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浙江实用医学》 >3D-ASL在急性及超急性脑梗死诊断中的应用

3D-ASL在急性及超急性脑梗死诊断中的应用

         

摘要

目的探讨三维动脉自旋标记技术(3D-ASL)在急性及超急性脑梗死诊断及评估作用。方法选择发病24小时内、临床诊断为缺血性脑梗死患者35例,入院时行MRI、DWI、3D-TOF-MRA及3D-ASL扫描。观察所有患者MRA图,分析颅内血管及颈内动脉有无狭窄及异常;对于临床确诊为急性脑梗死且DWI阳性的患者,分别在DWI、CBF图上勾画并测量梗死面积SDWI和灌注异常面积SASL,比较两者的差异;对于临床诊断为急性脑梗死但DWI为阴性的患者(超急性期脑梗死),选取CBF图有灌注异常的区域作为感兴趣区(ROI),用镜像方法分别测量病灶侧和对侧相应区域的rCBF值,并结合MRA分析造成脑组织血流灌注异常的原因。结果本组35例临床诊断为急性脑梗死的患者经DWI检查显示33例呈高信号,2例DWI呈阴性,考虑为超急性期脑梗死,进一步结合头颅及颈部血管成像发现患侧颈内动脉或脑血管有不同程度的狭窄。经3D-ASL检查显示,临床诊断35例为急性脑梗死,包括DWI阳性减少33例(rCBF减少29例,提示局部灌注减低;rCBF增加4例,提示局部灌注增加),DWI阴性2例(rCBF下降,提示呈低灌注)。结论 3D-ASL的应用可能在超早期脑梗死的诊断和评估中发挥重要作用。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