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旅游学刊 》 >神圣空间的地方性生产、居民认同分异与日常抵抗——中国西南哈尼族箐口案例

神圣空间的地方性生产、居民认同分异与日常抵抗——中国西南哈尼族箐口案例

             

摘要

文章基于田野调查、参与式观察和话语访谈分析,对中国乡村旅游开发的典型民族村寨箐口村神圣空间的地方性生产、居民认同分异与日常抵抗进行了解析.结果显示:(1)旅游作为国家意志在地方空间的表达,使箐口神圣空间所根植的物理、文化和社会空间发生深层次结构性生产,村寨传统神圣空间的地方性在社会文化结构和秩序规约层面遭到一定程度消解,发生了"地方"与"无地方"的物理和意义建构,无地方伴随地方感的虚无成为另一种意义上的地方性.(2)在旅游脱贫致富策略和市场逻辑下,旅游资本化导致村寨社会分化和村民的低权能化,村民利益分享认同表现出明显的"在其中"与"不在其中"的空间分异,村民社会关系出现不同尺度断裂与重构.(3)村民在旅游开发中的"不得其所"和"自我身份认同的非延续性"引发了对外与对内的行为和心理"双抵抗",继而出现村民对村寨主义的坚守.箐口案例明确或暗示性地强调了神圣空间地方性生产中的非正义性可以使冲突者卷入"斗争",这一认识暗含了反抗操控和扬弃异化的作用,明确凸显了经济问题容易引发政治问题,对新时期中国民族建设和维护边疆稳定具有相当大的警示性.未来旅游空间发展与管理,需要重视权能共享的价值本位、模式和权能协同性制度安排以及地方主体性的当代诉求.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