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一种疑似合成钻石的天然钻石光谱学特征

一种疑似合成钻石的天然钻石光谱学特征

         

摘要

该研究团队在近期日常检测中发现一粒疑似合成钻石的天然钻石。该样品的质量为0.0295 g(0.14 ct),尺寸为3.32 mm×3.33 mm×2.08 mm,颜色级别为H,净度级别SI_(1),在正交偏光镜下具有异常消光现象。该样品在短波紫外灯下具有强的绿黄色荧光,并伴有强烈的绿黄色磷光现象,磷光持续时间50 s以上;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测试确认该样品为Ⅱa型,在1400~400 cm^(-1)无明显吸收峰,在1970~2500 cm^(-1)处具有由C—C晶格振动所引起的吸收峰;紫外可见光谱仪测试未检测到415 nm吸收峰,显示270 nm吸收峰。上述特征疑似HPHT合成钻石。为确认该样品的成因,又对其做了部分光谱测试,采用De Beers研制的Diamond-view^(TM)测试样品的发光图像,该样品的发光图像呈蜥蜴皮状、蜂窝状;采用常温光致发光光谱仪测试,选用405 nm光源激发时,可见415、428和450 nm特征峰;选用365 nm光源激发时,可见415、428和450 nm特征峰以及氮空位中心(N-V)~0引起的575 nm特征峰,未见氮空位中心(N-V)^(-)引起的637 nm特征峰;采用低温液氮光致发光光谱测试,选用488和514 nm激发光源,可见由氮空位中心(N-V)~0和(N-V)^(-)引起的575和637nm特征峰,并且575 nm峰强度远大于637 nm峰强度。总结对比当前最新的研究成果:415 nm特征峰是天然无色钻石的重要特征峰;CVD合成钻石具有737 nm光致发光特征峰;HPHT合成钻石具有882和883 nm光致发光特征峰;经HPHT处理钻石具有575和637 nm光致发光特征峰,且637 nm发光峰强度远大于575 nm强度。通过对比天然、合成和处理钻石Diamond-view^(TM)测试的发光图像特征,测试样品的发光图像符合天然钻石的特征。综合以上研究,最终确认该样品为天然Ⅱa型钻石。该样品研究表明,钻石鉴定需从常规宝石学特征入手,注重红外吸收光谱、紫外-可见光谱的测试,特别关注Diamond-view^(TM)荧光成像、光致发光光谱分析方法的使用,综合判断才能获得准确结论。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