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上海针灸杂志 》 >电针预处理对脓毒症小鼠肠黏膜屏障功能保护作用及MLCK/MLC信号通路的调节作用

电针预处理对脓毒症小鼠肠黏膜屏障功能保护作用及MLCK/MLC信号通路的调节作用

             

摘要

目的观察电针足三里穴预处理对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诱导的脓毒症小鼠肠黏膜功能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研究。方法将40只美国癌症研究所(Institute of Cancer Research,ICR)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电针组和非经非穴组,电针组小鼠选取足三里穴予以电针预处理,每日1次,每次30 min,持续5 d;第5天时采用腹腔注射LPS构建脓毒症肠黏膜损伤小鼠模型。通过苏木精-伊红(hematoxylin-eosin,HE)染色法观察小鼠回肠组织病理学改变并评分;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小鼠血清中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和结肠组织中白细胞介素-1(interleukin-1,IL-1)、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表达水平;蛋白印迹(Western blot,WB)法测定结肠组织中IL-1、IL-6、TNF-α和闭合蛋白(occludin)表达的水平;免疫荧光法检测胞质紧密粘连蛋白-1(zonula occludens-1,ZO-1)和连接蛋白-5(claudin-5)在回肠组织的表达水平;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everse transcription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PCR)检测肌球蛋白轻链激酶(myosin light chain kinase,MLCK)、肌球蛋白轻链(myosin light chain,MLC)、ZO-1、claudin-5、occludin在结肠组织中的含量。结果电针组中因LPS引起细胞排列紊乱与缺失、结构破坏、腺体变形等病理损伤均有改善,电针组小鼠回肠组织病理评分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电针组小鼠结肠组织中IL-1、IL-6和TNF-α的含量低于模型组(P<0.05)。与模型组比较,电针组小鼠血清中CRP和PCT含量较低(P<0.05),小鼠结肠组织中occludin蛋白、occludin mRNA、claudin-5 mRNA、ZO-1 mRNA的相对表达量较高(P<0.05),小鼠结肠组织中MLCK和MLC mRNA相对表达量较低(P<0.05)。结论电针足三里预处理可通过抑制炎症反应和MLCK/MLC信号通路上调紧密连接蛋白的表达,发挥对LPS诱导的脓毒症肠黏膜屏障功能损伤的保护作用。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