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天津教育》 >近现代天津高中爱国教育典型案例研究——以天津耀华学校为例

近现代天津高中爱国教育典型案例研究——以天津耀华学校为例

             

摘要

于敏,改革先锋、2014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长期隐姓埋名、驻守大漠,被誉为“中国氢弹之父”;金怡濂,2003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被誉为“中国巨型计算机之父”;还有梁思礼、周尧和、王越以及周南、资中筠……这一个个闪光的名字用毕生诠释了“勤朴忠诚”,使得他们与一所学校和一段苦难紧紧联系在一起。1937—1945年,他们先后就读于天津耀华学校,师从于赵天麟、田崇厚、何作艇、刘迪生、钱伟长、骆公权、王守惠、何学师、张肖虎等名师。为什么这样一所学校在那个年代,能造就如此一批忠于祖国、服务人民、勇于献身的共和国“脊梁”?带着这个问题,笔者查阅了耀华校史资料、求教于耀华师友,力求找到问题的答案。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