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文会议>其他>第二届西部民族走廊学术研讨会
第二届西部民族走廊学术研讨会

第二届西部民族走廊学术研讨会

  • 召开年:2012
  • 召开地:北京
  • 出版时间: 2012-12

主办单位:中央民族大学

会议文集:第二届西部民族走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会议论文
全选(0
  • 摘要:本文通过对发生于川藏边界甘孜藏族自治州丹巴县的S乡村民争夺“东女国”名号的调查展开了对边界(缘)和中心的关系模式以及边界人群的边缘化和主观能动性问题的再思索。S乡人的“东女国之争”包含了自相矛盾的内容:第一、“非藏既藏”:对非藏系“东女王”后裔地位的宣传与对自身“纯正”藏族血统的强调;第二、“非男既男”:对女性崇高地位的鼓吹与以彪悍勇猛著称的康巴(男)人自居;第三、“非拥既拥”:对“高高在上”的部分地方官员的斥责与对伟大英明的党中央的讴歌。而这与当地人置身于汉藏社会的边缘是分不开的。为此,提出若把边界视为“交汇地带”就能够在揭示中心和边缘互动的基础上阐释这些矛盾存在的合理性以及展现边界(缘)社会主动边缘化与构建自我中心的创造性。
  • 摘要:河湟社会是一个典型的藏边社会,它位于汉藏文化的边界地带,其社会的形成和发展有着鲜明的特点。清代的河湟地区的民族贸易最为兴盛,成为西北地区民族贸易的枢纽之一。随着民族贸易的深入,社会文化交流渗透己成为常态,塑造了河湟社会文化,形成了一个特点鲜明的地方性知识体系。本文就以清代河湟地区最为突出的社会经济行为——民族贸易为切入点,从社会史的角度探讨河湟社会文化。本文着重论述了清代民族贸易对河湟社会的基本构成形态、城市社会、民风、社会阶层以及河湟社会发展趋势等方面的影响。
  • 摘要:锅庄是清代民国年间康定一楼一底的四合院式建筑,分布在炉城及近郊。锅庄集住宿、堆栈、贸易中介、信用担保等功能于一身,是康藏商人与汉族商人进行边茶贸易的重要中介机构。藏商出售关外土产,汉商销售茶叶,通常情况下双方不直接见面,而是由锅庄主代为完成交易过程,或至少由锅庄主居间翻译、撮合;发生纠纷通常也是由锅庄主调停裁决,双方大都接受:汉商和藏商都存在赊账或远期交割货物的传统,锅庄主就扮演了双方的债务和信用担保人。贸易港通常是沿海、沿河的城镇,为了保证海外(对外)贸易、特别是运输和交易过程中的人身和财产安全,贸易港必须置于国家(政府)和管理和保护之下。尽管笼罩在国家权力之下,但贸易港最重要的特征是中立。因此贸易港的主要特征有二:1、政府管理优先于市场竞争(或竞争只在暗中运行),贸易价格是给定的;2、本地居民扮演中介和财计之责。中介者(factor)往往是基于身份动机(status motive)而非利润动机(profit motive)。以贸易港概念来考察康定锅庄贸易时,始终扣住如下特征:1、国家管理和保护下的贸易方式;2贸易地区的中立性:3、贸易各方接触禁忌。这是理解历史上共同体之间贸易特征的一把钥匙。
  • 摘要:岷江上游走廊位于藏羌彝走廊的东缘,辐射范围包括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的大部分地区。历史上,该区域先后经历了数次大规模的民族交融与变革,民族间的冲突、抗衡和交融格外激烈,并最终在这一区域形成了藏族、羌族、汉族和回族等多民族多元文化共处的格局。由于地处青藏高原东缘高山峡谷地带的龙门山断裂带和横断山区东缘,该区域不但林业、水利和旅游文化资源丰富,而且也是汉藏文化的交汇带,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文化特点。
  • 摘要:民国伊始,罂粟传入川西北杂谷脑河流域及其周边地区,旋即区域内各族群与力量悉数席卷入鸦片种贩的市场网络。文章在述及鸦片蔓延背景之基础上,考察了鸦片收割、采购、贩运过程中的特有区域历史景象:赶烟会、袍哥烟帮。继而,汉人士绅就鸦片种禁问题与地方政府展开的互动,则在区域族群政治层面上呈现出鸦片市场网络触角的深度与广度。
