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山东畜牧兽医》 >多倍体技术在鱼类育种中的应用

多倍体技术在鱼类育种中的应用

         

摘要

1人工诱导多倍体的方法 人工诱导多倍体的方法主要有:物理学方法、化学方法和生物学方法。物理学方法与生物学方法安全无害,应用较多。 1.1物理学方法(1)物理学方法主要有静水压法、温度休克法和电休克法等。应用较多的是温度休克法和静水压法;也可以将不同的方法相结合,以提高人工诱导多倍体的效率。(2)静水压法是通过水压机产生的静水压来抑制第二极体的释放或抑制第一次卵裂,而使染色体倍数增加。其技术操作规程较为简单,条件易于优化和掌握,处理程序也易于标准化。因而,静水压法在鱼类的多倍体育种中有较多应用。其主要优点在于:诱导率较高,可达90%以上。处理时间短,一般为3~5min。对受精卵的损伤小,成活率高。(3)温度休克法包括冷休克和热休克两种截然不同的方法,其应用也较为广泛。冷休克法是指受精卵置于0~5℃(略低于其致死温度)的低温条件下几分钟,使其休克,以抑制第二极体的释放或抑制第一次卵裂,处理片刻后,立即恢复生存温度,可诱导出三倍体或四倍体的鱼;而热休克法则是将受精卵置于30℃(略高于其致死温度)的较高温度下,也可诱导出三倍体或四倍体的鱼。影响温度休克法诱导多倍体效果的关键因素有:处理的时机、持续时间和温度的高低。受精后立刻进行温度休克,可阻止第二极体的排出;若是在第一次有丝分裂的中期进行休克处理,可抑制第一次卵裂。(4)电休克法是通过电激使细胞融合而使染色体数倍增的技术,贾方钧(2001年)试验发现,受精卵分别在非电解质的甘露糖溶液和电解质的含5%小牛血清的细胞培养液中接受电激,细胞的融合效率差别不大,但融合后胚胎发育成活率有明显差别,细胞在非电解质溶液中接受点激的损伤较小,得到的多倍体后代成活率较高。不同鱼类受精卵接受电激的时机和时间不同,需要进行对比试验。(5)热休克与电休克方法相结合在诱导银大麻哈鱼三倍体中获得了成功,试验还发现,交流电诱导三倍体比直流电更有效,将受精40min的卵置于26℃并给以10min的10V交流电休克处理,可得到100%的三倍体虹鳟鱼。

著录项

  • 来源
    《山东畜牧兽医》 |2014年第8期|75-76|共2页
  • 作者单位

    山东农业大学 山东 泰安 271018;

    山东省定陶县孟海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

    山东农业大学 山东 泰安 271018;

    山东农业大学 山东 泰安 271018;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生物技术;
  • 关键词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