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农业工程学报》 >中国耕地多功能耦合协调时空演变及其驱动因素

中国耕地多功能耦合协调时空演变及其驱动因素

         

摘要

为探究耕地多功能耦合协调演变规律及其驱动因素,该研究依据2000-2018年中国30个省级行政区统计数据,综合评价耕地“生产-生活-生态”三维功能水平并采用核密度估计和可视化制图刻画耕地多功能时空特征,进而采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分析耕地多功能耦合协调关系,最终采用地理探测器识别耕地多功能耦合协调演变的驱动因素并解析其驱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1)耕地生产功能水平、生活功能水平和生态功能水平分别处于[0.030,0.608]、[0.042,0.672]和[0.058,0.897]范围,生产功能呈现上升-下降-上升波动变化,生活功能水平先上升后下降,生态功能水平则整体小幅提升,各项功能均具有极化特征。耕地生产功能、生活功能和生态功能空间格局分别呈现“东高西低”“北高南低”和“西高东低”分布特征。2)耕地多功能耦合协调水平处于[0.093,0.554]范围,整体稳步提升但水平仍然较低,多数省份耕地多功能仍为失调状态。耕地多功能耦合协调空间格局逐渐呈现集聚提升的演化特征,东北地区、京津冀地区和长三角地区耕地多功能耦合协调水平较高,西北地区则处于较低水平。3)耕地多功能耦合协调度演变受经营主体条件、农业发展水平、工业发展水平和城镇化水平影响显著,其中,经营主体条件和城镇化水平对耕地多功能耦合协调度演变的驱动力较强,农业发展水平和工业发展水平次之。各驱动因素交互作用类型均为双因子增强或非线性增强,因素交互作用正向强化了各驱动因素对耕地多功能耦合协调度演变的驱动力。研究结果为充实丰富耕地多功能研究提供了实证指导,同时为推进耕地资源差异化治理和耕地多功能互促提升提供了决策支撑。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