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西部大开发:土地开发工程研究》 >不同轮耕方式对新增耕地土壤团聚体分布及稳定性的影响

不同轮耕方式对新增耕地土壤团聚体分布及稳定性的影响

         

摘要

为了探明不同轮耕方式对以生土为构建材料的新增耕地的土壤团聚体粒径分布及稳定性的影响,于2018年10月对免耕—深松—免耕、免耕—深松—翻耕、深松—深松—深松、深松—深松—翻耕四种不同的轮耕方式下0~20cm土层土壤进行采集,分析轮耕方式对土壤团聚体粒径、数量及其结构稳定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新增的可耕作土地中采取不同的轮耕方式,其中深松耕作的次数越多,>0.25mm风干团聚体含量越高,土壤团聚度越高;免耕次数越多,>0.25mm的水稳性团聚体含量越高,水稳性团聚度越高,团聚体破坏率越小;翻耕则会降低土壤团聚体含量。相关分析表明,影响土壤团聚体平均质量直径(MWD)的主要限制因素为大团聚体含量,容重、孔隙度、团聚体破坏率等因素对其影响不显著。综上,免耕—深松—免耕模式下,土壤水稳性团聚体含量较高,团聚体稳定,形成的土壤结构良好,为新增耕地可采用的优化轮耕方式。

著录项

  • 来源
    《西部大开发:土地开发工程研究》 |2019年第6期|P.31-36|共6页
  • 作者

    马建业; 何靖; 杜宜春;

  • 作者单位

    [1]陕西地建土地工程技术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陕西西安710075;

    [2]自然资源部退化及未利用土地整治工程重点实验室;

    陕西西安710075;

    [3]陕西省土地整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陕西西安710075;

    [4]陕西省土地工程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陕西西安710075;

    [1]陕西地建土地工程技术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陕西西安710075;

    [2]自然资源部退化及未利用土地整治工程重点实验室;

    陕西西安710075;

    [3]陕西省土地整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陕西西安710075;

    [4]陕西省土地工程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陕西西安710075;

    [1]陕西地建土地工程技术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陕西西安710075;

    [2]自然资源部退化及未利用土地整治工程重点实验室;

    陕西西安710075;

    [3]陕西省土地整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陕西西安710075;

    [4]陕西省土地工程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陕西西安710075;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土壤物理学;
  • 关键词

    轮耕方式; 新增耕地; 风干团聚体; 水稳性团聚体;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