  • 摘要:本文从认知语言学、语言人类学和认知心理学的角度讨论藏羌彝走廊民族语言存在类动词的功能分布,通过亲属语言之间跨语言比较,探索存在动词在这些语言中概念结构的相似性和相对性。
  • 摘要:黄河两大弯曲在青藏高原东缘青、甘、川三省交界地带呈现为一个不规则的“S”形,这就是通常所说的“河曲”,历史上称为“九曲之地”。河曲民族走廊的形成历史是极为悠久的,在历史上曾有众多的古道纵横交错。马家窑文化、齐家文化、辛店文化和卡约文化,都分布在这些地区,并反映出这些地区在史前均具有羌人的文化特征,其生产力发展水平、民族习俗、生活环境、居住条件等也十分类似,部族之间的往来日趋频繁,道路的开辟当不可避免。
  • 摘要:云南藏区的“藏回”,是不同族群在长期交往融合过程中形成的一个特殊群体,他们保留着一部分对回族的认同,但在生活习俗乃至宗教信仰等方面,都已经深深的被藏化或者汉化。本文将以云南省德钦县升平镇为例,采用人类学的研究方法,介绍“藏回”群体在当地的历史渊源与生活状态。在理解这种现象的时候,需要区分“身份证上的族别”、“心理上的族群认同”与“生活上的族群习俗”这三个概念。对社区生活的参与和依赖是回民逐渐“打开自己”的重要原因,同时,他们也在家庭与清真寺中保留了一片自留地,使传统身份与文化得以延续。最后,结合相关论述,探讨这种“地方化的伊斯兰教”出现的原因,以及启示。
  • 摘要:彼得·伯格(Peter Burke)在其着作《知识社会史:从古腾堡到狄德罗》(A social history of knowledge:from Gutenberg to Diderot)中揭示了知识的转化历程:欧洲近代早期制度与穆斯林世界附属于清真寺教学的机构相似,寺院经堂教育内虽然没有教士,但寺院学校很类似欧洲由教会主宰的教育机构:教学的科目是可兰经,先知言论和回教律。学校有正式的辩论组织,如同西方的辩论。这个教育体系,属于流动的体系:对一个教授而言,重点不是他学过什么,而是他和谁学。可以说,学习的主要场所是个非正式的学习圈,允许在教师家中或是在寺院,并与教师保持适当距离。此外,清真寺内有学校宿舍,教授薪俸,供奉此体系的基金会,与相应的教学执照,类似欧洲的“教学特权”;这延续着中世纪的巴格达/大马士革/开罗的傅统,也与16至17世纪鄂图曼帝国相接近。绅士在中国的地位更为荣耀,儒家科举体制下,这些知识群体协同皇帝治理这个天下达两千年的历史,这套体制是以四书五经评注的考试成绩选择政治上的精英,以密封卷的方式建立的文官考试制度,重视用人唯才,“他们的贵族是由于学术与知识产生,不论血统或家系”。福科从教会于国家的关系上谈到知识份子的历史,他揭示:“权力的运用不断地创造知识。相反的,知识经常引发权力的效能”,早期欧洲的国家历史,不论是官僚政治的繁文缛节或秘书统治,都是以教会为典范。皇家槠案馆在发明行政书写技术上比教廷要迟,由于天主教的制度建立在比任何一欧洲王权都大的尺度上,僧侣一度垄断读书识字的权利。可以说,近代官僚政治建筑在中古教廷的传统上。
  • 摘要:西北甘青地区特有民族历经艰辛,经过一次次迁徙和投奔,在甘肃青海边缘僻壤之地落户生根,他们在贫瘠的土地和弱小的族群中依然调养自己的精神,通过一个个王者故事孜孜不倦地追寻自己的英雄祖先。历史上格萨尔是土、裕固民族的敌人,给两个民族的先民留下了可怕的记忆,土族和裕固族的先民是忌讳说唱格萨尔的。但是,时过境迁,现在土族和裕固族中却说唱、流传着《格萨尔》,虽然土族中说唱《格萨尔》前,一般要偎桑,求霍尔王不要发怒,允许说唱《格萨尔纳木塔尔》。但是年轻说唱者己经不继承这种习俗,他们己不相信神祖会发怒。有的说唱者甚至对岭王和霍尔采取不褒不贬的态度,有的还认为格萨尔是英雄,救了我们,我们可以赞颂他等等。”《格萨尔》在土、裕固族中的这种变迁,也与甘青地区的社会文化环境有关。小民族在甘青地区这个特殊的地理环境和错综复杂的民族关系中不断发生这样或那样的变化,这些变化是历史上民族融合的继续。
