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广西乐业野生春兰iPBS遗传多样性分析与指纹图谱构建

广西乐业野生春兰iPBS遗传多样性分析与指纹图谱构建

         

摘要

【目的】分析广西乐业县野生春兰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构建其DNA指纹图谱,为野生春兰种质资源的分类和鉴定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iPBS分子标记分析收集于广西乐业县81份野生春兰种质资源和4个春兰栽培品种的多态性位点比率(PPL)、多态性信息含量(PIC)、观测等位基因数(N a)、有效等位基因数(N e)、Nei’s基因多样性(H e)和Shannon信息指数(I)。从83条iPBS引物中筛选出扩增条带清晰、多态性高、重复性好的引物,对供试85份春兰种质的基因组DNA进行PCR扩增,统计凝胶电泳特征性谱带;采用POPGEN 1.32计算各野生春兰种质的遗传多样性指数,并基于其遗传相似系数进行UPGMA聚类;利用引物扩增条带多态性位点构建春兰种质数字指纹图谱。【结果】筛选出的6条引物扩增获得105条清晰谱带,其中,多态性条带95条,多态性比例为90.48%;85份春兰种质的平均PIC、平均N a、平均N e、平均H e和平均I分别为0.8050、1.7923、1.2204、0.2765和0.4590。供试春兰种质间的遗传相似性系数变辐为0.690~0.981,在相似系数0.704处,可将85份春兰种质划分为4个类群,其中,79个广西乐业野生春兰种质分布在第Ⅰ类群,第Ⅱ类群包括4个栽培品种,第Ⅲ和第Ⅳ类群分别只有1份广西乐业野生春兰种质。数字指纹图谱构建结果表明,利用2对iPBS引物(2249和2076)组合扩增的多态性位点即可将85份春兰种质全部区分,由此构建的乐业野生春兰种质数字指纹图谱可为野生春兰种质的鉴定提供科学依据。【结论】81份广西野生春兰种质表现出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基因交流较频繁,遗传背景相似。iPBS分子标记可用于春兰种质的鉴别及遗传多态性分析。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