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四川戏剧》 >解析新中国'17年'电影中的人物形象

解析新中国'17年'电影中的人物形象

         

摘要

@@ 新中国成立之前,美国电影是中国电影的直接参照系统;新中国成立后,朝鲜战争的爆发使得美国电影一律不能进口,"17年"形成了以苏联电影为新的参照体系:一、题材取向基本照搬苏联,主要是革命历史题材和革命斗争题材;二、在理念和观念形态上,全面遵循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政治优先.于是新中国"17年"电影中,"英雄电影"成为主题的整体形态.在英雄电影谱系当中包含了不同类别的人物形象.其中以工农兵英雄形象的塑造为主体,另外还有两部分比较突出的人物形象:一部分是由名著改编而来的,在文学史上具有一定影响力的人物形象;一部分是少数民族题材影片中的少数民族人物形象.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