  • 摘要:社会科学的问题一般都建立在探究有关社会事实的这样一组问题的基础之上。本文试图以20世纪40年代出现在新疆哈萨克社会中的一个人物一一乌斯满一一的政治抉择及其行为逻辑为例,来分析人们处在社会剧烈变迁中的具体实践及其社会后果,并以此为基础,进一步探讨当社会结构、现实需要与文化传承三者纠结在一起时,它们对参与其中的行动者和今天的学者而言,能够分别构成什么样的问题意识。
  • 摘要:灶神是藏族神灵中重要的一类神,在西藏是鲁类神,具有古朴的形象与传统的祭祀仪式。在安多地区由于受到汉地文化的影响,它的形象模糊没有特定的形象,祭祀仪式也与汉地祭灶相似。但内容主要还是为了祈祷食物鲜美,来年富足安康。所以既有藏文化的内涵也有汉文化的形式。是两种文化交融的文化现象。
  • 摘要:本文试图分析的柬埔寨青年出家仪式,并以此呈现当地社会中,延续历史上印度教传统的祭司,柬埔寨语称为“阿加”,即老师之意,他们所参与的仪式步骤及其蕴含的一整套印度教对于生命的观念,渗透入小乘佛教的核心地带—佛教寺院与小乘佛教的入门典礼-出家仪式之中。阿加们在青年出家时为他们做的仪式,更像是男孩青春期从孩童转变为可结婚男子的过渡仪式,阿加借助印度教神抵和其他被佛教排斥为野的神灵,通过招魂仪式,为男孩们注入强大的生殖力,为男孩们还俗之后的婚姻做准备。
  • 摘要:文化交流是历史发展过程中形影不离的重要组成部分。吐蕃社会自运用文字记录历史以来,藏文文献中对藏、汉民族间的文化交流的记录就不曾间断,无论是兵戎相见还是和平共处,无论是统治集团还是人民大众。不同民族群体间的文化交流,一直是中外学者乐此不疲的研究领域,他们运用自身的学科特点,从不同的角度,关注和研究阐述文化交流的历史轨迹和特点,阐明不同民族间文化源远流长的关系。本文着力从文献学的角度出发,从神灵信仰演变的历史脉络,分析和阐述藏、汉民族在民间所进行的自觉的文化交流,并以神灵信仰演变作为其主线。神灵信仰研究,主要依仗神话的收集和分析,而作为神话,则是关于世界和人怎样产生并成为现今样子的神圣的叙事性解释。虽然一直以来学术界很多学者视神话与“荒诞”、“谬论”为同义词,但终究其根本,运用文献学、人类学、比较宗教学、民俗学、心理学等学科知识,可以将神话的神秘面纱慢慢揭开,历史的真相和文化的根本都会渐渐展现在你面前。神灵信仰使世界宗教所具有的共性,特别是佛教而言,由于其自身的理论特点,形成了以释迦牟尼佛为中心的庞大的神灵体系。藏传佛教作为佛教的一大分支,在继承了印度佛教诸多特点的同时,为了适应西藏的地理、民族、社会等特殊环境,也具有了自己的个性,并在传播、发展过程中不断完善,从而形成了藏传佛教这一特殊的佛教分支。本文以拉萨北面扎吉寺所供护法神扎吉拉姆信仰为主线,探讨其信仰演变的文化现象放在中国古代史发展的大背景下,从内外交错复杂的文化背景中导出历史发展的客观状况,深入分析清代藏、汉民族文化交流的脉络,考察其内部的文化结构及其特点,全面阐释其发生的背景、原因及条件,从而影射藏、汉文化相互交流、彼此互动的历史本相。
  • 摘要:本文介绍了费孝通的“走廊”问题和李绍明的“民族走廊”概念,分析二者的定义缺陷,提出了“民族走廊”问题关系到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民族走廊”是中国古代农耕文明中心圈层结构的特殊表现形式等观点,并以次讨论了“巫山—武陵走廊”。
  • 摘要:通过探讨神山与家屋在嘉绒人的生活世界中的意义,在一个动态生成着文化价值与社会结构的复杂历史场景中深入地把握嘉绒社会人文之特质,也能促进记一步地反思现代社会科学的种种困境局限与突破可能。
