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齐鲁渔业》 >对虾养成期疾病的防治

对虾养成期疾病的防治

         

摘要

@@ 1992年暴发于福建漳州地区的对虾瘟疫,次年便像洪水猛兽似的传染到全国沿海,给我国新兴的对虾养殖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致使许多虾场濒临破产,至今尚难恢复.国内外科学工作者经过数年的研究,基本搞清了病原、病因、病理、传播途径及防治原则.广大虾农在生产实践中也探索出了许多防病的好方法,使我国的对虾养殖业逐年有所回升,估计1999年总产量可达14万t.但是北方的中国对虾的养殖产量回升较慢,这除了与中国对虾抗病力低有关外,近年又出现了一些新的疾病,也是造成对虾大量死亡的原因.由于许多病症外部特征不明显,虾农往往一见到死虾就误认为是病毒病,只好束手等死或抢收.其实有些疾病是可以治疗和挽救的,关键是应准确地诊断,科学而及时地用药,即使最厉害的对虾白斑杆状病毒病,也有可能让其缓发病或带病毒而不发病.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