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天津医药 》 >心肌梗死大鼠非梗死区心肌细胞的凋亡及机制探讨

心肌梗死大鼠非梗死区心肌细胞的凋亡及机制探讨

             

摘要

目的:探讨心肌梗死后不同阶段非梗死区心肌细胞凋亡的变化及其发生机制.方法:雌性Wistar大鼠,通过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制备心肌梗死模型.术后24 h、1周、2周及4周随机从各组中各取10~12只大鼠,行病理组织学检查及非梗死区心肌组织的TNF-α、caspase-3、Ang Ⅱ、凋亡细胞检测、透射电镜、Bcl-2及p53的mRNA检测.结果:大鼠梗死范围为24%~33%.术后1~4周,可见心梗组大鼠心肌组织凋亡细胞增多,凋亡细胞指数升高;AngⅡ水平逐渐升高;心肌间质可见明显TNF-α表达;p53 mRNA上升,Bcl-2 mRNA下降.术后2~4周,caspase-3阳性染色产物的心肌细胞数量增多.结论:(1)大鼠心梗2周后非梗死区心肌发生细胞凋亡改变.(2)局部肾素-血管紧张素一醛同酮系统(RAAS)激活、TNF-α上调及caspase-3活化可能与非梗死区细胞凋亡有关.(3)非梗死区细胞凋亡与凋亡基因p53及Bcl-2相关.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