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可持续发展》 >基于ESDA的小流域城市带碳足迹时空分布及影响因素分析——以闽江流域经济带为例

基于ESDA的小流域城市带碳足迹时空分布及影响因素分析——以闽江流域经济带为例

         

摘要

为正确把握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的关系,为构建闽江流域经济带提供理论依据,以闽江流域33个县区为研究区域构建经济发展指数和碳足迹指标核算体系评价闽江流域的经济–生态系统,通过空间自相关分析碳排放空间分异情况,并基于GTWR模型分析碳足迹指数的影响因素。实证结果显示,2012~2017年约有38%的区县RC值 > 1,区域生态承载超过应承受的水平,虽然总体上全域生态系统承载能力较强,但呈现出弱化趋势;碳足迹指数空间布局上呈现出多个热力值,区域经济发展与碳排放存在空间分布的不平衡性;农业活动、固定资产投资和能源消费是对碳足迹指数波动的主要贡献因素。因此,在构造闽江经济带的过程中,碳足迹水平较高的区域既要发展经济,又要保护生态环境,碳排放控制与碳汇吸收应同步进行;流域范围内,需推进低碳经济的发展模式,应不断提升城镇化水平,优化能源使用配置,提升农业生产力水平,才能实现绿水青山。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