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晚霞》 >恒源祥的变迁

恒源祥的变迁

         

摘要

上海作为清末最早开放的城市之一,19世纪后半叶出现了许多舶来品,毛线衣就是其中一种.自从毛线编结工艺通过教会传人中国后,毛线衣愈来愈受欢迎.清末在上海城隍庙附近、靠近黄浦江码头洋行仓库的兴圣街(今永胜路)上出现了几十家绒线店,形成“绒线一条街”. 中国没有绒线厂,绒线店的货源都是向洋行订货进口的.兴圣街上最大的八家绒线店联手开了一家联丰办事处,号称“八大号”,勾结洋行买办直接从洋行里可以不垫货款拿到货物,并能享受九二折到九三折的优惠;其他的绒线店只能从“八大行”进货,且统一为九八折.

著录项

  • 来源
    《晚霞》 |2014年第19期|17-17|共1页
  • 作者

    雷辉志;

  • 作者单位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 关键词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