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阴山学刊》 >从“沉静的凝定”到“碎片的狂欢”——试论郑敏三个时期诗歌图像与声音运用的流变

从“沉静的凝定”到“碎片的狂欢”——试论郑敏三个时期诗歌图像与声音运用的流变

         

摘要

郑敏诗歌写作分跨两个阶段:20世纪40年代与归来复出,后者又可细分为两个时期。虽然经历时代变迁,个体经验层面有深邃的省思与拓展,然而其写作技艺却似乎秉持其早期即已寻获的"意象化"手法,不像其同时代人、同为联大校园诗人出身的穆旦,从20世纪40年代"新的抒情"所追求的叙事性、戏剧化手法,在20世纪70年代"回归"典范的抒情诗形式。但是,深入文本,我们将会看到,郑敏的诗歌写作在形式层面也经历了内隐却重要的变化,这一变化当然是伴随着诗人主体经验与诗学探索的自觉而发生的,表现在形式层面即是,曾经"直观而完整"的诗歌图像与声音意象为"碎片化、多义性"的声色元件所取代,诗人青年时代的沉静凝定亦转变为晚期的碎片式狂欢。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