京 100044;

    智慧高铁系统前沿科学中心 中国 北京 100044;

    北京交通大学 轨道交通控制与安全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 北京 100044;

    北京交通大学 宽带移动信息通信铁路行业重点实验室 中国 北京 100044;

    智慧高铁系统前沿科学中心 中国 北京 100044;

    北京交通大学 轨道交通控制与安全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 北京 100044;

    北京交通大学 宽带移动信息通信铁路行业重点实验室 中国 北京 100044;

    智慧高铁系统前沿科学中心 中国 北京 100044;

    北京交通大学 轨道交通控制与安全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 北京 100044;

    北京交通大学 宽带移动信息通信铁路行业重点实验室 中国 北京 100044;

    智慧高铁系统前沿科学中心 中国 北京 100044;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 关键词

    高速铁路; 5G; 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