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科学养鱼》 >大黄鱼鲜饵急性中毒死亡的诊断与治疗

大黄鱼鲜饵急性中毒死亡的诊断与治疗

         

摘要

目前,国内海水网箱养殖大黄鱼依然以投喂鲜饵(冰鲜杂鱼)为主。在高温阶段(7—9月),鲜饵的运输和保存是个大难题,一旦保藏不好使得鲜饵腐败、变质,再经投喂后极易引起大黄鱼急性中毒。现简要介绍其诊断与治疗方案,供大家参考。 一、症状 鱼体未摄食之前,游动正常,状态良好,当投喂不新鲜杂鱼后,快的一小时、慢的三四小时后开始出现异常,鱼大部分焦躁不安,在网箱水面来回窜游,可听见“哗哗”水声响动,一段时间后病鱼反应速度减慢,下沉,此时游动变得不正常,侧游或肚子朝上,呼吸变慢,最后缓慢死亡。对病鱼检查发现有的鱼体表正常,有的体表或鳍条磨损、出血,体表及鳃部黏液分泌量增加,内脏解剖通常可见胃肠道黏膜发黑,有的胃部残留大量未消化完全的鲜饵(冰鲜杂鱼),有的胃内黏膜有淤血块,肠道前段显著发黑,有时里面有血丝,内部肌肉多数情况下也会急性出血。幼、成鱼鲜饵急性中毒时通常表现为上述症状,但小苗急性中毒的症状略微有所差异,以胃部残留饵料、胃肠道黏膜严重发黑为主要症状。

著录项

  • 来源
    《科学养鱼》 |2015年第11期|58后插1|共2页
  • 作者

    杨方园; 杨明; 兰贵武;

  • 作者单位

    福建天马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350308;

    福建天马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350308;

    福建天马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350308;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 关键词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