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西北地质科学 》 >吐鲁番—哈密盆地的形成、演化及其含油气特征

吐鲁番—哈密盆地的形成、演化及其含油气特征

             

摘要

吐鲁番-哈密盆地形成于晚二叠世。盆地构造演化经历了边缘断陷、断坳过渡、扩张坳陷、内部断陷及褶皱回返五个时期。时空上表现出断、坳结合,相互转化,侧向移动和超覆扩张等特征。盆地有晚二叠世以来各地质时代的沉积地层,总厚7000m以上。上二叠统塔尔郎组和下、中侏罗统为主要生油层系,其中的河道砂岩体和席状砂岩体物性条件较好,是主要储集层。盆地油气聚集最有利地区为生油凹陷带内断层与背斜构造圈闭互相配置的次级构造带,它们主要存在于吐鲁番坳陷区内。台北凹陷带北部逆冲推覆构造体下盘及其东段的柯柯亚-台北构造带,托克逊凹陷西部伊拉湖-大河沿逆冲断裂带下盘及其伊拉湖构造带以及中央背斜带等应列为重点勘探对象。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