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肿瘤》 >胃肠间质瘤复发危险度的临床分析

胃肠间质瘤复发危险度的临床分析

         

摘要

目的:探讨不同临床病理因素对胃肠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GIST)预后的影响,以期为GIST诊断和治疗以及预后判断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1月—2006年12月接受手术治疗的128例GIST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并进行随访,分析肿瘤原发部位、肿瘤大小、组织学类型、核分裂相、远处转移、甲磺酸伊马替尼等因素和GIST危险度与生存率之间的关系。结果:本组患者CD117表达阳性率为94.5%(121/128),CD34表达阳性率为72.7%(93/128)。按照Miettinen危险度分级标准,相同危险度的胃间质瘤与非胃间质瘤的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组织学类型与危险度分级相关(P=0.0282)。远处转移与GIST患者的生存率密切相关(P<0.0001)。甲磺酸伊马替尼治疗GIST可以明显提高中-高危险度GIST患者的生存率。结论:Miettinen危险度分级标准作为GIST的预后判定标准更为合理。组织学类型和远处转移可以作为评估GIST的重要因素,应在分级标准中予以体现。对中-高度危险的GIST患者,应建议口服甲磺酸伊马替尼治疗。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