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西部探矿工程》 >核磁共振测井在东方A区储层孔隙结构研究中的应用

核磁共振测井在东方A区储层孔隙结构研究中的应用

         

摘要

目前储层孔隙结构特征的描述主要是通过室内实验方法获得,包括借助铸体薄片、扫描电镜及CT扫描图像的图像分析法、毛管压力曲线法等.针对东方A区孔隙结构前人做过多次研究,但由于室内试验的方法易受到岩芯样品尺寸的限制,同时海上油气田岩芯样品资料有限,在未取得岩芯的层段无法开展孔隙结构研究.引入核磁测井分析方法,从定性到定量上研究孔隙结构,获取纵向上连续的孔隙结构参数.研究表明Ⅰ气组核磁毛管压力曲线谱中红色区域较Ⅱ气组大,说明代表优质储层的平台段长、排驱压力低的毛管压力曲线所占比例大,解析出的孔喉半径分布谱上亦显示Ⅰ气组大孔喉占比多,说明Ⅰ气组的孔隙结构优于Ⅱ气组.该方法实现了无取芯井孔隙结构测井定量评价,为本区储层孔隙结构的研究开辟一条新途径.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