  • 摘要: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城镇化建设是一个密切互动的过程。少数民族地区丰富的自然和人文资源,为民族地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基础。改革开放后,随着城镇化发展战略的逐步确立,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旅游业成为许多民族地区带动经济和社会发展,转移劳动力,以及提升民族地区整体形象和竞争力的战略产业。本研究在此尝试通过对循化撒拉族地区改革开放后推进城镇化和旅游业发展的历史过程的讨论,来具体探讨西北民族地区城镇化建设过程中旅游业发展的特点、展现问题以及发展趋势,以期对进一步认识西北民族地区,特别是穆斯林民族地区的产业转型与城镇化建设问题。
  • 摘要:在文化分区的基础上,本文以宗教信仰为切入点,横向比较了藏文化在藏彝走廊各文化分区传播、具体表现和影响,并分析其影响藏彝走廊民族与文化格局的主要特点,指出藏文化在藏彝走廊具有跨民族或族群乃至跨语支传播的总体趋向,并存在层次性和区域性的差异。不同民族或族群在将藏传佛教因素有机地融入本土宗教信仰中的同时,仍从宗教职业者构成、本土语言和宗教观念等层面坚守本土的宗教信仰。
  • 摘要:从蓝店坡村可以看到,从高山下迁,是羌族自发迁徙式的移民,是他们保障自己生存安全,获得更好发展机会的实践,也是其积极应对自然与社会环境的一种策略。他们在迁移的过程中,通过强化其社会网络的弹性,规避了一般移民容易遇到的风险,并在这一过程中建构了自己城乡之间的身份,在与蓝店坡村村民和城市居民的互动中,使得羌文化的知识体系发生了流变,呈现出一种逐步消融地方差异的状况。
  • 摘要:藏羌彝走廊概念提出,深化了中国西部多个少数民族历史存在的本相与内涵,本文在这个新视角下,集中研讨空间生态文化的美的意蕴。藏羌彝处在一个地理、气候、地貌共有的空间,创造了同而存异的物质空间、非物质空间的生态文化,在相对历史发展中,各自守候空间文化的生态美发展,同时创造、生成彼此亲和、互补的美的文化生态,守候与亲和,是藏羌彝走廊文化生态美的境界与生态机理。
  • 摘要:21世纪以来,学界对于藏彝走廊研究的重视程度不断增加,成果颇丰。文章立足于对前人成果进行梳理的基础上提出自藏彝走廊概念从孕育、提出到以后藏彝走廊研究的成熟发展将经历三段时期,并阐述在今后研究中要重点加强对该区域的考古与民族调查工作、学科整合、理论性与应用性研究、跨区域比较性研究以及在走廊研究中构建以“羌族为中心民族”向外辐射的研究范式。
  • 摘要:藏羌彝走廊主要指今川、滇、藏三省区毗邻地区由一系列南北走向的山系、河流所构成的高山峡谷区域。在我国西部青藏高原东南缘的西藏东部和四川、云南西部一带,却存在一个非常独特的山脉、河流均呈南-北走向的地理单元,这就是闻名于世的横断山高山峡谷地带,也地理学上通常所称的“横断山脉地区”。“藏羌彝走廊”所指的正是这样一个独特区域。该区域因有怒江、澜沧江、金沙江、雅砻江、大渡河、岷江六条大江分别自北向南从这里穿流而过,在峰峦叠嶂的高山峻岭中开辟出一条条南北走向的天然河谷通道,所以自古以来即成为众多民族或族群南来北往、频繁迁徙流动的场所,也是历史上西北与西南各民族之间进行沟通往来的重要孔道。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研究:rn  一、植物考古:生业形态与农作物种属的判定。rn  二、动物考古:古人食谱及生业研究的深化。 rn  三、陶器成份分析比较研究:以川西彩陶为主。rn  四、冶金考古:四川省盐源县、茂县牟托出土青铜器的成份分析及比较研究等,对本区铜矿分布的调查。rn  五、地震考古:龙门山地区、西昌邛海地区为地震断裂带分布区,古文化遗址的发布规律及特征与地震多发的对应关系分析。rn  六、盐业考古:四川省盐源县、西藏自治区芒康县盐井乡藏族晒盐调查等。rn  七、小结:跨学科的多角度整合研究,为探讨藏羌彝走廊的古代历史文化开辟了新视野。
  • 摘要:本文介绍了清代中期以来,西南七省市的土司区范围总体上不断缩减,而以乾隆四十一年为界,嘉绒藏区土司势力则在雍正大规模“改土归流”以来呈现出相对增长的趋势。本文此现象进行对比分析,提出嘉绒士兵强大的作战能力是嘉表层原因,清王朝“以番攻番”的民族统治策略是深层原因的论断。
