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浙江学刊》 >中国历史的空间枢纽——欧文·拉铁摩尔边疆范式中的'贮存地'剖析

中国历史的空间枢纽——欧文·拉铁摩尔边疆范式中的'贮存地'剖析

         

摘要

20世纪30年代,拉铁摩尔最早用"贮存地"形容历史时期中国内蒙古和东北交界地带的历史特性."贮存地"不是毫无变化的概念建构,不断地意义填充使之逐渐由地理区位概念向空间功能概念转向,而其内涵演变则与拉铁摩尔本人的知识结构调整桴鼓相应."贮存地"是拉铁摩尔通过"空间视角"对"长城边疆"与中国大历史间互动规律的历史想象,目的在于揭示边疆地带的"融合创生"作用以及"边疆社会"、"边疆人"独特的身份认同,进而从历史的维度对他的边疆范式进行补充.其理论意义大于实证意义.通过"贮存地"不难发现,拉铁摩尔的边疆范式其实没有逃脱"西方中心"的时代局限,仍带有浓重的线性思维方式和普世化倾向,而且他对中国历史的解释存在诸多偏颇之论,不能不经鉴别一概吸收.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