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蒲松龄研究》 >马来文中的第一篇《聊斋志异》——峇峇马来文《莲香》的翻译策略

马来文中的第一篇《聊斋志异》——峇峇马来文《莲香》的翻译策略

         

摘要

峇峇(Baba)是海外华人一个独特的群体,泛指新加坡和马来西亚一带在19世纪以前华人男子与当地女子生下的混血后代,男人被称为峇峇,女人被称为娘惹。他们的母语由简单的马来语和福建话混合而成,从19世纪开始,他们使用罗马化拼音来拼写自己的母语,形成独特的“峇峇马来文”。他们保留着中国人的节庆、祭祀和婚嫁习俗等,热爱并向往中国文化。当他们的母语可以以文字书写下来后,开始有人翻译中国小说,涵盖了各种小说类型,包括文言和白话、全译本和选译本等。本文要讨论的是《聊斋志异》在马来文中的第一篇译文——《莲香》,由陈明德(Tan Beng Teck)用峇峇马来文改写而成。通过比较,分析译者如何在读者群对中国小说尚感陌生时所做出的调整和迎合,其翻译策略可了解到中国小说在峇峇族群里传播和接受的早期阶段。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