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猪业科学 >钱塘江流域新石器时代驯猪研究——马家浜文化、崧泽文化及良渚文化篇

钱塘江流域新石器时代驯猪研究——马家浜文化、崧泽文化及良渚文化篇

     

摘要

马家浜文化时期,动物的饲养水平较河姆渡时期已有很大进步。饲养种类上主要也是狗、猪以及可能仍处于半驯养阶段的水牛。就出土遗骨看,猪已是罗家角遗址驯养动物群中最多的一种。据粗略统计,猪遗存达600多件且青年猪和成年猪的的占比在70%~80%之间,老年的低于30%。饲养水平的提高也导致了家畜体质形态上的改变。罗家角遗址内发现的一件小陶猪比河姆渡遗址出土的小陶猪体态上更肥圆(见图1),整体近似蛋形,头部较短,仅占全长的1/4,腹部浑圆下垂,有4个乳钉状矮足,其形象已与现代家猪相似。邱城遗址出土的2只陶猪也是后躯大于前躯,圆滚滚的很像现代家猪了。水牛的饲养业发展得也很快,仅罗家角遗址就发现至少39个个体的标志。单就遗骨(齿)来说,仅次于猪骨(齿)的出土数。这些遗骸以青少年为主,约占64%,品种上属池沼型水牛,功用上可能与河姆渡时期差不多,仍是肉役两用的半驯养水牛。

著录项

  • 来源
    《猪业科学》|2019年第5期|126-128|共3页
  • 作者

    兰廷成; 赵大川;

  • 作者单位

    杭州市余杭区博物馆,浙江杭州 311100;

    《中国养猪业图史》编委会,浙江杭州 310009;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 关键词

  • 入库时间 2022-08-18 14:40:18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