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养生之道

         

摘要

<正> 在先秦至西汉时期,儒家提倡"礼乐"、"仁义"、"忠恕"和不偏不倚、无过不及的"中庸"养生观。其理论与方法不如道家养生发展快,以后似若淹没。宋程朱理学(新濡学)兴起后吸收佛、道养生。宋儒亦懂医道,又结台医家养生法,遂汇成儒家养生流派。儒家以孔子为宗师,在养生中强调修养、道德与寿天的关系。《礼记·中庸》云:"大德必得其寿。"将养生与积极的入世精神结合起来。《易·乾象》言:"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此言提示人应不断进取而延命长久,运动亦在其中。濡家以射、乐、琴、舞为怡情、养性、强体之法,并遵圣人之训,戒色、斗、贪,事事以养生为重。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