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广西社会科学》 >试说商业招牌与传统文化

试说商业招牌与传统文化

         

摘要

正 挂在商店门前显眼的招牌,俗称铺号、字号,是社会对商店特别称呼的标志。远在二千多年前,商业招牌便已出现了。《韩非子》中记战国时江淮一带“宋人有沽酒者……悬帜甚高”,说的“悬帜”就是当时作为酒店标志的酒旗,又叫酒帘、望子,即用竹竿缀上布匹,写上酒字,悬挂店前以招揽过客。这种招牌的特有形式,在中国古代社会延续了很长时间,唐朝诗人杜枚描写江南春景时的诗句“千里啼莺绿映红,水村山廓酒旗风”,就记录了当时水乡山庄随处都能见到酒旗的情景。从远古时店铺门前悬挂货物的实物样品作标志到酒旗一类的招牌,是历史的进步。由于中国封建社会长期实行重农抑商政策,限制了商业的发展。从战国、秦汉到唐的城市,都规定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