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四川建筑》 >非正式空间的发展与规划对策

非正式空间的发展与规划对策

         

摘要

cqvip:国家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日趋完善,规划的法定性深入整个规划编制流程之中。在城乡规划编制过程里,每一块土地都有它特定的用地性质,每一条道路都有其专属的红线范围,每一处建设都有独有的论证报告。于是,人们的生活空间被规矩化,四周建筑和小品只有合法与不合法两种答案。然而,从城市发展的历程来看,城市起源于防御和市场交易,是一种起源于自发性行为的发展。现有的法定图则使城市整洁有序的同时,也大大地将居住空间的生活性忽略。同时,也将人们的生活需求、民族特色和城市文化桎梏在法定的牢笼之中。自曹魏邺城初始,城市有了规划设计,将城市功能开始细致地划分。至宋朝街巷制的发展,城市内部发展突破了里坊制的枷锁。到了21世纪的今天,城乡规划在政治文化大发展的背景之下,如何打造出既符合法定规范又不干扰人们生活气息城市空间。本文通过对城市特点的研究,对自然原始形态的思索,辅以对人文活动的推敲,提出城市非正式空间的发展规划对策。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