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林业科学 >长柄双花木种群遗传结构及种群历史

长柄双花木种群遗传结构及种群历史

     

摘要

[目的]分析长柄双花木种群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探讨其种群演化历史,加深对该物种进化过程的理解,为其遗传资源保护、开发利用提供理论基础.[方法]利用15对能获得高多态性扩增产物的SSR引物,采用TP-M13-SSR技术检测长柄双花木全分布区12个自然种群261株个体的遗传多态性,应用Gene Marker软件进行基因分型,FSTAT估算遗传参数,ARLEQUIN进行分子方差分析,STRUCTURE对所有个体进行Bayesian聚类分析,Bottleneck检测种群遗传瓶颈效应.[结果]15个SSR位点共检测到129个等位基因,平均每个位点上的等位基因数和有效等位基因数分别为8.6和3.5,观测杂合度和期望杂合度分别为0.37和0.67;种群水平上,平均每个位点上的等位基因数和有效等位基因数分别为3.4和2.1,观测杂合度和期望杂合度分别为0.35和0.43;私有基因丰富度和种群内近交系数分别为0.15和0.19.除道县种群外,其他种群极显著偏离Hardy-Weinberg平衡,表现出杂合子缺失.种群间遗传差异极显著(P<0.001).12个种群可归类为2个类群,大多数个体谱系清晰.在近期的进化过程中,种群遗传结构稳定,未经历遗传瓶颈事件.[结论]长柄双花木在物种和种群水平上,维持较丰富的遗传变异,具有较高的进化潜力.近期生境碎片化和遗传漂移对长柄双花木种群遗传多样性影响较小.种群间的自然屏障、气候变迁和人类干扰导致的种群生境碎片化,是其现代地理分布格局和种群遗传结构的主要成因,这可为该物种遗传资源保护策略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