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技术与市场》 >2009年冬季汕尾港球形棕囊藻赤潮发生化学因素浅析

2009年冬季汕尾港球形棕囊藻赤潮发生化学因素浅析

         

摘要

赤潮指的是在特定的环境条件下,海水中某些浮游植物、原生动物或细菌爆发性增殖或高度聚集而引起水体变色的一种有害生态现象。赤潮产生的原因与机理复杂,其发生和发展与合适的水文、气象、物理、化学和生物等条件的共同作用相关。一般可以认为,水体富营养化(即海水中植物性营养物质的不断增加)为赤潮的发生创造了一定的条件。根据2009年冬季汕尾港球形棕囊藻爆发前后海水中DIN和DIP的变化情况,简单分析本次赤潮发生过程中相关化学因子与球形棕囊藻细胞密度的关系。

著录项

  • 来源
    《技术与市场》 |2014年第1期|8-9|共2页
  • 作者

    李冀刚; 吴莹莹;

  • 作者单位

    国家海洋局汕尾海洋环境监测中心站;

    广东 汕尾 516600;

    中国海洋大学 海洋生命学院;

    山东 青岛 266003;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 关键词

    汕尾港; 赤潮; DIN; DIP;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