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猪业科学》 >禽类转基因生产及其应用的研究现状和进展

禽类转基因生产及其应用的研究现状和进展

         

摘要

1.7 精子载体转基因法(Sperm mediated gene transfer)rn1.7.1 辐射精子作载体法rnPandoy和Patchell用致死剂量辐射带有选择标记的鸡精液进行授精(制造假妊娠),然后再用同种精液进行正常受精,以此来进行品种标记基因的转导。该试验以羽色和蛋壳色基因为标记,用此法在后代中获得3.5%的后代可表达外源基因。这种方法可以准确地使DNA进入核内,同时解决分离、提供插入所需基因的困难,但是无特异性,遗传频率不能预知,而且会导入不需要的基因。Bumstead[6]从对马立克氏病敏感和淋巴白血病抗性的母鸡得到转基因鸡,发现这种转基因鸡蛋对两种疾病都表现敏感而不表现抗性。这一实验直接证实了辐射精子发生非特异性整合的事实。rn1.7.2 精子载体法rn在禽类中精子载体转基因法能够在子代中获得1/300的携带外源基因个体。1990年法国国立发育生物学研究所的以色列研究者用此法导入外源基因,用Southern杂交法检测出阳性个体。但是至今未能获得F1代。Gruenbaum等以LacZ和CAT作为标记基因,用吸附该基因的鸡精子进行人工授精,对获得的胚胎及雏鸡进行Southern杂交和PCR分析,结果在所检测样本中30%~60%整合有外源DNA,在部分组织中检测到外源基因表达产物,在传代试验中,证明外源DNA能遗传给后代。Squries等根据精细膜的特性和相似相溶原理,用脂质体包装外源DNA与精子共同孵育,然后进行人工授精,在鸡上获得成功,阳性率为15%~25%。

著录项

  • 来源
    《猪业科学》 |2001年第2期|25-27|共3页
  • 作者

    李碧春; 钱菊汾;

  • 作者单位

    扬州大学畜牧兽医学院,;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科院;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S814.8;
  • 关键词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