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浙江医学》 >N末端脑利钠肽原在柔红霉素诱导治疗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中的变化及其意义

N末端脑利钠肽原在柔红霉素诱导治疗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中的变化及其意义

         

摘要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是小儿最常见的恶性肿瘤,而柔红霉素(DNR)等蒽环类药物在治疗中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且临床上为了提高疗效,使用的剂量多较大.但近年来研究发现,随着疗效的提高,药物诱发的心脏毒性的发生率也明显增加,从而限制了该类药在临床上的应用;同时,目前尚缺乏早期监测蒽环类药物治疗本病后出现亚临床心肌功能损害的指标.因此,寻找蒽环类药物心脏毒性的早期监测指标则具有重要意义.2001年欧洲心脏病协会制定的心力衰竭指南中,首次将血浆脑利钠肽(BNP)作为心力衰竭的判断指标[1].

著录项

  • 来源
    《浙江医学》 |2010年第2期|280-282|共3页
  • 作者单位

    325027,温州医学院附属育英儿童医院血液科;

    325027,温州医学院附属育英儿童医院血液科;

    325027,温州医学院药理学教研室;

    325027,温州医学院附属育英儿童医院心血管科;

    325027,温州医学院附属育英儿童医院血液科;

    325027,温州医学院附属育英儿童医院血液科;

    325027,温州医学院附属育英儿童医院血液科;

    325027,温州医学院附属育英儿童医院血液科;

    325027,温州医学院附属育英儿童医院血液科;

    325027,温州医学院附属育英儿童医院血液科;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 关键词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