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1982-2016年西南地区变干、变绿趋势分析

1982-2016年西南地区变干、变绿趋势分析

         

摘要

[目的]极端气候事件对世界各地的植被有着强烈的破坏性影响.西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生态资源区和生态脆弱区,在国家"绿水青山"战略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其近年来愈发频繁的遭受到干旱的侵袭.[方法]本文利用1982-2016年卫星遥感数据GIMMS LAI3g数据和西南5省市的温度、降水观测资料,分析1982-2016年间的长期植被变化和气候条件变化.[结果]我国西南地区尽管经历了频发的干旱事件,但长期来看,西南地区植被仍然持续生长,即绿化和干化趋势并存.从空间上看,西南地区叶面积指数(LAI)整体上都有显著增加趋势,且在广西南部地区增加最快.叶面积指数(LAI)、温度和降水的年际变化趋势分别为1.03×10-2(P<0.05),3.22×10-2°C/a(P <0.05)和-1.029 mm/a.计算1、6和12个月尺度的SPEI的变化趋势,分别为-6.2×10-3/a,-1.1×10-2/a和-1.45×10-2/a (P<0.01).Pearson相关分析表明,温度与LAI相关系数最大,为0.71(P<0.05),说明该地区植被变化对温度最敏感.因此,西南地区的绿化和干化都与气候变暖有关.由于在气候变暖背景之下,西南地区温度越高,而植被生长的也越好,所以西南地区可能是潜在的碳汇.[结论]根据最新的CMIP6数据分析得出,2015-2100年间,西南地区未来温度和降水皆呈显著的上升趋势,变化率分别为3.16×10.°C/a(P <0.05)和1.592 mm/a(P <0.05),对于该地区植被生长的影响较大,可能有利于植被的生长,使得西南地区继续交绿.但是不容忽视人类活动如林业生态工程、农业现代化和城市化等对西南地区植被变化的作用.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