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山西医药杂志》 >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死亡危险因素及预后分析

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死亡危险因素及预后分析

         

摘要

目的探讨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SCAP)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及临床肺部感染评分(CPIS)对SCAP预后的评价,以指导临床救治。方法按照2007年美国感染病学会/美国胸科学会(IDSA/ATS)共同发布的成人社区获得性肺炎(CAP)诊治指南中关于SCAP的界定,分析我院2006—2007年57例SCAP临床资料,并对住院第1、3、5天的CPIS分值进行分析。结果57例SCAP平均年龄(65±18)岁,死亡23例,病死率40%。死亡组住院第1天CPIS(7.0±1.5)、第3天(7.5±1.1)及第5天(9.0±1.7),存活组住院第1天CPIS(6.8±1.1)、第3天(6.2±0.9)及第5天(5.3±1.2),住院第5天CPIS>6分时病死率高,其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91.3%和82.4%。pH<7.35或二氧化碳分压(PCO2)≥50mmHg的患者病死率显著增高(P<0.01);呼吸次数≥30次/min、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3个及以上器官受累、3个及以上肺叶受累、白细胞≥10×109/L或血清白蛋白<30g/L的患者病死率显著增高(P<0.05)。结论pH<7.35、PCO2≥50mmHg、呼吸≥30次/min、合并COPD、3个及以上器官受累、3个及以上肺叶受累、白细胞≥10×109/L及血清白蛋白<30g/L是SCAP病死率的危险因素;CPIS可作为一个良好的指标用于SCAP预后的评估。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