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乡镇论坛》 >农作物中的舶来品

农作物中的舶来品

         

摘要

玉米,原名玉蜀黍,俗名番麦、玉麦、玉黍、包谷、包芦、棒子、珍珠米等。原产美洲,明代中叶传入我国,当时没有受到重视,只是种在贫瘠的田里或山坡地上,显不出它高产的优点。到了清代中叶,玉米才开始推广,成为干旱地区最主要的粮食作物,在一定程度上夺取了谷子的地位,被称为“六谷”。甘薯,原产美洲,明朝万历年间引种到我国,最初称为番薯,又有红薯、红苕、山芋、地瓜等名称。甘薯的单位面积产量特别高,在它传来我国不久,就受到普遍重视,明代大科学家徐光启曾撰文推广甘薯的栽培方法。到清代中叶,甘薯先后在不少地区发展为主粮之一,有“红薯半年粮”的谚语。马铃薯,又名洋芋,俗称山药蛋。原产南美洲,大约在明末清初时传入我国。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