  • 摘要:活佛转世制度形成以来,藏区活佛中渐渐出现了具有特殊身份标签的特殊活佛群体。其实,特殊活佛群体的特殊身份标志,与转世活佛权威认同观的形成历史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活佛转世制度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活佛信仰在不同藏族区域内出现不同的认同趋势,其逐渐显露出活佛特殊身份认同符号的多元特点。众所周知,围绕着转世活佛和活佛转世,在不同藏区活佛中出现了不同信仰层面的各种说词,从而派生出有着地域特色的活佛权威多元认同。其中,较有代表性的是“香根活佛”认同现象,它既有特殊的宗教权威内涵又有独特的区域地方色彩。
  • 摘要:目前,国内学者对拉铁摩尔学说的关注,主要是围绕着他的代表性著作《中国的亚洲内陆边疆》(Inner Asian Frontiers of China)一书展开的,相关的论述与文章也较多。这本书无疑是拉铁摩尔边疆学术思想的集大成之作,作者在书中指出:“从太平洋到帕米尔高原,又从帕米尔高原南下,到达分隔中国与印度的高寒地带,在这个范围内所包括的是满洲、蒙古、新疆和西藏。这是亚洲中部的隔绝地带,世界上最神秘的边疆之一”。在有效处理好了内陆亚洲-中原这一关系主轴的基础上,才能真正有效地实现对西藏、新疆、蒙古和满洲这四方关系的方向把控与内部治理,如汉朝、唐朝、清朝等朝代,皆是如此;而在宋朝和明朝中后期,由于中原朝廷无法处理内陆亚洲-中原这一战略主轴的问题,因此,使围绕这一问题而生发出来的藏地、新疆、蒙古和满洲这四方力量暗流涌动,逐渐搅动中原政治,并最终席卷了中原朝廷。历史之鉴,足以使我们重新去审视拉铁摩尔曾经倡导的这种“内陆亚洲”边疆视野。
  • 摘要:在藏边社会的研究途径中,影像研究是一种有独特价值的进入方法。从1900年至今,不同背景的影像作者在藏边地区创作了大量的作品,记录了很多特定时空中的真实事件与历史人物。本文以近一个世纪以来有关藏边社会的影像文本为切入点,探讨不同时期的“藏边影像”所呈现的社会形态与文化图景,揭示这些影像背后的文化立场、创作方法与权力关系。
  • 摘要:鱼通藏族主要分布在川西大渡河畔的康定县鱼通区,包括康定县的姑咱镇、前溪乡和麦崩乡。鱼通人作为“藏彝走廊”大渡河上游的一个古老族群,位于民族走廊的多族群社会文化交汇带上,既保留了自己的语言,也吸收了周边诸多文化。每年在鱼通区前溪乡境内雄居寺举办的八卦会,充分体现了走廊地带多元文化接触的特点。鱼通所称的八卦,从形制、制作流程上和最后的分发过程,属于藏传佛教寺院的沙绘坛城。将坛城称为八卦,既有汉藏文化交流的历史因素,汉地九宫八卦等观念很早就对藏地文化的诸方面产生过影响,因而孔子成了藏传佛教中文殊菩萨的化身,孔子成了鱼通公嘛的祖神。鱼通地区八卦会的得名、发展历程,以及仪式过程,八卦会体现了汉到卫藏、卫藏到康东部、康东文化到汉的文化接触、影响和交融过程,体现了汉、卫藏与康区之间复杂和多向的文化交流关系,这也是民族走廊地带多元文化的接触和交流过程的缩影。同时,当地人又将地方生态、文化有机地与吸收借鉴外来文化的过程结合起来,八卦会起到了连接该地的过去与现在,协调村落秩序、连接我群与他群文化的特殊作用。鱼通地区的八卦会,对于理解他们的文化系统,进而理解康区的社会文化变迁,对于深刻理解藏文化自身的多元性质,都有重要意义。
  • 摘要:对于地方保护神的焚香仪轨是藏族社会中十分古老的民间宗教仪式,从当下来看,在整个藏区依然具有普遍性和一致性。焚香颂辞的念颂是焚香仪轨中的核心部分,无论是作为一种仪式或是一种文类,具有神圣性。本文以实地调研、藏文文献资料及相关研究为基础,以青海果洛班玛地方保护神“雍仲吉则”焚香颂辞为个案,深入解析作为一种文类的藏族地方保护神焚香颂辞,认为焚香颂辞既与焚香仪式形成一个整体,体现了藏族民间文学、民间宗教(或无名宗教)与佛苯传统的杂揉,又保留了藏族古文明的诸多复杂形态。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